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

2023-09-18 12:56原茶英米喜梅乔志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氮磷利用率籽粒

原茶英,米喜梅,乔志廷,李 静

(1.阳城县农业农村局,山西阳城 048100;2.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山西晋城 048000)

0 引言

小麦是阳城县第二大粮食作物。为了掌握我县旱地小麦肥料利用状况,更好地指导麦农减量平衡施肥,促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我县于2021年秋开展了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并取得了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实施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试验地点在阳城县国营良种场所在地次营镇高阳村。

2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设在次营镇高阳村煤矿后地,海拔725 m,地块平整,中壤土质。播前土壤化验,全氮0.101%、有效磷18.5 mg/kg、速效钾181 mg/kg、缓效钾1084 mg/kg、有机质17.1 g/kg,pH值8.39,土壤容重1.31 g/cm3,基本代表当地旱作土壤肥力水平。前茬作物玉米,试验面积1333.4 m2。

3 试验材料与处理

3.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晋麦47,供试肥料为长效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氨化硫酸脲控释复合肥、阿维菌体蛋白有机肥。

3.2 试验处理

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随机排列。

处理①:无氮区(PK),即试验小区施用磷、钾肥,不施氮肥。处理②:无磷区(NK),即试验小区施用氮、钾肥,不施磷肥。处理③:无钾区(NP),即试验小区施用氮、磷肥,不施钾肥。处理④:氮磷钾区(NPK),即试验小区施用氮、磷、钾肥。田间排列见表1。

表1 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田间排列表

3.3 小区设置

小区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1。各处理小区面积一致,小区面积为60 m2。各小区间有明显的边界分隔,小区间隔为50 cm,各个重复间隔为80 cm。小区外设置保护,各小区准确标识(见图1)。

图1 小区排列

3.4 小区施肥

3.4.1配方施肥标准:该地块常年产小麦300 kg/667m2左右,按照《山西省2021年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中旱作冬小麦区施肥建议,施N、P、K分别为 8.75 kg/667m2、4.9 kg/667m2、2.1 kg/667m2,换算成单一肥缓释尿素(含氮量46%)19.02 kg/667m2,过磷酸钙(含磷量12%)40.83 kg/667m2,硫酸钾(含钾量50%)4.2 kg/667m2。

3.4.2有机肥为阿维菌体蛋白有机肥,施240 kg/667m2。

3.4.3保护行施用氨化硫酸脲控释复合肥料,施 50 kg/667m2,小区具体施肥量见表2。

表2 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小区配方施肥明细表

4 田间管理与观察记载

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腾地、旋耕、整地。2021年10月26日播种,严格按照小区设置先划线后作畦,人工施肥、机精播下种。2021年11月22日喷施阔雀灵除草剂。2022年3月27日中耕一次,2022年4月5日喷施阿维哒螨灵防治麦红蜘蛛、麦蚜虫。各小区除施肥措施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并由专人负责同一天内完成。整个生育期内进行了田间观察记载。氮磷钾全营养配方施肥处理的小麦出苗、长势、株高、病虫害、抗倒伏等综合表现好于缺素处理。

5 样品采集及检测

播种前取0~20 cm混合土样,分析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pH值等项目。小麦成熟后,每个小区采集一个籽粒样品、一个植株样品,化验籽粒、秸秆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所有采集样品统一委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检测(原始数据见表3)。

表3 阳城县农2021年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籽粒秸秆养分化验数据

6 室内考种及产量结果

6.1 室内考种

收获前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植株20株,用于不同处理下小麦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对比。氮磷钾全营养配方施肥处理小麦穗长、穗粒数、千粒重都明显好于缺素处理。

6.2 小麦产量

所有试验小区实行单收单打。根据各处理小区平均产量得出亩产籽粒量和秸秆产量。四个处理中氮磷钾区产量335 kg/667m2,产量最高,排位第一;无钾区、无磷区、无氮区产量分别为255 kg/667m2、240 kg/667m2、225 kg/667m2,亩产量依次降低(见表4)。

7 化肥利用率分析

7.1 配方施肥下氮肥利用率

7.1.1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的吸收量。利用表3、表4中籽粒、秸秆全N含量和亩产干物质量,按照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100公式计算,无氮肥区和氮磷钾区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吸收量分别为2.65 kg、2.85 kg。

7.1.2无氮区和氮磷钾区小麦亩均吸氮总量。按照作物亩均吸N总量=亩产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公式计算,无氮区和氮磷钾区小麦均吸氮总量分别为5.96 kg/667m2、9.55 kg/667m2。

7.1.3氮肥利用率。按照氮肥利用率=(NPK区作物吸氮总量-无N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素的总量×100%计算,该试验氮肥利用率为41%。

7.2 配方施肥下磷肥利用率

依据表3、表4相关数字及磷肥利用率计算公式,该试验磷肥利用率为18.65%。

7.3 配方施肥下钾肥利用率

参照上述氮、磷利用率计算方法,该试验钾肥利用率为51.98%。

8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我县小麦化肥N、P、K利用率分别达到41%、18.65%、51.98%,比2012年全县常规施肥水平分别提高8.94、7.73、6.68个百分点。但实验数据仅仅是在当年降雨条件下、指定试验田所得出的结论。不同土壤地块不同降雨条件下化肥利用率如何,平衡施肥时N、P、K肥如何配比等,有待我们进一步连续多点多因子试验总结。

猜你喜欢
氮磷利用率籽粒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