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

2023-09-28 03:47吴晓艳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红船分析法教学效果

吴晓艳,张 叶

(嘉兴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一、前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如何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养,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命题。然而,思政教学目标的内隐性、思政教学过程的体验性以及思政教育意义的价值性,[1]给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自身文化素养、辩证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转变,很难用具体的测量指标来直接衡量,更多的只能靠学生自己去察觉和感受。因此,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构建合适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对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工程热力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已有了一些成果,如:李荣提出了构建两个关系、组建一个团队、进行一创一改一优化的教学改革思路;[2]苏文等人围绕“中国自信”“大国工匠”“责任意识”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建立了思政教育协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3-4]教师的示范教育作用、经典案例引入和思政元素挖掘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5]另有史磊等人以“布雷顿热力循环”为例,提出了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6]可见,课程思政育人建设大多集中在教学设计和实施阶段。当前,也有部分学者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教学评价中。如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特点构建了评价模型,[7]将牵引式教学应用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并用该方法进行了教学评价,[8]针对实践类课程建立了相关评价模型,但很少有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评价。[9-11]

基于此,本文借鉴文献[12-14],通过教师对评价指标的理解对各因素进行权重赋值,再结合学生的主观评定数据实施量化计算,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同时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同类型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二、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实施情况

(一)课程思政目标

作为红船旁的大学,嘉兴学院实施“红船精神+”课程思政育人提升计划,要求把红船精神内涵纳入人才培养主渠道、融入人才培养目标,把红船精神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由此,根据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和特点,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制定了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课程思政目标——围绕红船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奋斗与奉献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围绕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科学素养;围绕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使命担当。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思政育人目标,课程建设小组对备课、授课和课后反思各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具体见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设计

在备课阶段,教学团队通过教研活动和支部活动,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即可以用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故事讲述、理论演绎、课堂研讨、创新实践等多种渠道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尽可能做到接近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将红船精神、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点的对应关系

在授课阶段,采用参观体验、课堂讨论等手段根植思政元素,并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设计翻转课堂,将课程思政元素、教学策略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第一,课堂思政: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思维缜密,推理严谨。因此,教学团队采用“微视角,三结合”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设计,透过学生学习生活的“微视角”,用典型生活实例或学科实例引入问题,结合知识点、职业特征要求和学生生活,深入剖析和讲解问题实质,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第二,讨论思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小班研讨等。推行“于互动中交流,于研究中讨论”的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思政元素的内涵及意义;第三,作业思政:布置学生阅读或观看与行业相关的前沿技术成果、工程热力学界知名人物的励志故事、社会正能量的案例等等,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正面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课程思政育人的过程;第四,试卷思政:在试卷中增加思政元素的题目,如设置分析工程实际问题,此类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同时对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做出了要求。而在课后时间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源利用相关的科研项目、实验和比赛,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培养其创新精神,以求为能源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图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流程

三、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

(一)评价流程

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学活动参与者的感受,学生与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由于教与学并非一个必然的统一的过程,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做到一一对应。因此,学生评价应侧重于对教师实施的课程思政知识点的理解与感悟,而这种理解与感悟在现实中很难直观体现,难以量化。因此,在建立评价模型时,我们选择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来实现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目的,具体见图3所示。

(二)评价过程

本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共发放问卷142份,收回有效问卷129份(其中大四学生47份,大三学生44份,大二学生38份)。

1.评价模型构建

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课程建设小组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将本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设置为目标层。准则层则是从学生视角出发,归结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的评价和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学生自我评价主要从思想意识、学术素养和能力素质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因此,该模型的指标层共包含6个因素,具体见图4所示。

图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2.专家打分

模糊层次分析法需要邀请多个专家对每个评价标准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将各专家评分集成在一起,作为最终权重的依据。本文参照文献[15],并依据图4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邀请嘉兴学院督导组两位教师和本专业建设小组12位教师,对同层次同隶属关系的各指标两两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评分,维度细分上采用0.1~0.9九级标度法,具体取值如表1所示。另外,每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最终评分结果取14位老师评分的平均值。

表1 九级标度法取值及含义

3.检验模糊一致性

当模糊矩阵F=f(ij)对任意k,满足f(xi)=f(ik)-f(jk)+0.5时,则该模糊矩阵具有模糊一致性。验证表2和表3的数据可知,3个模糊矩阵均满足一致性要求。

表2 B层级模糊一致矩阵及各指标对应权重

表3 C层级模糊一致矩阵及各指标对应权重

4.计算各指标权重ω

5.计算隶属度

隶属度是通过数学方法将语言表述转化为数值表述的方式,将主观性、模糊性的概念量化。每个评价等级都与一个隶属度数相关联。学生评价的角度和评价标准会导致评分结果不同。本文采用百分比的方法来表示隶属度,即学生调查问卷中每个等级的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该评语的隶属度,具体结果见表4所示。

表4 C层级隶属度计算值

6.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A=ωT·R,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值。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发现,有82.1%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为优良;有63.6%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自身的思想意识、学术素养和能力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其中,大二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优良率最高,大四学生对自我评价的优良率最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每学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思政素材、教学案例与教学方法进行完善;而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及能力素质的影响需要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去领悟。相较于大二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高年级的同学则拥有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更多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经历,从而容易深刻地领悟到思政教育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参与者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人生体验等因素动态变化,这也督促教师需要建立“动态可变”的评价思维,逐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保证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入实施和不断提高。

四、结语

本文以工程热力学为例,详细介绍了从学生视角出发如何分层级、分目标地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可为同类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但由于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是隐形且长效的,很难就某个阶段、某门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行简单、直接的评价。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教学过程,才能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真正做到“教”“育”双赢。

猜你喜欢
红船分析法教学效果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