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企业践行ESG 理念的对策建议

2023-09-30 20:10史巍娜
企业文明 2023年4期
关键词:走出去责任理念

文/史巍娜

ESG 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作为一种防范社会环境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投资新理念,近年来,ESG 已逐渐成为国际共识。ESG 所奉行的“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等原则理念,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宗旨、目标和行动等方面存在许多共通之处。践行ESG 理念,探索建立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ESG 体系,对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我国“走出去”企业,具有深远意义。

“走出去”企业践行ESG 理念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国“走出去”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和民营上市公司普遍运用ESG 理念,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ESG 体系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积累了一批典型项目案例。

组建ESG 责任架构。我国“走出去”企业以央企为先锋,大都在ESG 战略、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划。如宝钢股份、中远海运国际、航天控股、华润医药等企业设立了ESG 委员会;中工国际、太钢不锈、中国铝业、云南铜业等设立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ESG 战略制定、重大事项决策等。据《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2022)》数据显示,2022年,近三分之一央企上市公司在董事会设立ESG 领导机构,同比增长16%;超60%的央企上市公司明确了ESG 战略规划相关要求、制定了ESG 相关制度;60%的央企上市公司设置了ESG 主管部门。部分民营上市公司快速跟进,相继设置了ESG 管理架构,逐渐形成由董事会、管理层、执行层组成的三层管理架构体系。阿里巴巴在董事会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战略制定和监督,在企业管理层设立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统筹和管理,且在各个业务单元设立了ESG 工作组。腾讯在董事会下设立了企业管治委员会,承担ESG 监管职责,并由公司管理层组成ESG 指导团队,负责ESG 战略以及指导战略实施,执行层面由各业务、职能部门对应的ESG议题实施者组成,采取灵活沟通模式实时同步项目进展。

履行ESG 责任。在环境责任方面,“走出去”企业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环境评估和检测、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开展绿色环保培训等,应用绿色环保设备和绿色低碳技术,对标国际环保标准。如肯尼亚蒙内铁路,为确保全线施工环保标准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保护沿线野生动物,铁路全线设置14 处大型野生动物通道。在社会责任方面,“走出去”企业与东道国业主部门共同商定项目建设方案,充分考虑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促进项目供应链安全、用工安全等。如越南Trung Son 35MW光伏电站项目,项目管理运维人员中中方人员仅有1 人,其他29人均为越南籍。项目建设运营期间,无违反雇佣童工及强制劳工等相关法律法规行为,无违反有关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及保障员工避免职业性危害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在治理责任方面,“走出去”企业明确了公司内部治理制度、机制和方案,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能力。如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最高管治机构委员会和负责经济、环境、社会议题决策的委员会,职能明晰、管理规范;该企业还做出廉洁承诺,确保供应链采购的合规性。

公开ESG 信息。为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践行ESG 理念,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专门成立了社会责任局,印发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 专项报告。截至目前,华润集团、国家电网等29 家央企集团实现控股上市公司ESG 报告全覆盖,中国宝武、国药集团等43 家央企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的报告发布率超过50%,这些报告客观反映了企业ESG 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大部分“走出去”央企,还发布了海外社会责任(专项)报告,如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南非公司发布的《龙源南非社会责任报告》、中土集团埃塞俄比亚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详细介绍了企业在东道国实施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电力等项目,对当地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走出去”企业践行ESG 理念的不足

在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双碳”战略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速的大背景下,尽管ESG 在我国受到各方重视并发展迅速,但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因此,ESG 理念认知还需进一步深入、企业ESG 管治及信息披露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ESG评级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

ESG 理念认知不深入。中央企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树立了我国企业良好的海外形象。但从整体看,企业对ESG 的理念认知还不系统、不成熟、不全面,相关定义、概念等不太清晰。从管理层面,政府监管部门尚未出台ESG 相关政策制度;从社会层面,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信息等相关报告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主流新闻媒体对ESG 的宣传报道相对较少。

ESG 披露制度不完善。国际范围内已经形成多个ESG 相关信息披露体系,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披露体系。全球有超过80 家ESG 评级机构,各评级机构评价的方法论、口径、覆盖范围差异巨大,国际评级标准往往水土不服,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尽管我国企业ESG 信息披露覆盖率在迅速扩大,但披露的标准和界定标准明显滞后。一是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报告质量参差不齐。二是我国企业ESG 界定标准不统一,口径、指标方面存在差异,易造成决策失误。

ESG 评价体系不健全。一是“走出去”企业ESG 信息披露不足,影响ESG 评价体系的数据获取,加之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覆盖不够全面,导致ESG 评价体系难以落地。二是本土化ESG 评价体系建设不足,既与国际ESG 评价标准体系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ESG 评价体系建设还需持续探索和完善。

“走出去”企业践行ESG 理念的对策建议

践行ESG 理念,有利于“走出去”企业接轨国际市场、开拓国际业务。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政府、企业、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应积极参与中国ESG 体系建设,并将ESG理念、方法、策略全面应用于企业战略规划、业务运营。

加强理念宣传,强化内生动力。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ESG 宣传,重点围绕ESG 发展历程、国际评价体系指标解读、ESG 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等展开,通过强化宣传解读指导企业进一步践行ESG理念。二是聚焦ESG 理念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大众思维,选取符合企业业务运营实际的话题,提高企业对ESG 的理解和认知,让企业充分认识ESG 的重要性和其蕴含的重大机遇。

加强制度保障,完善信息披露。一是从国家层面完善ESG 法规政策,研究出台面向上市公司的ESG 披露制度,健全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层面,要求披露碳排放、环境风险管控、应急预案机制等信息;社会层面,要求披露员工权益和公平、公共关系等信息;治理层面,要求强调和明确企业管理、监督和督导责任,提出企业关键利益攸关方的信誉和信用管理要求,强化投资者管理。二是从行业领域层面完善ESG 相关规定、管理办法,企业、机构在国家ESG 框架下,发布ESG 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不同行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行业可持续发展的ESG 体系,根据行业规范定期开展ESG标准评估和ESG 报告发布的工作。

秉持兼收并蓄,构建评价体系。一是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统筹考虑ESG 国际标准和我国实际,同时结合东道国的情况,构建包括指标设计、权重配比、数据获取和分析、指标评价、效果跟踪等要素在内的ESG 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动态跟踪ESG实施效果评价机制。及时跟踪国内外在此领域的重大政策,以及企业实施效果,动态调整ESG 评价体系,确保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评估反馈制度。定期对企业ESG 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反馈问题,注重后续效果反馈。

猜你喜欢
走出去责任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期望嘱托责任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