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阅读工具,发展思维能力

2023-09-24 23:17邵珉婕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英语

邵珉婕

【摘要】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并运用阅读策略提升核心素养。结合故事教学课例,探讨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使用有效阅读工具,培养阅读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基于语篇主动学习构建,有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工具;逻辑支架;动态板书;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教师要培养“阅读者”,而非“阅读机器”,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限的课堂,给学生提供无限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运用阅读工具,帮助他们搭建逻辑支架,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本文以4BM4U1 Period3 The piper of Hamelin为例,谈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使用阅读工具,助力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一、解读教材内容,梳理文本脉络

1.分析教材结构,厘清内容要求

本单元的主题是A music class,属于“人与社会”的话题;单元功能是询问交往;育人价值是在了解常见乐器的特点、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获取更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美妙。由于本单元没有语音部分,因此教师从词汇、词法、句法、语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语篇部分需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信息并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由此梳理了相应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在语境中背记、理解和运用词汇:piano, violin, triangle, drum;能在语境中用特殊疑问句进行正确提问和回答;能在语境中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借助图文,进行描述。

2.分析阅读文本,整合学习内容

笔者所执教的是第三课时The piper of Ha-melin,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乐器的名称并描述乐器所属关系及所在位置的同时,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为了达成基于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以及递进性,教师将本单元划分为3个课时,分别为:A music class, A new band, The piper of Hamelin。笔者发现,虽然教材上的故事内容较为完整,但仍发现两个问题:语言情境不够完整;对话文本不够丰富。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进行了文本再构:

(1)补充对话文本,刻画人物性格。重构文本内容时,教师在教材基础上增加对话内容,深入刻画主角的性格,并让piper这个人物为什么会再次吹笛有迹可循。

(2)增加语境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同样教师在故事旁白中补充了Big mice, small mice, fat mice, thin mice…The mice are everywhere. People in Hamelin are afraid. There is no mice now.等短语和句子,学生在阅读故事时能以相对清晰的逻辑进行思考。

二、选择阅读工具,探索教学策略

1.阅读主题情节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可以从阅读主题情节、学生输出层面和阅读教学工具来进行思考。通过单元對单课故事的影响,阅读主题情节分为三类:情节发展线、人物行为线和人物情绪线。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最后希望呈现的效果,教师选择的是情节发展加人物行为线,以主人公the piper的行为动词plays beautiful music,plays music again等为主线,对整个故事文本进行梳理。

2.阅读学习工具

本节课使用的阅读工具是SWBTS,S是Somebody;W是Want to do;B是But;T是Then;S是So,意思是某人……想要……但是……然后……所以……,教学中可以用这个句型来总结一个故事梗概。复述故事是本课时的最终语用输出,因此融入这个较新颖的阅读策略,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起承转合地复述叙述故事。

教师所设计的SWBTS大纲如下,以问题任务为导向,设计了5个问题,用问题链推进故事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

那该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阅读工具呢?在Beginning环节,教师抛出疑问:What do people do then? Can they drive away the mice? 然后将任务前置,明确今天的任务:需要找到关键信息点。于是和学生说道:Let's go on reading and find information about 5 key points: SWBTS.出现这五个字母。先和学生解释SWBTS的意思并贴上板书,将任务转化成问题,让学生了解SWBTS的信息点、字母含义、代表问题,并强调整节课都需要用这个阅读工具,学生由此有了初步的概念。

三、推进教学过程,搭建逻辑支架

教师的设计行为、教学行为对课堂活动的组织推进都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终极目标,学生需要经历知道、理解、运用等学习过程,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情感及思维元素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步体现。

1.问题引领,激发学生思维

本节课教师在Pre-reading环节导入话题,首先出示阅读故事的封面图,先请学生来提问想要了解关于故事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再出示问题:Where does the story happen?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找出问题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他们能主动思考并提问。

接着在While-reading时以SWBTS这五个信息点的思维结构转化成问题,这样层层推进,从而引领学生,带着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结构,从而能够锤炼学生的思维。

2.读演促思,加深阅读情感

由于本节课是阅读课,怎么“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跟读、齐读、分角色读、男生女生读、小组读等不同的设计,锻炼学生“读”的能力,整节课也不会感到乏味和枯燥。

阅读课不仅要“读”,也需要用“演”来将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的表情动作,让学生对于文本再现深入整体理解。本节课“演”的部分有以下环节:教师让学生思考哪些地方是老鼠、表演the piper和people的对话,同时在需要表演的部分都贯穿评价act correctly、fluently and emotionally等,让学生知道内容准确流利,并含有表情、语气、肢体动作才是好的表演。

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夸张的表情和丰富的动作进行了表演,教师及时作出积极评价:You all did a good job!给予学生正面肯定。这样读演促思,加深了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其对整篇文本有了更深的认识。

2.练习支撑,掌握阅读工具

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得到足够的给予反馈与练习机会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动笔书写的能力,因此在While-reading故事最后的环节,教师设计了Read and underline的活动,并提出问题Q1:Then what does he do?和Q2:So what do the people do?在学生观看有关这两个问题的视频后,让他们再次阅读学习单上的文字,自己根据问题提取信息,用直线和曲线主动寻找答案。通过对故事文本的输入,到划线回答问题的输出,学生进行了二次听读训练,对于如何使用SWBTS的阅读工具也更能够熟练掌握。

四、设计动态板书,发展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呈现的是核心语言内容,支持语用任务完成,展现信息逻辑关系。本节课采用的是动态板书的设计,接着就如何进行板书设计,以板书促语用,最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阐述说明。

1.动态板书设计,提升语用表达

首先教师引出主题介绍The city of Hamelin,带出生词Hamelin,在完成生词教学后,引出故事内容。教师一边写板书“In the city of Hamelin is full of mice.”一边慢读板书,然后通过语气和肢体动作带领全部学生一起跟读板书。介绍完背景后进入到Somebody的部分,第一遍由教师带读,第二遍请同学领读,第三遍由全班一起复述,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故事背景和故事人物的复述。

接着,根据信息难度区分,教师将Somebody和Wants这两个问题作为同一维度进行总结归纳。第一次复述是教师教、学生读,板书则是以信息为主,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换板书。在复述时,黑板上是问题结构的板书,而媒体上则呈现保留SW结构的信息,学生看板书的过程,对SW结构产生了初步的体验。

然后,But, Then, So为同一维度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将问题任务前置,学生根据学习单上的问题,寻找信息进行复述,此时媒体只有图片,板书也全部换成问题结构。教师也随着难度的递增分别设计了由教师带着复述、全班复述、单独复述等形式,这样能引导学生逐步搭建支架,提升了语用表达能力。

2.媒体板书结合,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设计的是两块动态的板书,根据教学内容的层层推进,浮现在学生眼前的板书内容是一直在变化的。然而这两块板书的支架功能却不尽相同,从人物行为动词的信息,到代表问题的结构。学生对于阅读工具的认知也不同,从开始并不熟悉阅读工具,需要借助图片来支持,仅是初步体验,到最后学生能够真正运用阅读工具SWBTS,看着问题板书,对整个故事进行梗概复述。

在最后的语用输出环节,学生能够一边看着媒体的图片提示,一边看向板书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掌握并流畅运用这个阅读工具,最终完成复述,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整节课学习,学生习得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策略,为其今后在阅读学习上提供了崭新的思维与学习方式,开拓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了学生的内在发展。正如朱浦老师所说:“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交流、体验、表达他们身處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凯.M.普赖斯,卡娜.L.纳尔逊.有效教学设计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英语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