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培育优质集体

2023-09-24 17:47沈莉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立德树人

沈莉

【摘要】作为落实教育方针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通过选拔培养班干部、制定规章制度、树立榜样引领等方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文明自律、团结友爱的班风,培养积极向上的学风,促使集体中的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进而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优质集体;责任意识;文明自律;积极向上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班主任的树人理念在于德育先行,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等。

一、集体建设育人理念

1.班情分析

南汇三中六(5)班由37名学生组成,其中男生22名,女生15名。男生总体活泼好动,思想较幼稚;女生普遍性格沉稳,成熟懂事。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学生劳动意识总体较强,但行为习惯不够文明,特别是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班级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自觉主动,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同学之间竞争意识强,形成了小范围内你追我赶的浓郁学习氛围。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责任,因此学习自主性不强。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2.发展目标

班集体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表现为不同个体按照一定的规范实现整体和谐统一的过程。作为班级管理的责任人,特别是起始年级的班主任,应当致力于打造一个优质的班集体,以促使全体学生得以全面均衡地发展。为此,应当以个体的责任意识强化、道德修养提升、学习品质优化,群体的和谐融洽、文明自律、积极向上作为班级发展目标。

二、培育优质集体的举措

1.打造富有责任意识的集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与担当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史长河,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子孙肩负起使命,为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中华民族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飞速上升的全新历史时期,在迈向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各行各业人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学生,培养其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1)培养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组织力量,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日常建设中,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班风。学期初笔者着手临时班委人员的组建工作。指定临时班委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同时告知临时班委成员,这两个月里,大家的工作能力、工作成效受全班同学监督。两个月后,班委正式选举如期举行,临时班委成员都以极高的票数当选正式班委。

受班委成员人数的限制,为了激发班中每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笔者在班中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每天由一位学生担任值日班长,负责好当天班级的具体事务,并且于当班结束后写下班级日志,从而培养一批富有责任意识的后备力量。

(2)制定卫生值日制度。班级卫生工作是班级日常事务的重点,整洁干净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卫生工作看似小事,实则具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教育意义。除了每日早晚固定的清扫工作外,养成定期整理课桌、随时保持地面清洁的习惯也很重要。在制定值日任务时,卫生委员发挥重要作用,安排每一位值日生的具体任务及要求,每位值日生也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3)增强班级凝聚力。一个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而建设一个优质的班集体,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班级筹建阶段,发挥家长微信群的功能,通过家长的纽带作用,使得每位学生对于自己的新集体萌生归属感。学期初始,通过参观校园、集体班会、自我介绍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班级的认同感。学生在与同学、老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归属感。当学生对集体产生了美好的感情,爱护集体也就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2.形成自律友愛的文明班风

班风,又称作班级气氛,是指在班级所有成员的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文明自律、互助合作的班风,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利的。而纪律涣散、互不协作的班风对人的成长是不利的,前者会培养文明自律、友爱的品质;后者会导致自由散漫、自私的性格。特别是初中学生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当注意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个优质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建设。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注重良好行为规范的教育。首先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中学生日常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其次,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召开班会,制定班规。最后,班主任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班级名片、教室布置、成果展示栏、荣誉栏等营造育人氛围。

班风的形成要在教育内容上事无巨细,从规范穿着校服、佩戴红领巾,到看见师长主动问好。从课间文明休息,到同学之间友爱团结,说话文明礼貌。在班级发生的事件中挖掘教育契机,规范文明礼仪。同时做好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始终用文明礼貌用语对待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后,班级中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对于一部分行为偏差的学生,一次两次的教育不足以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可以通过一次次个别谈话,推心置腹,指出其行为的偏差。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笔者将其犯的错误进行定期梳理,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析其行为的不当之处,及时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其行为的转变。

3.培养积极向上的浓郁学风

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学习的风格、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班级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班级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紧抓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良好学风的建设,需要榜样的引领。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几位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成绩优异,笔者在班中将他们作为榜样。其他学生在笔者的启发下,关注起这几位同学的学习表现,积极向他们讨教学习的经验,班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态势。中学学习,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挑战,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上都与小学有本质的差别。部分学生经历期中考查后,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意志消沉,丧失了信心和勇气。因此,适时开展挫折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困难、解决困难,在此过程中磨炼意志。总而言之,激发每位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自主性是班主任工作的着力点。

三、对培育优质集体的后续思考

1.争取任课教师的全力配合

初中学段有十几门课程,班级任课教师作为育人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最大的支持者。任课教师任教的班级数多,可以通过横向比较,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反馈。班主任教师也可以主动联系任课教师,了解班中学生的表现。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互通有无,可以帮助班主任客观了解学生,避免主观臆断。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老师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作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反省,从而明辨是非、知错即改。

2.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如果忽视家庭教育必将因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孩子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会举步维艰。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教师与家长紧密联系与沟通,能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也可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针对孩子的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制定成才的目标。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贯彻社会主义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通过打造优质集体,营造良好氛围,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上下功夫,培养一批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靳玉文.班主任实用“百宝箱”[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沛华.班主任工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立德树人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广播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