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维山水诗之禅境

2023-09-19 07:54赵锦凤
今古文创 2023年34期
关键词:禅境山水诗王维

赵锦凤

【摘要】山水诗发展到盛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由南朝谢灵运客观实物的真实描摹提升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诗开拓了以禅入诗的新境界,诗中的意境和禅意紧密关联,实现了山水景物与诗人内心境界的契合交融,蕴含着“空”“静”“寂”三个方面禅境。他的山水诗中体现出“空灵”“静谧”“安寂闲适”的生活志趣和思想情感,不仅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现代人处世产生重要的启示。

【關键词】王维;山水诗;禅境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4-005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4.017

山水诗自产生以来,历代诗人对它的关注程度较低,但到盛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优秀的作家也层出不穷,王维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诗人。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并擅长书法、通晓音律,作品禅趣丰满,独具审美意味。他一生写诗众多,存诗四百余首,在题材上包括边塞、佛理、山水等,其中山水诗占较大比例,是他后期诗作中最重要的部分。王维的山水诗极具一种“神韵”之美,将自然界的草木花鸟化作一片禅心,融入诗作之中,开拓了以禅入诗的新境界。

王维山水诗中禅境的体现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他的一生经历了四个时期,分别是努力学习时期、归隐山林时期、“使之塞上”“知南选”时期和最后半官半隐的晚年时期。除此之外,他还受到其母亲的影响。王维的母亲深信佛道,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王维耳濡目染,这给他淡然、平静、旷达地看待人生的起伏打下了基础。陈彦说:“尽管王维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但其最大的才能莫过于在方寸之中显示宇宙的宏大,在空寂之中包容人生的无穷;尽管王维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佛家的境界转化为艺术的境界,将禅宗的精神转变为艺术的精神。”[1]138王维在自己的诗中开创了禅境上的新天地,将在山水自然中体悟到的生命感悟和禅意融通于诗,形成了诗中独有的“空”“静”“寂”的禅境,使中国山水诗在发展上进入了一新座高峰。

一、王维山水诗“空”之禅境

“空”的禅境在王维山水诗中有广泛而深刻的体现。“空”是禅宗的核心理念,禅宗追求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则无欲,无执,不生,不死,大代大息,达到永恒的涅槃。”[2]277以至“空灵”,是不以事物固有的迹象作为体悟的对象,而是将其作为一个途径,从定中感悟不定的一种空旷而灵动,见于象内而感于象外的一种意境特点。[3]“空”即彰显空灵的禅境,不是现实中透着死寂与荒芜的空空如也,而是一种明净澄澈、无欲无求、远离世俗功名利禄的繁华与浮躁,内心蕴藏向真、向善、向美的纯美境界。诗中将所见所感的景物作为表现的对象,在诗中表达的是一种空灵之感。

王维在山水诗中以自然物象来展现“空”的禅境。“空山”意象直接体现了王维山水诗中“空”的禅境。“空山”意象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153诗中“空山”与“新雨”“明月”“松树”“清泉”“山石”等意象共同营造了秋雨过后日落时刻乡村的优美景象,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并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在这首诗中,怡然自乐、丰富新鲜的感受是进入“空”的禅境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这种油然而发的感受的前提下,诗人才可能放空自我,进一步放下世俗的烦扰,进入内心的空灵之境。

雨后山林之空净通过诗中“空”字正面描写,尽显诗中之悠远、空灵之禅境。正如“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5]95。诗人着力表现山水自然之中的特殊环境,必然要表达特殊的情感,流露出诗人沉浸于山水自然的空幽的美景之中,达到与山水之“空”融为一体的境界。山“空”使人心“空”,相比于普通人,心“空”之人才能凝神聚气,才能观奇景,觉奇音,感奇微,悟奇慧,以达到禅宗“明心见性”的旨归。诗中通过运用一系列自然意象,创造出幽寂深远的清新的雨后山林之境,雨后洗过山林,仿佛也洗过诗人的心,给人以旷达清幽,安详悠远的空净的禅境,使诗中之“空”的禅境呼之欲出。

此外,“芙蓉花”是“空”的禅境中含蓄的意象体现。“芙蓉花”这个意象出自《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6]139整首诗围绕芙蓉花展开,描绘了远离人间繁华与喧嚣的芙蓉花,在幽深僻远的山涧之中安然开放又独自凋零,没有人看到它的美丽和陨落。芙蓉花独自生生灭灭,自开自落,既不求他人欣赏,也不求他人去伤怀。花开花落,顺应时节,顺遂本性,展现了万事万物自有其定数、“万物皆空”的理念。

“芙蓉花”开花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而“红萼”一词更是展现芙蓉花开的神来之笔,在展现“空”的禅境上更为突出。芙蓉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在顺遂本心的基础上,能够做到不顾他人眼光,即使在无人处也将自己鲜红地开放,也能活生生地、勇敢地做自己的精神。在此表现出了芙蓉花的清新雅致、孤芳高绝,闪烁着生命的光辉。其实,诗人对芙蓉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表达,诗人融情于景已经与芙蓉花融为一体,诗人是芙蓉花,芙蓉花亦是诗人,将视名利于身外,抛却了身外之物的烦扰,这种空不是死寂的空,而是心性上的空,体现了一种空旷豁然的禅境。

在王维的这两首山水诗中,在整体意境的营造上凸显了“空灵”的状态,这些诗句都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景物或现象,他却是细心的观察,在自身的亲身体验和融入中感悟山水自然之空灵,并且将画面感融入诗句中,“空”之禅境清楚展现。

二、王维山水诗“静”之禅境

“静”的禅境在王维山水诗中有细腻且不露痕迹的展现,不同于其他诗人诗中写静的方式,王维山水诗中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方式表现“静”。“静”是达到佛我合一最高境界的法门。禅门所说的“静”,是一种心境之“静”,“要求修禅者通过一定的修行方式,排除各种欲念的干扰,心注一境,静如止水。”[7]总体来说,“静”是一种安静环境下产生的内心的宁静、澄澈明亮,包括外部环境的悄无声息和个人自我放空、内心纯静的境界。王维的山水诗中就有许多展现这种境界的例证。

首先,以静景营构“静”之禅境。例如,王维《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6]138全诗展现出诗人独坐竹林里,他自己一会弹琴,一会长声高歌,只有明月相伴,但却安然自乐的画面。诗中自然而然地将眼前的“幽篁”“深林”“明月”等静景写在诗中,展现了月夜空明湿净下山林的幽深安静。同时安静的环境使诗人抛却烦扰,专注于当下,与之相对的“独坐”“彈琴”“长啸”等人物活动也并未刻意雕琢,静使人心灵纯净,静让人顿悟,诗人在静寂的环境下放松身心、沉静思绪、陶冶心性。在整体的意境上有“清澈幽静”之美,外部环境的寂静阐发了高雅肃静、清幽超尘的“静”的境界。

其次,以内心的宁静感悟“静”之禅境。心静是一种自我内在修炼的过程,《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鸣鸟,时鸣春涧中”[6]214就营造出了一个灵静的空间世界,创造了一个似静非静的禅定境界。诗中描写山林的寂静,花开花落的细微点滴,展现了诗人从内心真正放松安静下来,放下对琐碎俗事的纠缠,真正体会到心灵宁静的美好。

“静”的禅境在桂花掉落的描写上更显深刻。桂树枝干繁多,树叶密且多,但是桂花娇小,花落在白天便不容易被人所发觉,在夜晚就更难被察觉。所以,诗句“人闲”两字在理解上不能一笔带过。正如“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娴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5]102此处桂花的凋落展现出诗人的内心的安宁,内心宁静畅通,才会体味到周围环境细微的变化。

王维山水诗“静”之禅境以外部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宁静来展现,山水自然景物展现的是寂静美好,内心抒发的是超然物外、褪去世间繁琐的宁静,达到一种虚怀若谷、旷达舒缓、宁静自然的境界。

三、王维山水诗“寂”之禅境

“寂”的禅境在王维山水诗中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得到,诗中的寂然悠闲之情超越山水自然景物的描写。“寂”,看到这字能联想到“寂静”“寂寞”等词语。但在此,既不是和“静”之禅境相同的含义,也不是沉溺于孤独寂痛苦不能自拔,而是体味孤独、享受孤独,在孤独寂寞中生根发芽,升华出一种悠然自乐、随遇而安的悠闲之感。他以一颗孤寂自在的心在这山林绿水的自然之中体悟,进入“虚寂”的状态,在他的山水诗中是展现的是一种安寂闲适、自乐自得的生活处世态度。

“寂”的禅境是一种在孤寂中汲取营养,安闲于世、随性洒脱的境界。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4]32是这种悠闲归隐生活生动的展现。“行到”“坐看”是人随心而行的表现。要是走到水的尽头那就发现水的源头,要是望向远边的天空,那就看云自然升腾变换,给人一种无所畏惧的闲适感。这种顺其自然何尝不是禅境中所推崇的独乐随和。在最后一联中,或偶然在青山绿水间遇到父老乡亲,与他谈笑讲话甚是快乐,常常忘记了回家,正是王维悠然自乐心理的写照。不问世事,本性淡泊,顺应自然,不紧不慢,展现一种自由自在、随性洒脱、无往无沾、超然物外之感。此诗中展现的“闲适”“寂然”“自适”的禅境,犹如超然于时间,超然了自身的背负,只是随着现实环境而顺势而为的境界。

“寂”的禅境还是抛除世俗万物,与山林景物为友,自乐自得的境界。例如,《酬张少府》中“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4]161全诗着眼于“好静”,展现王维晚年乐享安静,又只一“惟”字,加深诗人喜欢安静的程度。后句诗中又写不论对繁芜的琐事,还是曾经热心关切的政事都放手不再关心,在此,摆脱于繁忙之中,淡薄世俗、只追寻生活中的寂然,忠于内心的禅境便初现端倪。然而并非诗人不想关心,而是现实环境中没有诗人容身之所,但诗人换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颓废于此,而是享受山林之乐,任由山风吹拂衣带,感悟山风带来的温柔惬意,在明月的照耀下抚琴欢乐,“松风”和“山月”像是诗人的知己,与诗人一起享受着美好,没有苦楚缠绕,只有沉寂悠闲。诗人放弃功名利禄的追寻,感受闲下来时的凝神静气,悠然恣意,增强内心恬淡的修养,感悟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已经能洒脱超然于天地万物之间。

平淡之美给人以清新和舒畅之感。安寂闲适和随遇而安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过分强求但也不堕落,用平常心看待世间的花开花谢、四时流转。王维山水诗中所体现的“寂”的禅境,总是言有尽但是“寂”的意味无穷,在山水诗中充满禅趣禅理,给予人一种超脱俗世、悠然自乐,进入身心虚寂又积极向上的禅境。

四、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境对现代人的启示

王维山水诗的禅境中不仅蕴含了深刻的美学价值,还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理解和洒脱的生活态度,更是传达了深层次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意义,展现了他开阔的胸襟和淡然的处事方式。正如“王维以禅入诗共同指向天机清妙、冲淡恬静的心态以及超凡绝俗、远离尘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和谐安详、澄澈空灵的艺术世界,是一种超出世俗功利的纯粹的审美。”[8]243王维融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和虚怀若谷、宁静致远的思想志趣给现代人也打开了一扇处世的新大门。

在工业化数字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沉迷于物质的机械化生产和电子设备的使用,不仅扼杀与自然界相处的机会,而且会过多地向自然界破坏和掠夺,造成自然界创伤的不可复原性。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单方面地过着快节奏的机械化生活,缺少与自然的联系,就会在精神上会缺乏归属感。而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新方式,对唤起现代人热爱自然环境,关注自然与人类的联系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助于达到重新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自然中寻找家园意识,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找寻本真自我的生活态度,增加自身的踏实感和归属感。

除此之外,当今社会上的青年人,面临着严重的身体压力与精神压力。王维在山水中体悟到的“空灵、寂静、安寂闲适”的禅境以及由此产生的豁达开朗、纵情山水,不为自身外物所影响心情的超脱境界,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王维山水诗的禅境观引导现代人暂时进入身心两忘,脱离俗世纷扰的澄澈宁静的境界中,是一种放松身心,重新蓄力的方式。这种超越俗欲的宁静、实现自由的精神无疑给了现代人一剂良药。现代人可以学习王维的心性明净、了无杂念、尽消浮躁、摆去尘累的高远绝俗之境的精神,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静思、冥想,给予心灵以安慰和充电,达到精神的抚慰和心灵净化的功能,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王维山水诗中体现的“空、静、寂”的禅境,展现了在山水自然中悟到生存发展之道,超脱情感、无所谓名利,达到无情亦是超脱的境界,感悟自然山水规律带给他的生存和生活感触与启示,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王维山水诗中三个方面的禅境不仅在他所在的时代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现代人写诗读诗以及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清人刘熙载认为:“王摩诘诗,好处在无世俗之病。”[9]102总之,王维山水诗的禅境不仅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使山水诗在审美意境、写作内容、禅意禅趣等方面都得到了一个全面的提升,而且对于后世心境的开阔、审美意识的提升、禅理禅趣的研究开启了新的大门,王维的山水诗中的禅境可谓是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陈彦.中国审美文化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2]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J].社会科学战线,1980,(02).

[3]金智心.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意境[J].新视野诗歌,2017,(11).

[4]董乃斌.王维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5]郑红峰.唐诗宋词元曲[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6]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7]伏雪芹.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J].丝绸之路,2013,(14).

[8]袁晓薇.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9]劉熙载.刘熙载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0]俞陛云.诗境浅说[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禅境山水诗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读《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悟禅学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禅境与诗境的合一
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山意象探微
论王维山水诗的“净”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