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整本书阅读”模式下云上作业设计研究

2023-09-24 12:55谢娟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

谢娟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必须综合考虑部编教材特点,从学情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思考“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云上空间及平台,确定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并优化操作路径,以此来开展“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 作业任务群;云上空间;高阶思维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要从其有效性、可行性出发,分析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整本书阅读之间的契合点,结合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需要,设计适合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分享方式。确定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培育,使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得以扎实开展。

一、“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研究背景

从“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必要性来看。“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总目标中对整本书阅读的分学段描述,会发现其对学生整本书阅读提出了层层递进的阅读能力要求。部编版教材基于学生阅读的需要,通过“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意在让教师有效开展阅读指导,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阅读策略。

从教育环境的变化来看。2021年8月,经教育部批复,上海成为国内首个、目前唯一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预示着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式起航。随着疫情的反复,线上教学登上了教育的舞台,学生居家学习,通过网络实现教学互动,更是加速了上海教育数字化的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师生在实施“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重新思考指向阅读能力提升的新的契合点。指向高阶思维培育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而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完成现状来看,由于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时间安排、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法渗透都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学生会望而却步,呈现比较消极的态度。从教师阅读作业设计角度来看,课外阅读作业设计程式化明显,有些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是指导太多,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的主动性。由此可见,教师要重新审视教师阅读设计的角度,实施更有效的阅读设计策略。

二、探究“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策略

1.立足教材定位,把握设计起点

“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绝非随意选择书籍,想当然地设计几个阅读题目,让学生做一做就行,而是应该基于单元的整体要求,指向有思维能力的阅读。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部编版教材设置的“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就有相应的阅读目标和指导建议。阅读目标的达成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本单元为寓言故事单元,围绕“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一语文要素,设置了“快乐读书吧”,通过气泡图出示学习任务。“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寓言故事可读性强,选择寓言故事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围绕主题阅读开展的作业设计就不会显得盲目。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入手,选好阅读内容后,设计适合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保证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这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起点。

2.利用网络资源,设置作业任务

(1)甄选资源,融合数字技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以上认识,本次作业设计,尝试创设真实的情境,布置作业任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作业分层,指向高阶思维。高阶思维的培育需要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发生。笔者结合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目标,以《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为例,创设“寓言百花园”和“寓言故事荟”两个情境作为语文实践活动内容,涉及到绘制导图、趣味阅读、做手抄报、画情境图、寓言故事分享等驱动性任务。如果说“寓言百花园”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期积累,那么“寓言故事荟”则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内化的成果报告。两个情境层层递进,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升。

①设计与规划,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设计阅读记录单,制定阅读计划,从而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

第一,布置阅读记录单设计任务。“寓言百花园”为“整本书阅读”前的准备,要求学生制作一份阅读记录单,可以作为任务一,描述为“设计一份阅读记录单,用以记录学生的阅读‘足迹”。

第二,完成阅读单的设计并制定阅读计划。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制作阅读记录单的要求不宜太高,老师在课上可以渗透制作阅读记录单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设计好阅读记录单后,学生就可以从阅读篇目、阅读时间、阅读内容或明白的道理等角度去思考閱读的方向,并按照记录的设置做好阅读的计划。

②记录与整理,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语言积累过程也是思维的发展过程”,为保证“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指导学生按照阅读计划开展阅读,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老师可以结合阅读要求,设置《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按照阅读计划开展寓言故事的阅读,并同步利用钉钉班级圈,开辟寓言故事分享专栏。任务二可描述为:“开展寓言故事阅读,并在阅读单上记录自己的阅读“足迹”,将自己满意的阅读记录单分享到班级圈里。”并附上趣味提示,从而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记录对课外阅读进行自我管理:了解寓言故事,记录明白的道理。

③展示与评价,指向高阶思维的显现。布置和反馈能让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作业的热情更高。因此,教师除了利用数字化平台钉钉家校本批阅供孩子自我欣赏的方式外,还可以将孩子的成果进行线上展示,请它们“荣登”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提升孩子对阅读的亲近感。

[分享寓言故事,思维推动]

为激发学生分享寓言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分享中思考,分享中提升,可以将此项阅读分享任务描述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寓言故事,并共享到班级圈里。”并附上老师的三个温馨提示。可分别从阅读分享的内容、分享方式的提示、互动评价的建议三个方面来描述。

学生根据这一阶段的阅读,来制作寓言故事展示作品。通过展示提示,引导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和个人的作用,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云上空间展示,思维闪光]

以班级为单位的线上平台分享,属于“小众”分享,再借助学校平台进行全校性的阅读分享,进一步强化“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此任务可以描述为“小朋友们,最美人间四‘阅天,学校即将举办读书节展示活动”。

实践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综合考虑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定位,结合部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编排特点和学生具体学情,思考“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更全面地关照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而发挥网络平台资源的作用,可以为“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实施提供了保证。

三、“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分析

从阅读策略实施情况来看,由于老师设计的阅读作业任务群分阶段、分步骤,阅读难度被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个体作用,还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促进了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递增。

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角度看,根据教师设计的阅读任务,学生成为了活动的计划者、思考者、管理者,从而逐步实现自我规划、自我管理、互相促进,指向了理解、分析、综合提升的高阶思维培育目标,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星月.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
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军校大学数学教学策略设计
化学教师高阶思维教学现状探析
设置“问题链”,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问题设计差之毫厘 课堂效果谬以千里
摭谈群文阅读的核心价值
试论高效教学中的八个要素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在高阶思维的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