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水文监测及特征分析

2023-09-28 03:45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8期
关键词:水位计黄泥监测站

张 炜

(六安水文水资源局,安徽 六安 237300)

1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概况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建成于1956 年,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是安徽省二类精度站,集水面积805 km2,属于淮河流域史河水系,是梅山水库入库控制站,监测站与河口之间的距离为151 km,与黄海基面较差值-0.059 m,主要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等服务。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的监测河道及断面比较稳定,为砂卵石河床,河道两岸山体为自然山体。1998 年在检测断面上游6 km 处建造了黄庄水库和黄庄电站,2010 年在检测断面下游600 m处建造了甲河水库和甲河电站,属于蓄水区范围。黄泥庄水文监测站为山区性河流,水情变化受降雨影响,暴涨暴落。由于受黄庄电站和甲河电站发电影响,在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很难施测。尤其是甲河电站蓄水发电对黄泥庄水位流量关系带来巨大影响,水位流量关系极为紊乱,急需构建水文信息全过程监测系统,来对水文特征进行分析。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共设有5个水准点,其中1个引据点、3个基本点和1个校核点。

2 水位监测室内试验

用水位计对水位面压力和同时刻大气压力检测,两个压力值相减换算出对应水位值,水位计型号HOBO U20-001-0X。

在进行水位监测前,需要通过数次校正试验,求得该水位计的压力与水位间的换算参数。用亚克力材料加工压力水位校正试验设备,设备尺寸长20 cm、宽2 cm、高30 cm,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上半部分的高度为30 cm,对不同水位情况进行模拟,下半部分的高度为20 cm,设置有直径3 cm、高14 cm 的圆柱筒,将水位计1 安装在圆柱筒中,进行河道安装水位计的模拟,将水位计2安装在试验设备外部与水位计1等高。将水加入试验设备中,模拟水位不断升高。水位计1测量的是大气和水的压力之和,水位计2 测量同一时间的大气压力,记录水位计测量时试验设备中的水位值。

试验结束后,根据两个水位计间压力差,得到水位计的压力与水位间换算关系,换算对应的水位。换算公式为:

式中:H表示水位,单位m;P1表示大气和水的压力之和,单位103N/m3;表示大气压力,单位103N/m2;表示常温时水的密度,一般取值为1.0 kg/m3;g表示重力加速度,一般取值为9.8 m/s2。

分别进行三次试验,并对实际水位与监测水位进行线性拟合,三次线性拟合如图1所示。

图1 实际水位与监测水位拟合图

从图1 中可以看出,三次试验的水位拟合均比较好,确定性系数大于0.99。监测水位略小于实际水位,原因是在对压力和水位进行转换时,重力加速度的取值存在不同。将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压力与水位换算系数约为9.219 m/s2。此外,通过试验可知,在水位较低(小于10 cm)时,监测水位与实际水位之间存在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水位计测量压力的气孔位置在其底部。在实际检测中,通过将水位计埋进地面以下,使水位计的顶部和水位为零时高度一致,从而减小监测误差。总之,通过埋设水位计的方法监测枯水期水位是可行的。

3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水文信息全过程监测系统

3.1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水文信息监测要求

3.1.1 水位监测要求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将水位分为高、中、低、枯四级,水位138 m 以上为高水位,135.20~138 m 之间为中水位,134.75~135.20 m之间为低水位,134.75 m以下为枯水位。

对于水位监测,严格执行《水位观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水位监测需要将水位整体的变化过程全部测量,从而能够进行后续的计算每日平均水位、水文信息整编、统计特征值和水情拍报等工作任务。水位监测全年采用自动监测,在汛期和有明显洪水过程期间,每天8:00进行校核,其余时期,每天10:00进行校核,校核形式有人工和视频两种形式。在水位误差超过2 cm时需要进行校核,在高(洪)水期间校测次数应适当增加。水位记录过程应实时监控自动监测,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将故障排除,在设备还没有恢复正常运行期间,采用人工或视频观测形式,具体要求为:在河道水位的变化较小时,每天对水位进行两次观测,观测时间分别为8:00和20:00;在河道水位的变化较小时,每天对水位进行四次观测;在水位变化剧烈或洪水期时,每天对水位观测次数不少于8次,需要将峰、谷和完整的水位变化过程全部测到。

3.1.2 降水监测要求

对于降水监测,按照《降水量观测规范》中的规定严格执行。降水监测全年采用自动监测,降雨日8 时观(校)测一次,暴雨期间需要将观(校)测次数进行适当增加。降雪、降雹期间采用人工观测的形式,除了在8 时观测一次外,需要将观测次数进行适当增加,并且需要对降雪深度、冰雹最大粒径和平均粒径进行测量。当降水自动监测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将故障排除,在故障设备未恢复正常前,需要增加人工观测次数,以满足整编和报讯的要求。

3.1.3 流量监测要求

对于流量监测,严格执行《河流流量测验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于使用水文缆道流速仪的,应按照《水文缆道测验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测验。在进行流量测验时,需要使定线、每日流量和各特征值的要求都要得到满足,同时还应当满足防汛调度和抗旱的要求。流量监测采用高洪雷达波测流系统、缆道流速仪。流量测量次数按照水位级合理布置,发生洪水时,应对洪水的开始、峰值、峰腰两侧和回落都要进行测量。每年测量次数不少于15 次。对于水文监测站上、下游工情变化情况要随时了解,在出现特殊水情时需要及时增加测量。高洪雷达波自动测流成果满足要求时,采用高洪雷达波自动监测为主、人工进行校测的监测方式。

3.2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水文信息全过程监测系统构建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通过安装雨量计、水位计和流量计进行降水、水位和流量的立体监测。雨量计共安装2 台,为自记式雨量计,用来监测区域内的降水量。

河道内安装2 套自动测流装置,配备太阳能充电模块,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监测的水位和流量数据实时传输,使河道水文信息实现全过程监测。

以检测期间发生的典型降水事件为案例,对降水期间水位和流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降水过程和上方水库启闭对河道水流特征的影响。使用水位计和视频监控设备对河道上河道水位和流量进行监测,分析和总结降水过程中河道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过程,进而提前做好防洪预案。

4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水文特征分析

4.1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降水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选取2020 年的7 月10 日至7 月20 日降水事件进行研究,对河道水位、流量进行分析。此次降水事件起自2020 年7 月10 日8:00,讫于2020 年7 月20 日8:00,与此相对应的洪水时间起自2020 年7 月11 日8:00,讫于2020 年7 月23 日8:00,洪峰时间为7月19日7:07,此次洪水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降水事件洪水特征表

2020 年7 月19 日7:07 达到最高水位142.88 m,最大流量3 210 m3/s。7月20日8:00降水结束,水位和流量趋于稳定。

4.2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水文特征

截至2022年末,黄泥庄水文监测站水文特征表略。

5 结语

黄泥庄水文监测站应用水位计和视频监控设备,对河道水位、降水和流量的长期、自动检测,构建了水文信息全过程监测系统。对区域内的水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控制区域内的水文特征。

猜你喜欢
水位计黄泥监测站
黄泥水
三峡船闸闸室水位检测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Journal of Japanese Invation ofChina and Nanjing Massacre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油田加热炉磁翻板水位计堵塞问题的应对措施
加热炉磁翻板水位计的开发应用
一种新型国产雷达水位计的设计
安徽首座超级灰霾监测站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