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五阶六维”发展体系构建研究

2023-09-22 04:49蓝飞鹏李双芹
南北桥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党建工作高职院校

蓝飞鹏 李双芹

[摘 要]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的必要性、路径和方法。提出了“五阶六维”发展体系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新型策略,并进行详细解读,旨在揭示其在促进党员素质提升、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教育培训以及提升党建工作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影响和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五阶六维”发展体系;工作流程优化;党员教育和培训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建工作的质量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1]。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既包括体系构建的难题,也包括实施效果的评估问题。本文将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五阶六维”发展体系构建,以期能为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1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角色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在学校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它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进一步固化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其次,党建工作能够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最后,党建工作有助于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通过党建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3]。总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1.2 党建工作与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

党建工作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相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可以提升学校的内在精神面貌。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高职院校能够建立起一支思想坚定、政治清醒、充满活力的党员队伍,形成良好的师生思想道德风尚[4]。党员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道德水平和思想品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2)党建工作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党员活动、党建文化建设等,高职院校可以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师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

(3)党建工作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推动改革与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建工作能够引导学校坚定正确的办学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促进学校的内部机制优化和运行效率提升,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2 “五阶六维”发展体系的理论基础

“五阶六维”发展策略是一种新的党建工作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包括五个阶段的党建工作和六个维度的深化工作。

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党员发展可分为“申请入党阶段”“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列为发展对象阶段”“接收为预备党员阶段”“正式党员阶段”五个主要阶段。从“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群众基础”“榜样示范”六个维度内容量衡量学生党员发展标准,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广泛共识;以积分制、等级制具体量化党员发展标准是当前高校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趋势。课题组在充分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践,试图构建“五阶六维”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体系(如图1),以递进式、积分制的模式,把入党动机端正、党性修养扎实、榜样示范突出、群众基础广泛的学生吸收、培养入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首先,“五阶”指的是党员发展工作的五个阶段。“申请入党阶段”主要针对未入党的学生,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等活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党员意识;“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阶段”是针对已经入党申请的学生,通过党校培训和實践锻炼,加强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纪律观念;“列为发展对象阶段”是指对已经确定的党员发展对象进行培养和考察,为其正式加入党组织做好准备;“接收为预备党员阶段”是指对通过党员发展对象培养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学习,确保其具备成为党员的条件;“正式党员阶段”是指对已经加入党组织的学生进行持续的党性教育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员意识。

其次,“六维”指的是从六个维度的内容量衡量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通过开展党课、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活动等,加强学生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培养。组织建设是保障,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培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度建设是保障,完善党内制度建设,规范党员的行为和党组织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五阶六维”发展策略,推进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和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

3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实践与现状

3.1 积分制与等级制的发展趋势

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积分制和等级制作为具体量化党员发展标准的方法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这种趋势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支持和指导,也符合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实际需求。

积分制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党员进行积分评估和管理的方法。通过设定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对应的分值,学生党员根据自身表现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制的优势在于能够量化学生党员的发展情况,使发展过程更加公开、公正,并激励学生党员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等级制是根据学生党员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通过综合评价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群众基础和榜样示范六个维度,将学生党员分为不同等级,如优秀党员、称职党员、基本合格党员等。等级制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加明确的评价结果和发展方向,有助于学生党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并为进一步提升提供指导。

这两种发展制度的趋势在于将党员发展过程量化和分类,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估和管理学生党员的发展情况。积分制和等级制的结合可以使评价更为全面,不仅考虑学生党员在个人素質上的表现,也注重其在学业、社会实践和群众基础等方面的贡献。这种趋势旨在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学生党员的全面成长。

3.2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标准的差异与共性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标准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有一些共性。针对学生党员发展的不同维度,大部分高校在以下方面提出了要求:

(1)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学生党员应具备符合党章规定的政治立场和道德行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无任何违规违纪行为。

(2)学业成绩:要求学生党员的学业成绩优异,或要求学业总成绩平均积点达到一定指标,或只要求没有成绩不及格的情况即可。

(3)社会实践:重视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参与度,一般学生党员干部能够优先考虑。

(4)群众基础:大部分高校采取民意测评的方法,通过同班同学的评议来评估学生党员的群众基础。

(5)榜样示范:期望学生党员在校内外展现榜样作用,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尽管不同学校在标准的具体要求上存在差异,但这些要求反映了学生党员发展的共同目标和基本要求,即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学生党员。

3.3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1)标准量化的困难:将学生党员发展标准具体量化是一个挑战。不同学校对标准的理解和操作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准确地衡量学生党员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等方面的发展仍是一个难题。

(2)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制定标准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监督是关键。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和权责边界,确保标准的执行和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

(3)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指导和支持。教育培养导师和党组织应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指导和培养,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帮助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4)党员发展工作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党员发展工作需要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除了关注学生党员的入党过程,还应关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培养,确保党员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得到系统、全面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深化制度机制改革,提高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构建“五阶六维”学生党员发展体系

4.1 理论基础与思维创新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培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的根本理论,包括阶级斗争、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培养教育理论是对党员发展的具体指导原则和方法,包括党员培养的政治性、时代性、群众性和组织性等要求。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践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并进行思维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2)强调个性化培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规律,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措施,注重培养学生党员的特长和优势。

(3)整合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机会和平台,促进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4)倡导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进行思维创新,可以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学生党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和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4.2 指标体系设计与积分制实施

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指标体系的设计和积分制的实施是关键的工作环节。

(1)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党员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党章规定和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明确各个阶段和维度的标准和要求。其中,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群众基础和榜样示范等六个维度。通过细化和量化这些指标,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学生党员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积分制实施:积分制是一种常用的量化评估方法,可以对学生党员的发展进行定量评估。实施积分制,需要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和积分规则,将学生党员的发展情况转化为具体的积分数值。激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提高其发展意识和能动性。

4.3 党员发展体系的阶进性和培养效果评估

党员发展体系的阶进性是指根据学生党员的发展阶段,逐步提高标准和要求,推动其全面成长。需要建立有效的培养效果评估机制,对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1)阶进性设计:党员发展体系应具有明确的阶进性,根据学生党员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在申请入党阶段要求学生党员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而在正式党员阶段要求学生党员成为榜样示范,为他人树立典范。

(2)培养效果评估: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估是衡量党员发展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学业成绩、社会实践表现、群众基础反映等多个方面。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培养措施,提高培养效果和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

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和积分制的实施,以及培养效果评估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确保其成长为优秀的党员干部和社会栋梁。

5 结语

学生党员“五阶六维”发展体系这一新型党建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将为高职院校党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0(1):1-3,23.

[2]徐娴. 探索推动新时代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研究[J]. 中外企业文化,2021(7):108-109.

[3]陈子季. 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根本任务的丰富内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大学(研究版),2017(3):26-39,24.

[4]阎晖霞. 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职业院校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2017(10):253-254,260.

[5]加强党组织建设 激发学校发展活力[J]. 党建研究,2019(2):29-30.

猜你喜欢
党建工作高职院校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浅析基层党建工作对供电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于新时期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