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元教学实践提升低年段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探索

2023-09-24 17:47汤晓雯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核心素养

汤晓雯

【摘要】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与学习能力。以上海牛津版(试用版)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模块第三单元Clothes为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在课后活动设计中融入实践性作业,从实践性作业案例编制路径以及实施与反思两方面进行探究,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关键词】单元整体;实践性作业;低年段英语;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和实践”。教师要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引导他们积极投入语言学习和实践,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注意力保持的时间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为了更好地激发低年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与学习能力,笔者尝试在单元整体视角下在课后活动设计中融入实践性作业,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参与、合作等实践活动中应用语言、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提升实践能力,推动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一、案例简析

本案例选择上海牛津版(试用版)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模块第三单元Clothes。在编制本单元的作业时,笔者将单元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结合本年段、本单元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作业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本单元的语用任务为:

在整理家中衣物和挑选、设计新衣服的语境中,认识不同类别的服饰名称,并能运用核心语句询问和表达自己对服饰的需求。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为:

1.能背记、运用有关服饰的核心词汇,如T-shirt,dress,shorts,blouse等。

2.能够正确运用句型I need…表达对不同衣物的需求,并对喜欢的服饰做简单描述。

3.能够正确运用核心语句What do you need? I need…询问和表达对服饰的需求。

二、单元整体视角下实践性作业案例编制路径

实践性作业的编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理论、实践、反思的过程。只有把握课标才能有效设计,只有紧扣学情才能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能力。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基本要求》《小学低年段英语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为依据,笔者设计了以下路径实施图(见图1)。

在理清单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基础上,笔者将本单元的单元作业目标设定为:

1.能理解、背记有关服饰的核心词汇,如T-shirt, dress, shorts, blouse,并能对服饰进行简单分类。

2.能够正确运用句型I need…表达对不同衣物的需求,并对喜欢的服饰做简单描述。

3.能够正确运用核心句型What do you need? I need…询问和表达对服饰的需求。

合理的单元作业设计可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为整个学习过程搭建桥梁。笔者尝试将实践性作业融入低年级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中,将单元作业目标分解进课时作业目标中,并针对目标详细安排分课时实践性作业任务。此外,作业设计需就实践性作业的作业类型、作业功能以及所聚焦的核心素养进行说明,力求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指向更有针对性、活动类型更丰富、活动内容有深度。

三、单元整体视角下实践性作业案例的实施与反思

1.突出实践性,提升语用能力

在真实任务中实现语用,能够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语言能力起到的作用,也能够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情和使用语言的策略,在第一课时中笔者设计的实践性作业是为换季做准备,整理家中的衣橱。笔者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将此任务拆分成三个子任务,分别为:

三个子任务关系上层层递进并与单元作业目标相对应,第一个子任务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认识有关服饰的词汇,并能在生活中通過整理过程将服饰与英文对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在整理过程中自行拓展服饰的种类,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单词,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第二个子任务要求学生在整理的基础上能进行核心单词的语用表达,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整理成果拍成照片结合音频介绍上传班级圈,在展示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单词的朗读,也提升了学生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与自豪感。第三个子任务则是在整理后发现换衣的需求,通过简单的原因阐述,说明需要新衣的缘由,让学生在换新衣的过程中感知自己的成长。

每个子任务教师都给出了例子和关键语句,为学生在语用上搭台阶,其次,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实践,为语言的应用创造了真实的环境。

2.提供选择性,满足个性需求

学生之间是存在认知风格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等方面的态度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第二课时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时,笔者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设定了两个制作应用类任务。

通过设计夏季服饰让学生明白,衣服不仅可以通过商店购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需求等发挥想象打造自己的专属服饰。同时,教师既给出了范例又给出了语言的框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取向及学习水平有选择地完成。这让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满足有不同喜好、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需求。

3.关注思维性,挖掘思维深度

思维品质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维度之一,反映了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英语实践性作业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勾连,故必然需要学生联系实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创造等推进思维的活动。如在第二课时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中,笔者设计的第二个任务是为Peter设计合适的服饰。该任务又分为两个子任务,分别为:

教师通过第一个子任务让学生明白为他人设计服饰时要先了解对方的需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思维逻辑。紧接着教师给出第二个子任务,通过倾听Peter的需求来为他设计合适的服饰,学生需要在理解听力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并选择关键信息后再创造,才能完成设计。这一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听的技能,同时也为学生搭起了思维的阶梯,即在帮助他人设计服饰的时候应先进行合适的提问,获取有效的信息,从而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再创造,这样设计的服饰才是对方心仪的服饰。

通过完成这一单元的系列任务,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本单元的文化情感,即学会整理自己服饰,并能根据个人需求学会为自己或他人挑选合适的衣着。英语实践性作业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和应用,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既能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完成任务的自豪感,又能在应用语言的同时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骏,吴建民.告别重复性作业[J].人民教育,2017(20).

[2]张海燕.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3(09).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探讨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