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借助人物的语言把握其性格特点

2023-09-25 03:20熊燕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性格特征贾母性格特点

熊燕

语言描写无疑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往往能够鲜明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所以,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人物的语言去把握其性格特点。本文就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节中的几个人物为例简要地谈一谈。

一、谨慎的林黛玉

初入贾府的林妹妹在他人眼中可说是超凡脱俗、别具风采的。“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但也许是刚到贾府的缘故吧,她是那般小心谨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林黛玉小心谨慎,处处留心,说话时字斟句酌,唯恐惹他人厌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一看她所说的话。

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后来,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两处语言描写看似寻常,却有着丰富的意蕴,能很好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贾母处吃过晚饭,他们便开始对话。“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一句中用的是“念”字,这表明贾母此时很放松、很随意。林黛玉在回话时用的也是一个“念”字,而在问姊妹们的情况时用的却是一个“读”字。对自己用“念”表示谦和,对姊妹用“读”表达尊重。如此小心,体现出林黛玉身处他人屋檐之下的拘谨、对人对事的心细如发以及谨小慎微。贾母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黛玉顿觉自己失了口,所以当宝玉再问她时,她便改了口:“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随时改正话语中一些不适宜的内容,体现出林黛玉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人“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也正是从这些不经意的语言表达中,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泼辣的王熙凤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王熙凤的出场自是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无所遮掩,肆无忌惮,在连邢夫人、王夫人等长辈都不敢开口的肃静场合中,她竟然如此放肆。其泼辣可见于此……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一系列的话语不仅展现了王熙凤的八面玲珑、世俗圆滑,而且展现出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点。她所说的话有当家人的风范与气势。结合她的容貌、衣着,“粉面含春威不露”“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系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穿“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再加上“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给人的印象是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性格泼辣直爽,做事雷厉风行。

作者通过这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了王熙凤这样一位精明泼辣的女强人形象。

三、率真的贾宝玉

贾宝玉也是在作者的一番铺垫之后出场的。从他人的话语中,我们可知贾宝玉的性情——“顽劣异常,极恶读书”“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第一次见面,他就说出这样大胆的话。难怪贾母说他“又是胡说”。“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这就更奇怪了。“只作远别重逢”的想法也是非常离奇的。“妹妹可曾读书?”“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他一直在主动找话题,问林黛玉的名、字,还立刻给人家取字,并给出了出处,可见其随性。“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他像小孩子一般任性、率真。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长期生活在受家人宠溺的环境中。他说话毫不顾忌,毫不掩饰,展现了率真任性、放荡不羁的一面。

总而言之,人物的性格不同,说出来的话自然也会不同。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性格特征。

猜你喜欢
性格特征贾母性格特点
贾母的品位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