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与探讨

2023-09-17 22:32刘亚敏张明昊王琳琳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医学

刘亚敏 张明昊 王琳琳

关键词:信息化;医学;专业课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既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信息化新时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仅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或者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力量是有限的。在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中,医学专业课教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医学专业课教师参与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将从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实施途径、实施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进而找到提高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可行对策,以切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具有朝气蓬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但他们与社会接触少,受家庭教育的程度和方式以及来自家庭的支持也各不相同,加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医学专业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但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意志、情绪、人格、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心理因素很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误入歧途。作为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课程是全新的内容体系,所学的医学课程也特别多,因此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有的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可能为缓解学习压力而接触网络游戏,甚至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造成学习积极性急剧下降;有的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从网上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医闹、伤医事件等报道后,会对未来将要从事的医学职业会产生焦虑、害怕,甚至恐惧等心理。同时,在过去的特殊时期,全国人民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医务工作者的伟大与辛苦。因此也有部分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医学事业更加崇拜。但这也无法完全抵消他们担心将来可能面临职业风险的负面心理,仍有部分医学專业的大学生会职业信心动摇、产生焦虑和矛盾心理。此外,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经历见习、实习阶段,在面对一些危重患者、临终者患者时,很容易出现难过、伤心、焦虑、害怕、恐惧等情绪反应,毕业季又面临就业、考研的压力……因此,对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教育与指导刻不容缓。

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是在大学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医学专业院校有必要对其进行普通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又因为医学专业课教师是主力军,所以,他们参与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颇具重要性。

二、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 教育“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共同存在着。虽然“互联网+ 教育”成为成为了医学院校的重要教育学形态之一,但课堂教学依然是医学院校进行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课教师的人数占比大,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因此,医学专业课教师需要紧随新时代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强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育人效果。

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普通的健康心理素质,还要具备医学专业的心理素质,例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激心理素质等。这些心理素质需要在大学期间加强培养。虽然每个医学院校基本上都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和专门从事心理辅导的辅导员,但是实际上,很多医学专业大学生不愿意向辅导员甚至心理医生诉说真心话。相反,他们更愿意将心里话说给自己喜欢、信任的医学专业课教师,这是因为在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认知中,医学专业课教师一方面知识渊博,讲授的医学专业知识与他们未来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具有权威性,因此学生的信任度很高。另一方面则是医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见面接触时间较多,每位医学专业课教师每周会给他们所在班级学生讲一至两次课,因此医学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比较熟悉,沟通起来比较自然、方便,学生也更愿意与医学专业课教师谈心,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医学专业课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包括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方式,对医学专业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向积极引导和有效沟通,最终达到理性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录制小视频、公众号推送文章等多种途径,与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联系和沟通,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潜在心理问题。因此,医学专业课教师参与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很高。

三、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科技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其中,慕课也应运而生[1]。医学院校中,很多医学专业的教师团队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等开放性互联网资源,录制了医学专业课程讲解视频,供医学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在录制讲解视频时,医学专业课教师团队精心设计了讲解内容和环节,在很多知识点中恰当地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让医学专业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体会自我认知,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和求知欲望,同时正确利用网络技术,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慕课的知识点测试、单元测试等环节,医学专业的教师们设置了一部分考量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试题,通过测试后,医学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后台管理系统了解哪些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潜在心理问题,进而主动与这些学生进行发帖讨论、谈心谈话,及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医学专业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慕课上的学习情况设计线下课堂教学内容,持续进行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来,全球爆发的疫情影响了整个社会和生活方式,也对医学教育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维护疫情期间的教育学秩序和医学教育学质量,医学专业教师们探索了线上直播教学模式,紧急应对疫情,保证了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上直播教学过程中,医学专业教师不只是将课程转移到了线上,还根据疫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普通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医学专业大学生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和对未来职业的心理动摇。这些教育措施不仅帮助医学专业大学生调节情绪,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更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的荣誉感等一系列积极情绪,为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采用课上、课下多维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在医学专业课的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乐学情操[3]。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做好课件的动画,将难点知识生动化,增强师生之间的人际情感。同时,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管理平台的后台分析系统,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并课下单独沟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如微信语音、QQ 等工具,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这样可以避免面对面时尴尬的局面,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综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医学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多种途径和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等多角度、多维度的教育方式。通过这些手段,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

(一)医学专业课教师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只有医学专业课教师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将这些观念和意识传递给每一位医学专业大学生。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那么对医学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更高。他们不仅需要讲好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灵活地将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医学专业知识的讲解环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也就要求医学专业课教师具备普通心理学知识和医学专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4]。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发展为医学专业课教师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式,例如微信公众号、专业网站、慕课等在线学习平台。这些平台上包含了大量普通心理学和医学专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然而,由于信息量较大,种类较多,医学专业课教师也需要学会筛选信息,吸取好的精神食粮,摒弃糟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学校层面支持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学校整体部署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线下会议空间不足的问题。医学院校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整体部署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法可以分阶段、分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根据医学专业大学生所处学业阶段进行安排部署。医学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医学专业一年级新生进行学业规划、人际关系、认识医学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帮助新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完整的人格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而面对毕业阶段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专业课教师则需要从就业、考研、医学专业等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心理教育。

此外,根据医学专业大学生所学课程进行安排也是一种好多的方式。例如,讲授基础课、理论课的专业课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恋爱心理、人际关系、完整人格、就业心理、考研心理等方面的能力。讲授临床医学课程的专业课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如何避免医闹等相关内容。而临床实践课的专业课教师可以着重讲解面对危重病患者、临终患者时的正确心理等。这种整体部署的方案可以让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科的医学专业大学生都受益,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 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心理素质、综合素质水平

信息化时代,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师承担了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也需要关注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应当采取措施关注医学专业课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利用信息技术,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帮助医学专业课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学校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提升医学专业课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改善他们他么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通过线上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可以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水平,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实施的技巧。同时,充分发挥优秀的典型案例示范作用,调动所有医学专业课教师参与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使更多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学校可以开展线上直播的网课形式,让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医学知识、授课技巧、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学习,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3. 同行教师、学生评价该项工作的成效,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反思与改进

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利用信息技术,同行听课的教师和大学生均可以匿名反馈某位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反馈结果可以帮助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开展这项重要的育人工作。

(三)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认可

在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发现一小部分医学专业大学生可能不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形式,认为这种教育浪费了讲解医学专业知识的时间。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以便获得学生的认可。在入学教育阶段,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线上直播或者学校公众号推文,向医学专业大学生说明医学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整体部署。这样可以让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认可医学专业课教师们的教学安排,并有利于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通过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全过程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心理素质健全、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医学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經验,改进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医学专业课教师也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推广至其他院校,帮助更多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样辐射面更广,能为更多医学专业大学生带来实际效益。

作者单位:刘亚敏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张明昊 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王琳琳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简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和工作要点
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培训探讨
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下专业课教师的机遇与挑战探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