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3-09-19 16:59马安妮陈善为
文教资料 2023年9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马安妮 陈善为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是实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最佳路径。为探究信息化教学技术实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本文研究了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为实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目标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目标安排、教案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将深度学习和信息化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深度学习 教学策略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低频、低效的使用导致信息化教学技术难以发挥便捷、智能的特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为转变传统化教学样态提供了技术支持,如翻转课堂、双线教学、智慧课堂等,以其互联互通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研究以信息化教学技术为中介,以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为指引,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入手,探究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如何通过重构教学策略来协助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一、深度学习及其特征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由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者弗伦斯·马顿等人基于学习本质的层级理论提出。[1]深度学习具体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强调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目标,优化教学策略。

(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学习理念,已在国内外教育界流行。对深度学习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深度学习发展、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区别、深度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路径等方面入手。我国学者强调深度学习对个体适应信息时代需求,培养其批判性精神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也有人认为深度学习是注重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水平的学习方式。美国深度学习研究项目(SDL)认为认知领域、人际领域、自我领域是深度学习发展的重要方面。[2]由此看来,深度学习并非只强调对知识的外显性学习,而且重视知识由外向内的转换过程,侧重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思辨能力。

为达成课程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目标,我们则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及评价等方面入手,将深度学习的理念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度学习强调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教学设备支持下实现有效教学,以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为目标,追求学习者从认知学习转变为知识本质学习。

(二)深度学习的特征

1. 发展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依据布鲁姆的认知学习目标理念,知识的学习程度被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等六个层次。因浅层学习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简单认知,因此将记忆、理解的学习程度划分为浅层学习领域。而知识的深度学习则对应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的认知水平,面向高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高阶思维层面的认知学习。

高阶思维要求学生在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强调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主动学习和思考,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应保持对知识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在知识应用方面,高阶思维要求学生在面对复杂烦琐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比较、归纳和探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在应用的过程中批判。

2. 主动学习、联结知识、自我反思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的主体。有意义的学习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学习结构,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3],强调学习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旧知和新知的意义联结,将某一知识点形成互联互通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知识汲取情况等方面进行反思,实现知识由外向内转化的过程。

深度学习并非一味重视“学”而忽略“教”,而是强调将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的目标,以教促学、以学优教。

3. 基础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美国深度学习研究指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充分融入教育背景下的学习形态,寄托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从而撬动传统的学习方式。”[4]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工具,通过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使學习环境变得更加逼真。信息化教学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虚拟技术、教学互动系统、智慧课堂等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沉浸化的教学体验设备,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既提升了教学效率及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为课堂教学汇聚了科技和时代的活力。

二、信息化教学技术实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教育理念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师生间、学生与同伴间协同创作、分享经验的学习方式。[5]电子化教学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实现教育场域下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其他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6]它在促进“教”法和“学”法的变革及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智能性

信息化教学技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使其具备及时感知指令随之实现行为变化的功能。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等元件模拟人的行为、感知、思维与学习等,将机器与人的行为和想法实现连接,使其具备一定的智能性。

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智能性特点有利于解决传统教育场域中教学效率低和师生互动固化的问题,实现个性化教学。

2. 即时性

在互动场域中,即时性是指在特定交流互动场域中,交流者双方可以利用便捷、有效的方式较快了解到另一方的思维,并迅速做出反应。即时性特点在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表现为学生对知识了解程度的准确传达,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的即时评价和分析。

智慧课堂作为信息化教学技术及教学辅助手段之一,可以即时传达师生双方的想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沟通交流作用。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只需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通过拍照上传学习成果的方式,及时传达个人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整合处理的技术,准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为实现个性化、有效化、高效化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3. 虚拟性

现代教育对虚实共生的教育场馆具有客观的迫切性追求,数字孪生技术为构建虚实融合共生学习空间提供了支持。[7]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虚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特定学习情境的创设上,通过优化硬件与软件算法的基础上为师生提供虚拟教学的技术条件。对于虚拟现实学习环境中的教学来说,调动了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认知,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性的学习体验,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互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实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促进学科教学达到深度学习水平,既是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表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是以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师生围绕小学语文学习内容中适切的单元主题,通过与语文学习内容、言语实践情境、自身语文经验进行对话,使学生与语文文本中的语言内容建构全新关系的过程。[8]

1. 教学目标设定层面

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发挥引领导向作用。传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始终,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学目标仍停留在知识认知与记忆的浅层维度上,难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深度学习重视知识联结、思维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实现小学语文的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三维目标的设计安排中,注重分析、创造、评价。

2. 教学设计层面

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教学设计是教师对一节课教学过程和达成教学目标效果的蓝图,包括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对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对学习方法的安排。有效的信息技术资源有利于使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知识需求,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活动。

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收集的学情数据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一种便捷、快速、准确的方式来确定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依据最近发展区制定可操作、可发展的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实质上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也是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需要对已激活的先前知识和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和精细的深度加工。[9]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借助智慧课堂反映数据,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划分教学重难点。

深度学习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程度,是学生从知识本位学习到知识本质学习的转化。[10]因此,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且要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内容情境。利用视频展台、一体化音频设备等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图、有音、有画的学习情境,辅助开展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主题学习活动和项目式学习活动来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联结迁移知识。

3. 教学实施层面

教学实施是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从计划转化为实践的必然路径,也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实践场域。实现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征为:知识实现链接,能力得到发展,方法学而致用,思维经历探索,情感得以确立。[11]要使教学实践与深度学习相融合,教师需要紧密把握以上角度,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实际来设计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着重把握“以动促学、以景生情、以问导思”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小学语文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以协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以动促学”就是基于这一特征来设计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系统运用线上问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前测,以学生学习水平和性格特征为依据,将全班学生平均划分为不同小组。在问题研讨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实现学生之间知识和思维的碰撞。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征的差异,小组之间水平相似、组员之间知识能力互补,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以《鲁滨逊漂流记》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文中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探究思考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每一位学生自由表达想法并倾听他人想法,从而实现思想的碰撞。

深度学习是在真实问题环境中的学习,为学生创造虚拟性的文本情境。“以景生情”就是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情境联动技术为学生创建特定的问题情境,在特定情境和特定的情节设计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景生情”的教学设计为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路径。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革命战士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不畏生死的精神是教学重难点。如何使学生利用体验的方式来深切感知革命勇士的大无畏精神?这就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影音设备以及沉浸式体验技术通过重现战争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回顾革命年代,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红色革命精神。

高阶思维发展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目标,“以问导思”就是基于这一发展目标开展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提问的主体,学生是思考的对象,提问和思考要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必须在明确学生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设计和思维的引导。如何实现提问和思考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对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以及课堂反应能力的综合测评来实现。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受限于“最近发展区”,具体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是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表現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12]

4. 教学评价层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为实现深度学习发挥重要作用。在某一教学活动完成后生成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价对于教师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是必要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因其智能化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过程性、跟踪性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有效的评估并得到真实准确的评价数据,以此为依据来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为实现下一阶段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10] [12]张鹏,郭恩泽.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9):54-58.

[2] 张静,陈佑青.学习科学视域下面向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变革[J].理论与争鸣,2013(4):20-24.

[4] [5]张良,王克志.美国深度学习研究的共识、分歧及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美国深度学习报告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21(4):118-128.

[3] 郭亦荣.深度学习的本质、困境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34):1-4.

[6] 竺亚芬,吴叔君.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教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3):122-124.

[7] 王小根,周乾.孪生场馆:融入数字孪生的虚实共生学习空间[J].现代教育技术,2021(7):5-11.

[8] 李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9):60-66.

[9] [美]詹森.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 罗刚淮.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表征[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2):25-27.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