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项目化学习之力促综合性活动之“丽”

2023-09-24 23:17陈菲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综合性学习

陈菲

【摘要】以整合项目化学习的模式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通过“落实语文要素,设置驱动性问题;坚持学生为本,开展多维度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共享多样化成果;重视评价反思,迁移综合学习力”四种教学策略,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旨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项目化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1]。

语文综合性学习则以语文学科要素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聚焦学习的主题内容和知识技能。旨在引导学生将日常习得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

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并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由此,笔者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切入点,希望以项目化学习为基础,促进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展开。因此,通过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研究,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阐述如何进行项目化学习融合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落实语文要素,设置驱动性问题

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读写两个方面:第一,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第二,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因此笔者将此次活动的主题定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结合具体的节日来开展活动,请三年级的学生化身为传统文化代言人,向同年级的同学和老师传扬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我校开展了“我是节日代言人”的传统节日文化宣讲活动,现邀请你成为节日代言人,向身边的人介绍中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内涵。

本次活动以“我是节日代言人”为话题。照射真实的交际环境,引导学生在“请你代言身边的传统文化”的任务驱动下,在对传统节日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在交际情境中选择最喜欢的传统文化,进行课内外知识的迁移。通过设置驱动问题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解决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坚持学生为本,开展多维度活动

通过参与项目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而且还是合理的计划制定者,并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执行任务,最终成为活动成果的展示者。為此,笔者提供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活动框架。先组建小组,再设计方案,最终形成有效且多维度的活动。

1.建立项目化小组

鉴于项目化学习的特点和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性,通过组建项目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合作解决具体问题,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中华传统节日”的项目化学习旨在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成果与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小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为此,笔者提供了表1“传统节日我知道”的学习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并且清晰地定义小组的研究方向,以便更有效地完成项目化学习。

2.设计活动计划表

活动计划表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规划,目的是将综合性活动具象化,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促进学生活动的落实。笔者强调了项目化学习的持续性、合作性等特点后制定了如表2的计划表。

通过以上活动框架的搭建,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老师的指导性,让学生在讨论中不断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把握语文核心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合作精神。

三、搭建展示平台,共享多样化成果

展示交流既是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检验,也是成果分享。展示过程就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过程。在教授语文内容时,应围绕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语言实践,以提升语文素养。与此同时,也在多样化的成果中突出了语文本位。

1.点面结合,注重互动

此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成员都创造了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通过小组的评选推荐,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点面结合的展示,能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在交流的时候,提倡学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加强汇报者与听众的交流互动。为此,笔者设计提供了表3自我评价表和表4小组展示交流评价表来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

2.多维展示,彰显个性

此次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以多种方式进行,如课堂教学、评比展览、小报制作、配乐诗朗诵、书签制作、节日信息卡、习作等。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一主题,通过多维度的展示,鼓励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同学使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呈现出各自的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此次学习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符合项目化学习的目标,也是综合性学习独有的功能。

四、重视评价反思,迁移综合学习力

在此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所有任务群的设置都是为了落实语文要素。那么该如何检验是否实施到位,如何发现是否需要调整修改呢?所以在学生设计“传统节日我来写”的活动时,笔者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来明确是否落实了语文要素,见表5。

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化教学实践颠覆了传统的“教师教学—学生反馈”模式,把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学生在搜集与整理资料、分享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语文素养,增强了学习主动性、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综合运用能力、构建了团队合作能力等,呈现出一种崭新的主动学习方式。

五、小结

“中华传统节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入了解,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又与项目化学习方式相结合,以解决驱动性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将各项能力进行构建和迁移。同时,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明确了各项评价的标准,极大地促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综合性学习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