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质海绵肾合并远端Ι型肾小管酸中毒、低钾性抽搐1例

2023-09-27 12:46冯涛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髓质酸中毒肾小管

冯涛

髓质性海绵肾是少见的肾脏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发病率约为1/20,000~1/5,000,男性多见。本病的特点为肾小管扩张、发育不良、肾集合管囊状扩张等[1]。髓质海绵肾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考虑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密切相关。本病在患者出生时就存在,但未见症状,经尿液检查显示肾功能正常,并发症的诱发可引起临床症状,如肾脏结石或肾脏感染。因此患者常因急性肾绞痛[2]、血尿等症状才检测出本病。本病发病于儿童时期或青年时期[3],在肾衰竭之前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早期特征为多饮、多尿、遗尿等。除了尿液低渗外,患者发育迟缓伴随贫血,且肾保钠功能差,可出现低钠血症与血容量不足,尿钙排泄进一步增加,可诱发低血钙,或引发手足抽搐,也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造成肾性骨营养不良[4]。本病需及时治疗,否则持续发病5~10 年,可逐渐进展为肾衰竭。但其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和低钾血症极为少见。本文报道髓质海绵肾合并远端I 型肾小管酸中毒低钾性抽搐患儿1 例。

1 临床资料

某患儿,女,32 个月,因“咳嗽、腹泻3 d”于2022 年3 月3 日入院。患儿3 d 前无明显诱因下在家中出现咳嗽,阵发性3~4 声咳嗽,有痰不易咳出,无喘息气促,有声嘶,无发绀,无犬吠样咳嗽及鸡鸣样回声,伴腹泻,日解4~5 次黄稀便,无血丝,尿量逐渐减少,无皮疹,无发热,无寒战抽搐,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患儿大便较前好转,尿量仍不多,咳嗽较前增多,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急性支气管炎”收住入院。患者既往史与个人史未见特殊情况,家族未见遗传病史。经体格检查显示,患者体温37.4℃,呼吸36 次/min,心率110 次/min,神志清,精神可,面色可,眼窝无凹陷,皮肤弹性可,口唇湿润,咽充血,两肺呼吸音粗,对称,可闻及喘鸣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肠鸣音稍活跃,四肢肌力肌张力无殊,神经系统无殊。辅助检查:血常规+CRP(2022.03.01)白细胞5.8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8%;淋巴细胞百分比23.4%;红细胞5.03×1012/L;血红蛋白146 g/L;血小板231×109/L;超敏CRP 0.28 mg/L。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入院后当晚患儿出现咳嗽较剧,干咳,咳嗽后易吐,第2 天早晨4 ∶00~5 ∶00 点咳嗽后呕吐2~3 次,吐后精神差,胃纳差,基本无进食,大便未解,伴低热,精神差,有尿。体格检查:体温37.8℃,呼吸24 次/min,心率80 次/min,血压84/52 mm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浅慢,咽红,颈软,不能抬头,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患者心律整齐,杂音未闻及,心音呈现低弱状态,膝反射呈现消失状态,腹部软,未触及肝脾肋下,四肢肌力2 级,肌张力尚可。2022 年3 月4 日检测pH 值7.16;氧分压118 mmHg;二氧化碳分压15.9 mmHg;血红蛋白122 g/dL;氧饱和度98%;血中总氧浓度21.0 mL/dL;氧浓度21.00;实际剩余碱-22.3 mmol/L;标准剩余碱-22.0;碳酸氢根浓度5.4 mmol/L;钠离子139 mmol/L;钾离子1.3 mmol/L;钙离子1.49 mmol/L;氯离子109 mmol/L;乳酸1.2 mmol/L,血糖8.1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白细胞 6.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7%;淋巴细胞百分比 27.7%;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1%;红细胞 4.59×1012/L;血红蛋白134 g/L;血小板 233×109/L;超敏C-反应蛋白0.07 mg/L,降钙素原(PCT)降钙素原(PCT)0.10 ng/mL。呼吸道病毒抗原:流感A 病毒(-);流感B 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血沉8 mm/h。谷丙转氨酶19 U/L;谷草转氨酶36 U/L;r-谷氨酰基转移酶10 U/L;碱性磷酸酶 181 U/L;总蛋白 66.2 g/L;白蛋白 49.6 g/L;球蛋白 16.6 g/L;白球比2.99;前白蛋白83 mg/L;总胆红素20.7µmol/L;直接胆红素 7.8µmol/L;间接胆红素12.9µmol/L;总胆汁酸6.7µmol/L;视黄醇结合蛋白 24 mg/L;尿素5.40 mmol/L;肌酐45µmol/L;尿酸213µmol/L;胱抑素C 1.91 mg/L;肌酸激酶3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8.0 ng/mL;乳酸脱氢酶361 U/L;a-羟丁酸脱氢酶325 U/L;类风湿因子5.9 IU/mL;抗链球菌溶血素“O” 4IU/mL。心电图: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ST-T 改变。甲状腺全套:三碘甲状原氨酸(T3)0.48 nmol/L;甲状腺素(T4)41.10 nmol/L;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2.09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6.45 pmol/L;促甲状腺素(TSH)0.499 mI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5 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51 U/m。腹部彩超:双肾髓质部团状强回声:髓质海绵肾待排。肠套B 超:目前未及明显肠套叠征象。入院第2 天中午患儿补液过程中突发抽搐,表现为面色苍白,双眼凝视,口角抽动,血氧饱和度35%。体格检查:面色苍白,双眼凝视,口角抽动,手指端苍灰,瞳孔反射弱,呼吸38 次/分左右,心率135 次左右,血压87/50 mm/Hg。立即予安定2 mg 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10 mL 静推,面罩加压给氧;查床边心电图,胸腹平片,心超,予胃肠减压,抽出40 mL 绿色液体。血气分析pH 值6.85;氧分压229 mmHg;二氧化碳分压117.7 mmHg;血红蛋白106 g/dL;红细胞压积33%;氧饱和度99%;实际剩余碱-16.6 mmol/L;碳酸氢根浓度19.5 mmol/L;钠离子142 mmol/l;钾离子1.8 mmol/L;钙离子1.54 mmol/L;氯离子102 mmol/L;乳酸1.3 mmol/L;血糖高。急诊电解质:钾1.83 mmol/L;钠140.0 mmol/L;氯101.6 mmol/L;肌钙蛋白I<0.01 ng/mL;急诊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 75 U/L;肌酸激酶1,37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48.9 IU/L;乳酸脱氢酶 519 U/L;a-羟丁酸脱氢酶 447 U/L。心脏超声:M 型测量:AO 1.1 cm;LA 0.9 cm;LV;2.3 cm;EF0.51;HR 171 次/min;二维检查显示:其心脏大血管位置处于正常状态;房室间隔较完整,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降部缩窄;各瓣膜回声未见异常,瓣膜回声活动未见异常。多普勒超声: 肺动脉峰值流速0.9 m/s。主动脉峰值流速0.8 m/s。胸骨旁及心尖四腔切面三尖瓣水平见蓝色血流束从右室入右房,SV 置于三尖瓣口右房侧见收缩期向下湍流频谱。部分切面显示欠清,左房内见2 支肺静脉汇入,另2 支肺静脉显示欠清。最后诊断:髓质性海绵肾并继发低钾血症、远端I 型肾小管酸中毒、低血溶量休克(代偿期)、重度营养不良、急性胃肠炎、急性喉支气管炎、甲状腺功能减低、贫血。经过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禁食、监测血糖、快速补钾补液(KCI 浓度0.3%;泵速100~150 mL/h)、抗感染治疗、优甲乐治疗甲减、输血对症处理。患儿于2022 年3月10 日出院。出院后1 周患儿复查无咳嗽,心电图正常,血气正常,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

2 讨论

肾小管酸中毒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见于先天性肾小管功能缺陷[5],大多数患者主要由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也有部分患者是因隐性遗传所致,还包括一些特发病例,本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由多因素共同所致的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所致,共有4 种类型,其中I 型为远曲小管型肾小管酸中毒,其临床表现为低钾高氯性酸中毒;血液呈现酸性,尿液呈现碱性,尿钾随之增多,同时合并钙磷等代谢紊乱[6]。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为低钾性抽搐,血钾最低为1.3 mmol/L[7],血pH 最低为6.85,尿pH 8.0,临床明确诊断为远端I 型肾小管酸中毒。

对于I 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其主要是因远曲小管泌H+障碍,Na+-H+交换减少,使得Na+-K+交换增加,体内将大量的K+、Na+排出,易引发低钾与低钠血症,使得低钾抽搐发生风险增加[8]。女性诱发低钾抽搐的危险因素为I 型肾小管酸中毒,而男性诱发低钾抽搐的危险因素为甲亢。I 型肾小管酸中毒患儿可大量排出钙,造成血钙进一步降低,儿童佝偻病发生风险均较高,更易造成不完全性骨折[9],骨软化的发病人群则为成年人,I 型肾小管酸中毒所致的骨软化基本特征为高尿钙症,其与维生素D 缺乏的骨软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肾小管中将钙大量排出体外,尿液呈现碱性,钙盐不断沉积在肾小管与肾盂中,最终可诱发肾结石。

肾脏疾病中髓质海绵肾是肾小管酸中毒不少见的原因。本例患儿明确诊断为海绵肾,I 型肾小管酸中毒具有较为复杂的病因,但不同类型的肾小管酸中毒激发病因不仅相同。引起本病的原发疾病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疾病包括高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等,原发疾病还可能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在肾脏疾病中,髓质海绵肾是诱发肾小管酸中毒的常见病因。本例患者确诊为海绵肾[10],患儿肾乳头先天性发育处于异常状态,乳头管与集合管梗阻,最终引发囊状扩张,可累及远端肾小管,易造成酸化功能障碍,使得肾小管酸中毒风险进一步增加。

肾小管酸中毒并发低钾抽搐者需展开治疗,治疗措施为纠酸补钾,钾盐的选择尤为必要,氯化钾可使高铝氯症发生风险进一步增高,最终使酸中毒程度加剧。10%柠檬酸钾口服可治疗为危急情况下低钾。噻嗪类利尿剂不仅能减少尿钙的排泄,还能促进钙的重吸收,避免钙沉积在肾内。另外,患儿需要补充营养,控制感染,控制原发疾病,这些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髓质酸中毒肾小管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增强CT评估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受损
多带宽DTI-IVIM技术评估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价值
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技术在肾脏皮髓质分离中的应用及时间参数优化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诊断价值的初探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