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2023-09-27 08:05冯菊芳姜玉琴李文博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长荡湖溧阳生境

冯菊芳 李 莉 姜玉琴 李文博

(1 溧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江苏 溧阳 213300; 2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17)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对于调节生态环境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1]。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的湿地面积萎缩,湿地资源也面临着威胁与挑战[2]。近年来,湿地公园建设作为湿地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正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3~5]。

江苏溧阳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溧阳市上黄镇北侧、长荡湖东南湖滨区。本文通过对溧阳长荡湖湿地资源、基础条件、周边环境等条件进行调研分析后,提出以湿地自然生态过程的恢复与保护为目标,将溧阳长荡湖湿地公园设计规划为集湿地生态保育与恢复、湿地科普宣传、湿地监测科研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1 溧阳长荡湖湿地公园现状

溧阳长荡湖湿地公园地处洮滆水系的腹地,总面积为260 hm2,其中湿地总面积为212.6 hm2,规划前湿地率为81.8%。流域范围内沟渠河网密布、山圩交错,生境类型极为丰富,孕育了丰富的湿地生物及湿地生态类型。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原为长荡湖自然湖泊湿地,后因20 世纪末长荡湖湖滨围垦养殖、围网养殖,湖滨带自然湿地逐渐退化为人工湿地。

2 溧阳长荡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功能分区

2.1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统揽全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以国家有关湿地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坚持“科学规划、重点保护、全面恢复、有效管理”的方针,坚持“生态优先、重点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规划功能分区。根据以上原则要求及湿地公园现有滩地水面条件,将江苏溧阳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实行分区建设与管理,区域分布情况详见图1。其中,“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面积为229.8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为88.4%。

图1 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示意图

2.2.1 生态保育区。面积约91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5.1%,区域内现有湿地类型丰富,包括了森林生境、灌丛生境和草本生境等多种湿地生境类型,同时也是水禽等湿地动物重要的栖息地,水质情况良好,是长荡湖湿地公园范围内湿地保育的核心区域,也是生态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具备较高保护价值的区域,因此划定为湿地生态保育区。除了必要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活动之外,不可在保育区内进行其它无关的活动,因此,划分保育区时应考虑避开人流密集区域,以便于管护工作的开展。湿地公园建成后,保育区的发展重点为:对区内湿地生态严格保护,充分开展科研、监测,为湿地保护、恢复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的实践证明。

2.2.2 恢复重建区。包括湿地公园西侧较大面积的废弃库塘,以及外围带状环绕湿地公园的人工引水河,面积约139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53.3%。恢复重建区构成湿地公园的外围生态缓冲带,该区域重点恢复长荡湖受损湖滨(现状为废弃水产养殖场区域),重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塑造异质化的生境类型,对湿地公园规划区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恢复和重建各种生态型的湿地植物,为鱼类、鸟类、两栖类等湿地动物提供栖息地。

2.2.3 宣教展示区。位于湿地公园内湖区中部,面积约18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6.9%。在修复湿地生态的同时,建设部分科普宣教设施及宣教场所,展示以湿地科普为主的生态宣教系统及以湿地文化为主的人文宣教系统,将文化资源、湿地景观资源以宣教长廊、专类园、科普园等形式构建,湿地科普宣教内容主要包括湿地科普长廊的建设、精品湿地植物园的构建与展示;湿地人文宣教内容包括了湖泊文化、水文化的展示等内容。

2.2.4 合理利用区。位于湿地公园东侧,面积约10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8%。该区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补充完善解说标志系统,合理利用湿地景观资源,深入挖掘湿地文化内涵,开展湿地生态、产品等游客参与性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湿地与人类社会的依存关系;建设以长荡湖水八仙文化为主的湿地休闲区域,通过对芦草工艺文化的展示和利用,加深大众对湿地文化、产品和功能的了解,切身体会湿地的重要性,提升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2.5 管理服务区。位于湿地公园东南角,面积约2.2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0.9%。该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湿地公园的管理、服务机构和设施,由湿地公园管理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站、停车场、售票处、商品服务部等构成,同时配备相应的保护、管理设备,确保游客安全,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 保护与恢复专项规划

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是湿地公园建设的核心,保护与恢复专项规划强调湿地自然资源和湿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尊重湿地的自然演替过程,尽量保留湿地的原生形态,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在获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1 区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园内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在于园内水环境与长荡湖、上黄河直接连通,湿地公园的水质及水位均受到长荡湖和上黄河的影响。同时,园内岛屿、湖湾密布,形成了众多缓流区和静水区,可能造成水流不畅、水质恶化及淤泥淤积等情形。因此,在本次规划中,注重通过湿地公园地形控制,减少来水水位波动对湿地公园的影响,加强湿地植被的修复,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增强湿地的净污能力,强调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重建,构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不仅确保长荡湖湿地公园内部水质良好,而且要为长荡湖水质改善做出贡献,让湿地公园成为区域生态安全的保障。

3.2 栖息地动植物保护规划。规划在长荡湖湿地公园湿地种质资源培育基地内大量收集与培育湿地木本及灌木类物种,不仅可以为长荡湖湿地不同植被类型的构建提供充足的工具苗,而且可推广至太湖流域其它的湿地恢复工程。规划对湿地公园东部湿地保育区和湿地修复区内河滩地进行地形整理,将河道部分面积不等的生态岛屿周边进行生态清淤,并利用地形整理土方进行回填,塑造缓坡,形成水系连通,整体相对平整、局部高程有起伏的地形。该规划有利于草本湿地的重建,形成一系列被水包围的生态岛屿,岛屿周围为浅水区的草本湿地,生态岛屿与草本湿地没有人为干扰,可为湿地鸟类提供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3.3 河道湿地恢复。长荡湖湿地公园内河道密布,由于植被较好,导致湿地河道淤积严重。针对湿地公园河流退化严重、水流不畅、河道淤塞等现象,区内的水系调整以疏浚和连通河流、改造人工沟渠为重点,改善水循环,增加人工沟渠生态弯道,形成纵横贯通的水网。规划具体的实施工程包括:开挖湿地公园西北部湿地保育区和湿地修复区已经淤积的河道,贯通水系,减少断头河;在边坡上种植挺水植物和地被植物,通过植物的护坡和促淤作用恢复成具有自然曲线的驳岸,增设涵洞或暗渠,连通到区内水系中,增加水生植物种类。

3.4 滨岸带湿地恢复。将增加滨岸带对周边面源污染的截污、净污功能,有利于滨岸带湿地生境多样性的营造,进而为湿地鸟类及其它湿地动植物增加适宜生境,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一是通过针对性的湿地生态工程措施构建植被生长平台,拟根据不同地段路基两侧的地形及现有植被的分布特点,构建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湖滨植被带,改善湖滨带动植物栖息地,提升生物多样性;二是应用防浪桩构建堤角植被生长床。单排防浪桩距离大堤1 ~2 m,抬升桩内基底高度0.3 ~0.5 m,主要修复湿生灌木类植被,增加植物多样性及湖滨带群落类型多样性,亦可为后续的涉禽类动物回迁、定居营造适宜的生境。

4 结语

溧阳市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是实现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湿地生态科普宣教平台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认知,对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将为长荡湖及太湖流域湖滨湿地修复、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示范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长荡湖溧阳生境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走进溧阳忘记四季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长荡湖』八鲜宴
溧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风味美食——溧阳扎肝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不同生境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与本地种接骨草的光合特性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