高校老旧建筑红砖外墙改造研究
——以某大学为例

2023-09-16 14:50徐海天
砖瓦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砖外立面校区

徐海天 王 云

(1.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2.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1],各地高校不断建设新校区,同时,老校区发展正面临着破旧立新的历史性机遇[2]。老校区的老旧建筑承载着一个学校独特的文化承载和时代痕迹[3],其改造呈现出多重化、多样化、多元化[4]。目前,建筑外立面改造最为广泛,而外立面改造设计属于建筑形态再造,其立面呈现序列感、层次感以及硬朗与柔和的平衡,同时,也是一个严谨而又充满细部的立面。红砖外墙改造是最直接给予人展现其文化内涵与价值意义,可使高校的整体形象达到历史的相容性和时代的延续性,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5]。

张润平[6]基于城市沿街老旧建筑外立面现状,分析了其改造必要性、改造原则及改造技术,同时对外墙贴砖、外墙涂料和干挂石材分别分析其优缺点;黄秋实[7]分析老旧建筑外立面改造应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并应着重考虑重构设计旧建筑外立面材质、重构设计旧建筑外立面色彩、重构设计旧建筑外立面层次和重构设计旧建筑外立面尺度等四个层面;王颖[8]从历史发展、文化价值、建筑风格特征和再生与发展等方面对成都苏式红砖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研究表明,成都市苏式红砖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深厚,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具有重要的保护与再利用价值;王姿[9]以红砖美术馆为研究对象,从墙面形式各异的砖砌筑结构、地面砖铺设的视觉导向性和庭院小景观的多样性砌筑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砖砌体的丰富多变;庄丽娥等[10]基于泉州新红砖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研究总结了红砖建筑特色以及红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梁少金[11]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泉州红砖建筑的分布情况、现状分析、价值内涵以及保护和利用等几个方面,红砖建筑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仍具有很好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刘奕[12]以红钢城社区活动中心为例,从红砖建筑、红砖探索、设计分析三个方面研究砖砌建筑的拼砌艺术与红砖建筑文化底蕴。研究表明,建筑表皮研究与设计不仅是对其拥有的历史文化的重新认同和回归,更加注重合理重组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黎启国等[13]以武汉近现代工业遗存中的红砖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工业遗存红砖制作工艺、砌筑工艺等的发展历程,并在建筑风貌保护、砖墙结构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本文以某大学老校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校区基本概况、改造设计思路和改造设计案例等,分析老旧建筑红砖外墙改造设计,让这些老旧建筑继续作为学校历史的承载者和见证者,既为学校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增强学校的时代性和社会认同感。

1 改造思路

红砖建筑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同时建筑物有使用年限要求,需要进行合理修缮改造加以保护。如何将红砖建筑文化与老旧建筑外墙设计创新与传承是设计师应当秉承的设计理念,旨在恢复建筑物的历史风貌并彰显当年的风采,唤醒人们对建筑物的回忆与关注。

为了实现某大学老校区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对部分老旧建筑进行加固、外墙装饰和室内装饰等维修改造,既能体现老旧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功能性,又能充分体现老旧建筑的历史性、传承性。以校区历史为蓝本,老旧建筑外墙装饰改造采用红砖贴面来恢复历史原貌,将老建筑中的元素有机地引入现代化校园之中。老旧建筑红砖外墙改造设计可以营造古朴、厚重、有历史沉淀的氛围,兼具传统的厚重与现代的简约[14],回到其最初的原始状态,使得整个改造设计变得更具历史性,让建筑物有了记忆和温度。

2 改造案例

2.1 普通红砖切成片

学生宿舍为四层砖混结构房屋,修建于1960年,房屋总长度为53.04m,总宽度为13.44m,建筑面积约为2920m2,房屋总高度为12.91m(室外地坪至屋面檐口标高)。为了体现该建筑历史感和自身视觉美感,采用“修旧如旧”的设计理念对其外墙进行改造设计,同时统一打造周边绿化环境,构建一个完整物理空间来诠释其历史沉淀和人文情怀。在老旧建筑外墙改造前,进行房屋安全性鉴定、地质勘查和加固改造,延续建筑的使用寿命,迈向未来继续续写曾经的记忆和荣光。外墙红砖采用页岩红砖切成片,尺寸为240mm×53mm×20mm,切割面结合粘贴层且成品面为可视面,门头、窗台及线条等采用页岩红砖240mm×115mm×53mm砌筑,按照正常清水砖墙的样式粘贴或砌筑。

普通页岩红砖切成片的外墙砖表面呈现的纹理贴合实际且更加自然,但是其损耗较高,抗腐蚀性和抗污性较差。改造后建筑物外立面最终效果见图1。

图1 学生宿舍改造后外立面效果

2.2 仿古外墙砖

校医院为两层砖木结构房屋(局部一层),修建于1974 年,房屋总长度为52.8m,总宽度为28.2m,建筑面积约为1500m2,房屋总高度为7.15m(室外地坪至屋面檐口标高)。为了符合医院使用的特殊性,部分房间使用功能变化,同时增加外挂电梯,采用“新旧叠加”的设计理念对其外墙进行改造设计。红砖外墙设计,保留原有的部分线条、坡屋顶等历史建筑元素,增加电梯井、走廊等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层次感丰富,构建对比美感,打破固有现象,更加突显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外墙红砖采用仿古外墙砖,尺寸为240mm×60mm×10mm,按照正常清水砖墙的样式粘贴,窗台、线条、女儿墙压顶等配合GRC材质线条和米黄真石漆面,勒脚采用水刷石面。

仿古外墙砖可呈现的颜色或纹理较为丰富,具有非常好的抗磨性、抗腐蚀性和抗污性,可对建筑外墙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但是其整体效果一致且不自然。改造后建筑物外立面最终效果见图2。

图2 校医院改造后外立面效果

2.3 软瓷外墙砖

学生食堂为两层框架结构房屋,修建于2001年,房屋总长度为56m,总宽度为34.6m,建筑面积为3024m2,房屋总高度为9.9m(室外地坪至屋面檐口标高)。该房屋临近成都市成华区一环路,而一环路作为这座城市重要记忆载体,由成都市政府统一打造,整体设计定位为“城市年轮,串联记忆”,设计目标为“一步一记忆”,呈现“市井一环、烟火成都”的城市场景。

学生食堂作为成华区段重要打造建筑物之一,改造以成华红为主色调,秉承苏式建筑风格,建筑外立面的“成华红”采用软瓷砖外墙砖贴面,尺寸为230mm×60mm×2mm,与米黄的真石漆、蓝绿色的玻璃窗户以及黑色铝合金线条搭配,既让人感受到了成华工业文明的厚重感,又让人体验到了底蕴深厚的知名学府。

软瓷外墙砖的质地轻盈,颜色、纹理、规格等均较为丰富,韧性较好,防潮性较好,方便裁剪和施工,属于绿色节能产品,但是其存在易被磕碰损伤等问题。改造后建筑物外立面最终效果见图3。

图3 学生食堂改造后外立面效果

3 结语

红砖外墙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文化环境、建筑格局、建筑材料、装饰元素、地理位置等方面,呈现出错落有致、造型优美、古朴端庄、色彩艳丽等特征,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建筑风格。某大学老校区完成的老旧建筑红砖外墙改造,通过红砖传达学校秉承的人文信息、精神价值和情感特征,营造历史文化与时代气息相呼应的新场景,给予人一定的视觉冲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

老旧建筑外墙改造不但能解决耐久性和可持续性,而且能解决建筑外观形象,逐渐成为维修改造的重点。对于一些不同时期的传统或历史建筑,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营造策略促使红砖重获新生,采用红砖来装饰外墙既有传统的厚重,也有现代的简约,呈现建筑设计风格的人性化和情感化,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也是老旧建筑外墙改造的追求。

猜你喜欢
红砖外立面校区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百事松江二期外立面景观提升工程透视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红砖白石五店市
红砖及砂浆强度试验方法探讨
吉祥猫事务所 红砖楼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