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坚持”促进教联体建设走深走实

2023-09-19 07:52郭勇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8期
关键词:五个坚持京山联体

郭勇

2022年以来,京山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黨代会精神,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联体建设,努力探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着力打造省、市、县、镇纵横贯穿的教联体,不断缩小区域、城乡、学校、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坚持科学管理,推进体制机制优化

强化统一谋划。市教育局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联体建设的意见(试行)》《关于深化教联体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体制机制建设、教师队伍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评价结果使用和条件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了教联体建设的实施路径。全市共组建了25个教联体,其中融合型教联体11个,共建型教联体14个,涵盖76所学校及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占比96.5%。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构建党建统领教联体建设的工作格局,做好“党建+”文章,将党建工作与教联体运行机制、师资培养、教学研讨、德育管理等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同步考评。各教联体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凝聚发展共识,明确发展路径,共谋发展愿景。京山小学携手永漋镇小学、石龙镇小学、永兴小学三所成员校,制定教联体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制度、党员交流制度等,推进四校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目标。

强化文化共融。各教联体突出抓好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课程文化建设,京山小学教联体的“和美”文化、绀弩中学教联体的“绀弩”文化、杨集小学教联体的“乡贤”文化已初显特色。京山市实验小学将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网球特色、延安精神进校园等校园文化进行提炼,打造“礼智”文化,在教联体内推广。新市第一小学将学校“一校两特”项目中的“巴乌”在实验小学教联体内推广,收到良好效果。

坚持平台搭建,推进数字赋能增效

加大设备投入夯基础。2022年,市教育局投入271万元重点改善绀弩小学教联体、实验中学教联体和绀弩中学教联体信息化设施设备,分别新建23套“专递课堂”设备、1间精品录播教室和2套“专递课堂”设备,改善了各教联体信息化教学环境。

锚定平台应用促教研。以绀弩小学教联体作为示范,大力开展信息化赋能教联体专项行动,建设“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区域应用平台,开展远程结对教研,大力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各校应用。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教研成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教育资源。

探索教学模式提实效。京山小学教联体强化信息化管理,助推师资共建、优课共享、德育共融,春季学期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道德与法治5个学科打磨5节优质课,采用“双师”教学模式,将课程同步直播到3所成员学校,惠及学生5000余名,使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统筹资源共享助活动。京山小学教联体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京山小学教联体首届文化节”的16个项目在成员学校同步开展;依托“星星之火名师工作室”,推动德育微课、心理健康教育、和美农场、走廊菜吧、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在教联体内共建共享。绀弩小学教联体运用“专递课堂”将优质课堂实时分享给成员校,促进优质师资共享,通过线上平台组织开展班会、家长会、家长智慧教育平台培训等活动。今年,绀弩小学教联体、孙桥小学教联体、京山小学教联体等10余个教联体,由牵头学校会同成员学校共同举行教联体庆“六一”文艺汇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坚持资源共享,推进教研同频共振

注重统筹安排。教联体牵头学校分月列出班级管理研讨活动、名优特教师讲座、优质示范课展示活动和学生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等工作清单,由牵头学校和成员学校按时间节点推进,扎实推进教联体建设常态化工作。

注重覆盖面。突出抓好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网络技术资源、教研成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方面的覆盖面,做到班级、年级、学校全覆盖。

注重突出中心。各教联体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和重点,围绕尖子生培养手段乏力、中间层不厚实、学困生补差效果不明显等难点问题,开展名优教师青蓝结对、“五进五送”、送教下乡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坚持教师为本,推进师资深度交流

建机制。各教联体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牵头学校派优秀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任职、任教,成员学校派出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到牵头学校交流。牵头学校为来校跟岗学习的乡镇教师安排教学团队,提供学习平台,开展磨课讲课,组织团队考核,进行合格鉴定。各教联体内教师交流每学期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3人,乡镇教师跟岗学习不超过1个学期作为保底要求。

推活动。组建教联体学科教研组,常态化开展送课到校、听课磨课、学科研讨等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教联体内体音美、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等紧缺学科教师统一管理,打通使用,定期开展支教、巡教活动,有效保障了乡镇学校体音美等课程的开课数量和质量。京山小学教联体开展撰写一篇交流故事、举办一次讲座、主持一项活动、主讲一节示范课、培养一名青年教师、结对一名留守儿童的“六个一”活动,选派特级教师、副校长夏高慧到永兴小学交流,教科室主任万琼芳到永漋镇小学交流轮岗,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赞誉。

重培训。2022年以来,全市教联体开展活动60余场,参与教师近400人次,其中成员学校已选派近300名重点培养教师到牵头学校跟岗学习,牵头学校派遣近50名教师到成员学校轮岗指导。7月1日,实验中学教联体组织成员单位43名青年教师开展为期五天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培训涵盖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学科能力提升培训、道德讲堂、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意识形态讲座等多个方面。

坚持务实重行,推进教育教学共赢

推进融合型教联体“真融”。4月19日,市教育局组织专班赴崇阳县考察学习教联体建设经验做法,进一步推进融合型教联体融合力度。永漋镇小学教联体等11个乡镇融合型教联体的成员学校保留原有机构编制,财务、人事统一归口牵头学校管理。市教育局全力支持京山小学与屈场小学、绀弩小学与新市第二小学组建融合型教联体,支持京源实验学校初中部、小学部分别与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建立融合型教联体。

推进教联体建设“百花齐放”。京山市在办好已有25个教联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联体建设新模式,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跨区域式教联体,推进京山市第一中学、实验中学、绀弩中学、京山小学和实验小学与武汉名校组建区域教联体,即京山一中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实验中学、绀弩中学与武汉市南湖中学,京山小学、实验小学与武昌中华路小学组建跨区域教联体。通过开展教联体(联盟校)干部教师深度交流、跟岗学习,推动区域教联体牵头学校委派管理人员、名优教师到结对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和校本培训等工作,分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教联体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充分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弥补了乡镇学校教育教学短板,缩小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永漋中学、钱场中学、石龙镇小学、永漋镇小学、孙桥镇小学和雁门口镇小学等乡镇学校在教联体牵头学校的带动下,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全省教联体建设专题推进会上,京山市教育局作了交流发言。2022年11月30日,省教育厅《湖北教育简报》刊发了《京山市:“四个强化”推进教联体建设》一文,京山市教联体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未来,京山市将以省级教联体(京山小学教联体、实验中学教联体)建设为切入点,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和路径,不断推进教联体建设走深走实。

猜你喜欢
五个坚持京山联体
践行五个坚持,做“三力”兼具的国企党办人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建设京山温泉新区 打造中国休闲养生谷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
南昌市京山老街内涝成因及解决思路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