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大学生海洋意识提升路径研究

2023-09-19 07:53施彩虹
文教资料 2023年9期
关键词:海洋强国大思政课大学生

施彩虹

摘 要:海洋强国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要求我们提升全民的海洋意识。高校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海洋建设人才和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和海洋文明的重任。然而,目前部分大学生“重陆轻海”的观念尚未转变,学校、社会各领域对海洋意识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海洋意识教育阶段性缺失等原因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对此,我们要进行“大思政课”视域下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提升,通过“大思政课”内容拓展、场域延伸、实践形式创新来发挥其在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方面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思政课” 大学生 海洋意识 海洋强国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拥有三百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海洋兴衰关乎国家发展利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海洋发展历史经验做出高度概括和总结:“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1]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海洋人才队伍。高等学校承载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以及科学研究的任务,在海洋领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是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

海洋意识是指国民对海洋知识、海洋现象与规律、海洋作用与价值、海洋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认识和情感。[2]国民的海洋意识是国家海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基础。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思政课”这一概念,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3]。当前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利用“大思政课”来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是我们目前需要探索的方向。

一、海洋意识教育与“大思政课”具有内在耦合性和统一性

海洋意识教育与“大思政课”具有内在耦合性和统一性,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即为实现民族复兴、共筑中国梦,培养有理想追求和责任担当的时代青年。二者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强的关联性,海洋意识教育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历史论证、教学素材和实践案例,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而思政教育可以为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方向引领。

(一)海洋素材是开展“大思政课”的优质教学资源

海洋素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看,“大思政课”与海洋素材的运用及海洋意识教育紧密联系。“大思政课”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东西方文明的演进即人类拓展海洋,谋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大国外交等都与海洋密不可分, 海洋成为世界各民族开放交流的重要舞台,成为推进文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媒介。在某种意义上,海洋已成为“国际化”的代名词。因此,有效运用丰富的海内外海洋素材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能使课程能够更加生动且贴近现实,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中华海洋文化素材资源,讲好中国海洋故事,提高课堂活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从实践上来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国家重要政治制度和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全球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都与海洋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思政课”是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的重要方法

“大思政课”融合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是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的重要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可以为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方向引领,而思政课教学所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海洋观、海洋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大思政课”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党的创新理论、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国家发展美好蓝图以及人民生活美好愿景等内容,维度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4]作为“大思政课”宝贵资源之一的海洋素材也位列其中。通过“大思政课”的多平台、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形式,可以很有效地使学生内化这些海洋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升海洋意识。

从教学方式角度来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显著特征,“大思政课”兼有“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两种形态。“大思政课”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宣传、体验海洋的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来拉近学生与海洋的距离,以此来促进海洋知识的传播,增进大学生对海洋的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

二、新时代大学生海洋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7)》显示,2017年我国各省区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仅为63.71,虽然较往年有所进步,但与其他海洋强国相比,我国仍然存在公众海洋观念落后、海洋知识匮乏等问题。就大学生海洋国土意识不强而言, 多项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国家的面积还是局限在960万平方公里上,却没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的概念[5],对于我国领海和岛屿的基本情况知之甚少。各类调研和社会现实都表明,我国社会公众特别青年的海洋意识状况与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求不相适应,海洋意识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都亟待加强。我国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欠缺,有着较为复杂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尚未转变

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国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传统,受重陆轻海的观念影响较深。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强调以农为本、以本抑末思想,排斥商业,对海洋的利用主要是“以海为田”,而不是“以海为商”。古代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经济行为等大多受限于这一思想,形成了一种安于保守、怯于开拓的思想,严重束缚了向海洋进取心理的生成。因此,古时中华民族整体海洋意识不强,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的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今大学生缺乏了解海洋的积极性和走向海洋的勇气。

近代大国的崛起无一不依靠海洋,而“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禁锢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进入近代以后,很多西方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开始了海外扩张,在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国纷纷踏上征途,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用残暴的方法来完成早期的原始积累。因此,西方在利用海洋方面的能力逐渐增强,海权逐渐压倒了陆权,近代中国的屈辱就是从海权受损开始的。

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中提到,“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海洋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跟随党的步伐,克服重陆轻海的传统思想,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

(二)各领域对海洋意识的重视程度不高

从政府角度来看,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海洋意识培育的重视不够,导致如今大学生海洋意识普遍缺失的现实。具体表现在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项目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就海员的职业培养来说,我国在这一方面已经落后于印度,印度的船长、轮机长已经在世界海事组织(IMO)中占据了重要职位,拥有了较大的航海话语权。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出发,为航海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充实的保障。

从学校角度来看,高校在打造校园海洋文化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目前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建设均未能很好地将海洋元素融入其中。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海洋类社团组织十分匮乏,再加上社会群体对海洋公益性组织尤其是涉及大学生的海洋组织关注度不高,导致大学生参与海洋文化活动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相当显著、海洋文化传播与交流不全面,严重削弱了大学生参与海洋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虽然我國举办过多次海洋论坛、海洋文化节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较强,大多是以专家学者的对话为主,大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其中。

(三)海洋意识教育阶段性缺失

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贯通海洋意识教育,缺乏连续性。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只在自然和地理课本中了解到一些零碎的海洋知识,对海洋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认知,没有搭建好稳固的海洋意识基础。[6]地理课教学是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高中阶段的地理课是作为副课设置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进入大学后,学校更重视专业学习,以职业选择为目标。因此,目前的海洋意识教育存在阶段性缺失问题。

首先,在我国2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中,90%以上为内陆城市型高校,与海洋相关的高校仅有几十所,地理位置与办学性质限制了课堂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受专业限制,非涉海专业学生很难通过课堂了解系统全面的海洋文化与海洋知识,以海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频率也比较低。面对当前这一现状,我国要积极借鉴世界海洋强国的有益经验,针对各级学校学生进行海洋科学教育,制定较为完善的海洋意识培养体系。

三、利用“大思政课”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实践路径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又是海洋主权争议最多的国家之一,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海洋意识匮乏的问题,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势在必行。

海洋意识教育应与“大思政课”紧密联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及《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大思政课”包含内容之“大”、涉及场域之“广”、运用形式之“新”为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增强提供有利载体,高校要善于利用这一载体,将海洋意识教育讲新、讲活、讲透,从理论走向现实。

(一)“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大”

“大思政课”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思政课,而是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从教学内容角度上讲,“大思政课”相比于传统思政课,更具“厚度”“广度”和“深度”。

1. 有“厚度”

按纵向的时间来看,“大思政课”不仅要讲过去,还要讲现在,更要讲未来。不仅要讲四史、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与伟大精神,还要讲国家发展美好蓝图与人民生活美好愿景。从将海洋意识融入“大思政课”角度来说,则要将海洋史、海洋文化史、航海史、新时代海洋建设、憧憬海洋强国蓝图等内容融入其中。

海洋意识教育还要反对错误的思想倾向。过去,有人把中华文明说成是黄色文明,把西方文明说成是蓝色文明,这是历史虚无主义。中华海洋文明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着光辉灿烂的海洋文明,中国在宋代就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在明代更有郑和七下西洋的超大规模的壮举。中国在海洋各方面的成就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开发利用海洋历史非常悠久,我们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进入新时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仍需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新篇章。

2. 有“广度”

“大思政课”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传统内容,也融合了其他课程的观点、方法和思想,因此,高校要将思政教育与海洋意识教育有机融合,增进大学生对东西方海洋文明的整体认知,提升其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感,激发其奋发学习专业知识和锤炼职业技能的动力。[7]

3. 有“深度”

“大思政课”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的重要论述,对大学生进行海洋教育。课堂上,学校可通过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选修课等课程向学生讲述海洋知识;课堂外,学校可凭借举办蓝色文化活动、推进海洋社团建设、开展涉海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海洋素养。海洋意识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要健全学生的海洋认知,特别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南,深刻总结中西方海洋文明的历史经验和成败得失,以史为鉴,在传承和发扬中国海洋优秀文明的同时合理吸收其他海洋文明发展中的长处。只有以唯物史观正确看待海洋、分析海洋文明,才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从而为海洋强国建设奠定正确的思想认识基础。

高校要利用“大思政课”的厚度、广度、深度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转变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陆轻海”的固化思想,并且真正实现将海洋意识培育潜移默化融入意识形态教育。

(二)“大思政课”的教学空间要“广”

学校是思政课建设的沃土,社会则为思政课的成长提供营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也就是说,不仅涉海高校,全社会都应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思政课的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来源于“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实现空间场域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化,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大思政课”将教学空间拓展至社会领域,可以利用更广阔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走“陆海统筹、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提升海洋意识教育、建设海洋强国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校应整合海洋教育资源,并通过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协作,携手共建大学生海洋强国意识教育学习、交流、合作、研究的“命运共同体”,提升全社会和大学生的海洋意识。

一方面,发掘海洋资源,团结社会力量,组建海洋意识教育队伍,比如,邀请海洋方面相关学者、专家、一线海洋工作者来高校举办专题讲座,通过社会先进人物讲述其亲身经历去感染和号召学生,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先辈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其向海图强的报国之志。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与海洋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普及海洋知识、弘扬海洋精神。高校可充分利用各种与海洋有关的自然环境与海洋场馆,比如海洋保护区、海洋馆等,通过现场学习,让大学生切实感受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海洋观。

(三)“大思政课”的实践形式要“多”

相对传统思政课而言,“大思政课”更具教育视野和格局,教育范围辐射更广,影响力也更大。要想让学生,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学生了解海洋观、海洋意识的综合系统性,感受人类与海洋的真实关系,简单的理论教学很难达成这一学习目标,要统筹学校与社会的力量,促进校内校外实践有机结合,向学生呈现客观的海洋图景,在理论性教育的同时,加入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校内校外以及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海洋的认知与情

感[8],以多样的实践形式弥补海洋意识教育的阶段性缺失。

就校内实践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创设海洋文化,高校要打造好校园海洋文化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建设,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以达到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的目标。高校可以加强海洋知识宣传设施建设,在学校博物馆和游泳馆设置海洋意识与文化建设展区,强化海洋知识科普,以专业教师先发力量、学生为主要力量,开展海洋科普志愿服务、海洋主题调研等活动,推进“探索海洋、宣传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和行动。此外,根据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高校可举行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论坛、征文、展览等活动,力求讲好海洋故事,传承好历史深蓝基因,让大学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海洋知识。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高校海洋文化社团这一宣传载体,深入各学院开展线下海洋文化科普宣传,提升民众海洋文化意识和海洋科技素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海洋文化线上宣传推广。

校外实践则可以组织各种海洋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海洋、体验海洋, 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维护海洋的爱国情怀和建设海洋的进取意志。海员是海洋强国建设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维护和保卫蓝色海洋国防建设的“第二海军”,海洋类院校作为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发源地,有责任和义务提高学生对于海员职业的认知,调动多方力量组织学生体验海员的生活,增强海洋主权意识,激发大学生努力追求海员职业的伟大梦想。

意识源于实践,也可以指导实践。“当代大学生要有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相适应的责任担当,要有为海洋事业做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有敢于探索、不畏艰险、开放进取的海洋人格。”[9]海洋兴则国兴,海洋强则国强。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启于历史悠久的耕海牧渔和扬帆远航,承于近代艰苦卓绝的海洋开发实践,也必将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建设进程。[1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80.

[2] 肖侠,吴价宝,宋儒鑫,等.海洋强国战略下涉海高校加强海洋意识教育路径探索——以江苏海洋大學为例[J].大陆桥视野,2021(12):87-90.

[3]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

[4] 路丙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思政课”建设[J].教育研究,2022(12):27-31.

[5] 高良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育的现实意义及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138-141.

[6] 宋伟萍.海洋强国建设视阈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7] 王易.海洋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拓新之作——评《走向海洋强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海洋意识教育新视野》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158-159.

[8] 胡素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海洋意识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5):65-68.

[9] 董金明.走向海洋强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海洋意识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84.

[10]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7-06-08.

猜你喜欢
海洋强国大思政课大学生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