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研究

2023-09-21 03:48余钦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6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建设项目建筑设计

余钦

修水县自然资源局 江西 九江 332400

1 引言

由于建筑项目发展迅速,建筑业的快速增长和扩张给中国建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例如,相关法规和标准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技术,相关法律的规定无法完全涵盖所有建筑行业的建筑条件,建筑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工作能力无法提高,更不用说适应复杂的结构技术了。所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体系存在缺陷和不足的原因,这些缺陷和不足影响了审查设计计划、规划和管理建设项目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和正常使用。

2 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含义及意义

2.1 含义

建筑设计审查是整个建设项目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工作量巨大,结构复杂,包括许多专业和技术(图1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流程)。尤其重要的是整个施工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设计图纸、建筑材料参数和施工方法、建筑用地规划、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周边基础设施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社会和自然环境监测和评估。这些内容必须考虑到建筑设计[1]。因此,工程师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有效审查建筑设计方案,确保建设项目顺利有效地进行。

图1 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流程

2.2 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意义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审查方案在建设项目规划和管理中的审查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在我国实施城市规划时,必须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审查,建设项目才能正式实施。在整个申请和评估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严格审查建筑设计方案。如果建筑设计过程不恰当,这将影响整个计划的批准和整个建设项目的及时实施[2]。其次,工程设计是整个项目计划与控制的基本部分,它确定着整个工程的结构与流程,直接关系整个工程的管理与使用。所以,进行建筑审核工程,不但能够降低成本,保证房屋的合理利用,而且能够减少相应的法律纠纷,让企业能够减少无谓的制裁。

3 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工作现状问题分析

3.1 现状特点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化程度显著提高。2019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此后,对城市规划的需求持续增长,建筑设计审查工作也相应增加。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压力正在逐渐增加。为了进一步优化建筑设计方案评审机制,简化评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审核内容有效地指导了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建筑设计方案必须详细明确,包括:设计单位资质、效果图、设计规范、工程概况、设计分析、技术图纸(包括总平面图)等。建筑高度和建筑距离,建筑专用土地线与规划道路路线的距离、日照条件、交通组织、竖向设计、管道集成、建筑体积、外观、建筑风格、立面效果等方面均满足规划条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3]。工作流程:单位或个人提交申请,并提供适当的材料和提出的设计方案。主管当局的工作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初步审查,然后按照规划委员会的工作程序获得批准。首先,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对于需要专家论证的项目,设计单位应根据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并根据规划委员会和专家论证的要求进行变更和改进。其次,主管部门审查建设项目的计划草案,然后公布总体草案。利害关系人在通知期内要求听证的,应当按照程序组织听证,不足之处在于,根据多年的业务经验,并研究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评估工作的意见,发现评估机制仍有待完善[4],其主要特点如下:

1)周期长。建筑公司和那些在审查建筑计划时受到最多批评的公司是那些周期最长的公司,通过仔细审查以往建设项目评估的细节,总结了评估周期长的可能原因:A.由于项目地点和类别不同,意见点和申请程序存在差异。例如,对于重要的核心项目,有必要根据审查程序通知规划委员会,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组织专家进行论证。B.由于设计单位资质不同,设计人员层次不同,很难一次改变设计方案。每次更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能会延迟项目的进度。为了全面征求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有必要公布总体规划。在此期间,当相关方要求举行听证会时,启动听证会程序,预计审查期将延长[5]。

2)不确定因素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设项目的需求将会发生变化。建筑单位或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有时会对规划进行任意修改,既不重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也不影响项目进度。经分析,方案变更的可能原因如下:A、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本单位要求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如果过去商业价值高,开发单位需要更多的商业建筑和更少的住宅建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研究,开发部门发现住房周转快,需要更少的商业建筑,更多的住宅建筑[6]。B、规划的刚性没有得到充分考虑,配套设施被认为是项目内部的,可以根据需要在位置和高度上进行更改。

3.2 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存在的问题

(1)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存在以下三种违反规划条件的行为:强制性设计、限制性设计条件和推荐性设计条件。首先,建筑规划中的一些约束性设计条件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建设项目的位置、土地类型和实际使用面积。这还包括建筑的面积比、太阳辐射、社区内部绿化以及公共空间的内容和设计要求。这种限制性条件应当作为建筑设计,并在建筑设计活动中遵循有关规范。其次,在没有设计和有关机关同意或者许可的前提下,改变了限制性建筑设计要求或者推荐性设计要求,进而造成违反了有关规定要求。

(2)按照对设计方案的“脆弱性”的要求,工程设计的制度出现了一定范围的脆弱性。这既是在设计制度和法规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表现,也是促进设计管理制度和法规建设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目标。然而,当许多建筑公司由于设计条件不明确或不存在而设计内容时,他们可以使用“规则”进行设计,从而降低承包商的成本,提高利润率[7]。此外,责任部门不得根据现行制度和法律进行变更或修改。因此,有必要减少对建筑设计和生产造成一定困难和负面影响的制度和法律“空白”。

(3) 建筑设计相对简单,非标准建筑图纸主要反映设计中的建筑外观,特别的设计部分,体现建筑的总体效果和基本的建筑风格。但是,基于对建筑设计的研究,内部细节并未表现出来。目前人们还不了解建筑如何合理,而且建筑验证的困难也比较大,所以很难保证每个的建设都达到了设计条件。而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很多建筑的设计对比图及其周边地形对建筑的反映都是正式的,并没有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很有必要在建筑中增加对设计比较图和对整个设计方案的说明。

4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工作机制优化

4.1 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

为推进行政放权,实现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当地市政府需要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依法行政、开设办事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简化程序并改进服务。满足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高质量要求,针对建筑设计方案审核中存在的不足,相关业务部门多次探讨优化工作机制,提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之前,将积极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了初步评价和选择工作,并提出了选址不能超过的红线和具体建设条件。满足地区经济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和自然生态环境需要,并认定为省或市重点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均可列为绿色项目。并遵循“早期干预、积极服务、专人负责”的原则,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测,并提供优质服务。

1)引进临时实验体系。引进项目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技术咨询服务,为通过资质预审做好准备,派专人协助单位按照批准的程序准备材料,充分监督和指导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并提出相关要求,为后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公众参与准则。项目实施前,必须提前公布设计方案的全部使用情况,并征求相关方、专家和部门的意见或建议。在收集利益相关者的适当需求以及专家和相关部门的专业意见后,有必要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以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8]。

4.2 以建筑相关法律为机制设定的基础

建筑设计审查存在差距和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尚未完善,审查机制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阻碍了审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并在现有法律内容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内容是第一步。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防止建筑企业在规范、管理和处罚建筑公司的违法活动等方面钻空子。而且,由于政府立法的不断完善,建筑问题也呈现出更深层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政府立法制度逐步健全的主要动力。最基础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该法针对中国各地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完善了各地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内容和机制,唯有通过法律所形成的内部审查机制,才能落实有关机关的职责。

4.3 改进审查流程、提供专业服务

精简并完善目前的工作流程,完善规定并明确细则,使得申请者可以迅速掌握整个审核全过程,提供专业服务(如图2)。同时,针对建设项目的情况进行人性化服务。

图2 审查服务流程

1)加强对第一次协商的严格负责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积极提供个性化服务,反映公司的需求,随时跟踪项目进度并提供反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2)引入“登记制度”。对于一些建设项目,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同时,应与社会诚信体系相结合。设计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确认承诺后,建立“登记制度”。定期检查注册项目并创建公司黑名单。如果发现未履行承诺,相关部门将被列入失信行为名单。该系统在省政府服务网站、许可证颁发机构官方网站和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

4.4 强化规划刚性、加强动态监管

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这就要求员工加强公关工作,强化计划的刚性,进而加强动态监督。

1)加强计划的刚性。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是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工作。主管人员必须不断宣传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单位和个人的重要性,并对擅自变更建筑工程设计规划承担法律责任。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成立了党的工作组或临时小组,以促进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的有效性。

2)加强动态监测。建设项目批准后,项目的主要进出口以《土木工程师计划许可通知书》为准。一方面,它有助于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公众和相关部门监督项目的实施。在随后的监测过程中,负责人员还必须在现场检查是否应悬挂海报和重要的工程节点(如线路、检查线、正负线、一楼、标准楼、阁楼、立面等),以便公布结果。

4.5 完善审查管理机制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发现审计机制不健全是根本原因。为了完善建筑设计体系的审查和管理机制,有必要建立三个主要机制:建筑设计体系运行和限制机制,最后是监督机制[9]。三种机制之间的相互制约和配合,使整个审计过程更加完整和科学,有助于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查,降低建筑设计方案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使用这种操作机制可以提高审计架构设计方案的效率,集成不必要的流程,简化审计流程,加快审计速度,实现高效管理。限制机制确保整个审查过程受到法律监督、监管和合法化,从而确保审查计划有法律依据。监督机制包括向公众披露建筑设计审查的整个过程,接受公众监督,并确保审查的合法性。

5 小结

建筑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后期项目交付以及用户的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关注,认识技术设计评价的重要性,加强评价的实施。为解决当前问题,创造一个公开、公平的评估环境,确保建筑设计评估按要求进行,并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和评估管理机制。这种方法使我们在施工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审查人员必须严格审查建筑设计,因为它涉及建设项目的安全问题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完善审查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使整个审查过程公开透明。在上述主题中,有必要结合城市建设的需要,保护城市本身的发展特征。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建设项目建筑设计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