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阐释与共建共享:传统节日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双重路径

2023-10-01 16:51杨秀芝 孙明福
江汉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传统节日

杨秀芝 孙明福

摘要: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记录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综合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具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价值共同性和文化行动共建性。从节日起源、发展变迁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阐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共同价值,从加强组织动员、营造公共空间和增强共享体验等方面实现传统节日庆典的共建共享,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性阐释;共建共享;传统节日;共同体建设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瑶族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传承研究”(18BMZ051)

中图分类号:G122;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3)09-0139-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1)为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内在结构和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指明了方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进一步强调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基本要求。

学术界注重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行了多维度、多路径的深入研究,涌现了大量反映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新特点的成果,形成了从强调中华民族多元结构内涵和单一历史文化维度建构,迈向更加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性结构和政治维度建构的特点(3)。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构建的内涵上,王延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公民的国族(中华民族)身份的集中概括,国家为每个国民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4)马大正阐明中华民族一体的基本格局,并提出:“多元一体,一体是本,强调一体,兼顾多元,忘了这个本就违背了中国的基本国情。”(5)王平认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就是“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一体化,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性”(6)。郝时远认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元一体,是建立在尊重历史基础上的承认多元,构筑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一体’。”(7)关凯认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本质是要实现根据国家建设需要而设定的规范性政治目的。”(8)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学术界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从历史的大视野来看,中华民族认同过程的运行时间与数千年的中国民族关系发展时段相比,还仅仅是刚刚开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用中华民族的“一体”来凝聚中国各民族的“多元”(9)。麻国庆指出:“共同体认同”是“在‘动态’的‘整体’中明确共同体研究的学术理念和问题意识”,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多重维度中考察共同体认同,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十分重要的(10)。严庆认为:“共同性是共同体的命脉”,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在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11)。郝亚明认为,中华民族的互嵌性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结构支撑。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试图在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结构层面、心理层面、情感层面织造一系列的纽带,使得各民族处于一种相互交织、相互嵌入的状态(12)。高永久认为:“民族互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链接。应当促使各民族在空间互构、文化互鉴、经济互补、社会互助、心理互认等全方位互嵌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设。”(13)徐勇等从社会政治维度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认为加强国族建构,就是需要建构一个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相对均衡的现代国家(14)。沈桂萍认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深化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15)杨鹍飞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完成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前提,就是要“整合国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并形成统一的国族认同意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层面整体推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16)。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途径研究中,尤权指出:要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不断拓展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17)。何星亮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需要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18)。青觉等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仅推进了各民族成员平等有序的政治参与,也有助于实现各民族的经济整合与共同性发展,并为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黏合通融提供了必要平台”,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9)。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的重视与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为多学科、多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拓宽了视野。

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建设来看,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并由各民族共同享有的文化整体,其绚丽多彩和持续活力的根源是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能很好地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共同道德、共同信仰、共同信念等视野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为我们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视角,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提供了借鉴。传统节日作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特殊节点,是实现调节自我、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和谐发展的最佳载体。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最能集中唤起共同体的文化记忆,激发人们的共同情感,促进人们平等互信、交往交流,凝结共同体建设力量。萧放等认为:“全民共享的节日文化是传承民族历史、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20)王丹认为,“传统节日仪式汇聚了各类个体生活构成的区域、民族共同体关系”,具有构筑民众共同体意识、塑造地方或文化身份的特质(21)。毛巧晖强调:“民俗节日作为一个‘完整的’‘可生长’的文化整体,为村落共同体的凝铸提供了生命经验与情感纽带,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22)高丙中指出:“国家对节假日的制度安排应该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节假日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机制,以便通过民族文化的生活传习来增强民族认同。”(23)季中扬则认为:“传统节日仪式中所表征的國家/民族认同意识,也是节日文化研究中国家/民族视角的重要切入点。”(24)田敏等以广西“三月三”为例,从认知、情感、行为等三方面剖析了传统节庆活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25)。李银兵等从节日生活文化化、节日文化政治化及政治制度生活化的三重发展理路,阐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复兴和典型符号提取对促进民族和顺、国家兴旺的重要意义(26)。曹大明等认为,节日文化要素的良性运转对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有促进作用(27)。学术界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也注重从不同视角回应传统节日文化开发运用的现实需要,然而,目前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与实施路径等研究仍待深入。对此,我们从阐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共同体价值意蕴、共建共享传统节日庆典两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建议。

二、共性阐释:以传统节日文化记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记录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综合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它以讲求天、地、人和谐共生为生态理念,养成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时序、礼天敬地的优良传统;以坚守民胞物与、天下一家亲为人文情怀,滋养了中华民族包容亲和、天下大同的精神品格;以追求守正开新、刚健坚韧为实践理念,激发了中华民族攻坚克难、不屈不挠的意志品格。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多元一体”,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和文化符号中,蕴含着各民族交流互嵌的历史与发展、共同文化记忆与共同情感追求,这种独特的“共同体”属性,不仅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永葆活力、连绵不断的基础,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生成与发展的渊源。必须要阐释其“共同体的历史和文化的建构系统”(28),超越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与仪式程式的外在表现,在意识、情感、价值、信仰等内在层面寻找“公约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解释与培塑奠定基础。

(一)节日起源中的共同记忆

传统节日是“以历法为基础的、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习俗活动的特定时日”(29),是起源于民众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并以民众集体性的生活习俗固化在记忆之中的集体智慧。关于节日起源,既可以从历史视角分析节日生成演变的动态过程,也可以从文化视野考察节日形成和变迁中的价值内涵。而以文化视野观察节日起源,“重要的不是有据可查的历史”(30),关键在把握其基于历史事实而转化成为的一种文化记忆。或者说,对传统节日起源的阐释,并不是如何阐释其“有据可查的历史”,而是应该去探寻是什么缘由使之成为以特殊时节呈现的社会文化行动。

傳统节日起源的文化记忆主要有两种表现:或被文献记录,由此成为传统节日起源的可靠性依据;或被口头传承,重复呈现在传统节日习俗中。“以文字记录出现的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与口头传统生活的交往记忆之间形成互补、互融的关系”(31),共同存储着传统节日起源的历史记忆。比如,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文字记载。《诗经》载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32)描绘青年男女依俗手持蕳草汇集河畔,在春日祝福中互生情愫的场景。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因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便定为三月三,代代沿袭,主要表达驱邪求吉、迎接生命复活的节日主题。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相差较大,有的地区三月初三还很寒冷,制约了三月三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但在我国南方地区,一直保有对传统上巳节的共同记忆,并逐渐与地方习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元化的节日文化形式。汉族三月三称为春浴日,每到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壮族三月三称为踏青歌节,是祭祖、敬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有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习俗。瑶族三月三称为“干巴节”,男人狩猎捕兽、捞鱼摸虾,烤成干巴带回家;妇女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染色做糯米饭,敬献盘王。黎族视三月三为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等。无论是文献记录还是口头传承中的“三月三”节日文化,都可以透过其多元形式清晰地看到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追求,感受其凝结着各民族共有精神依托的文化魅力。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农历三月三定为全区的法定传统公众假日,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进一步强化了“三月三”节日文化与共同历史的关系,增强了人们对“三月三”节日文化共性的认识,为凝聚民族情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节日发展中的文化互嵌

中华传统节日顺天时地利而形成,不仅在起源因素上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而且伴随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熟人”世界逐步扩大为“非熟人”世界与“熟人”世界的相融,“本土”文化逐步走向“非本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互鉴,形成了“民族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节日多元文化符号与仪式程式,彰显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互嵌性。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亦称“端阳”“龙船节”“解粽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一个盛大节日,也是季节转换之际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早在先秦,人们就认为五月是“恶月”,《礼记》中有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33)“重五”也就是五月初五更是恶日,采药祛病成为端午节一项重要节俗内容。《大戴礼记》中“畜兰,为沐浴也”(34);苏轼《少年游》的“兰条荐浴,菖花酿酒”(35),都记载了端午时节人们用兰草煮水洗浴的习俗。在湖南江华、广西恭城等瑶族地区,人们将端午节采药祛病习俗与瑶医药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了当地的特色节日——瑶医药节。每逢五月初五,瑶族家家户户上山去采集草药、泡药浴。瑶医药节既保有端午节驱邪避灾的价值内涵,又结合瑶族药浴提神健体功效等丰富了节日文化形式。如今,在当地的端午节不仅有泡药浴,而且还开展包括药师请令仪式、瑶医药现场义诊、瑶医药产品展销、瑶医药招商推介等活动,在强化端午节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促进了瑶医药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集体性共同活动中形成的交融互鉴关系,体现出中国传统节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殊魅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多元形式中的价值一致

传统节日总是依赖一定的文化象征工具或象征符号进行价值传递。节日文化的象征工具和象征符号在一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伴随着集体性生产生活发展不断丰富,形成历史与现实融汇交织的多元性,通过以集体为核心、以仪式为根本的周期性、公共性社会活动集中展现。年节乃百节之首,是中华民族节日体系中持续时间最长、节俗事象最多、最为隆重和最具影响的节日。既有各民族共有的“春节”,也有一些民族独有的年节,如苗年、藏历年、羌年等。虽然年节的时间和文化表现不同,但象征时间转换,表达新年期盼、寄托美好祝愿、寓含团圆祈福等核心价值一致。再以“春节”为例,从腊八、祭灶开始,经过除夕、大年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36),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文化符号的节俗表达。“过小年”也称“祭灶”,是春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上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原因,各地小年时间有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的差别,但都有礼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愿望。除夕团圆饭是春节中最隆重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俗食品表达祝福:南方很多地区春节需要蒸年糕,因为“年糕”谐音“年高”,同时年糕也有黄、白不同颜色的方块形状,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财运;北方很多地方过年吃饺子,因为“饺”与“交”谐音,“子”为“子时”,取“更岁交子”之意,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不同饮食文化符号,表达着共同的美好愿望。可以说,以“年”为时间节律的生活实践规约着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民众的共同生活,在“年”的多元文化符号和仪式程式中蕴含着一致性的价值内涵,表现出传统节日文化“和而不同”的魅力,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根脉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基础。

三、共建共享:以传统节庆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是以事实及描述为基础”(37)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在加强共建共享实践中不断推进深化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阐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基础,以便能更好地通过中华传统节日庆典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行再动员与再落实。共性阐释和共建共享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共性阐释基于节日文化资源、典型符号和仪式程式进行分析;共建共享则是充分运用节日文化资源、典型符号和仪式程式,采用全视角、多层面形式发挥节日庆典推进共同体建设的效能。

(一)加强传统节日庆典的组织动员,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合力

传统节日是连接国家与民众的媒介,自先秦萌芽至今,一直都有国家在场,国家不仅负责节日文化的研究与保护,节日庆典的策划与审批,而且为传统节日的组织和运行提供政策支持、资金调配、安全保障、交通便利。国家官员也作为国家的代言人,既以领导者身份,又以俗民身份参与节日活动,实现官民同庆。在传统节日庆典中,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构筑文化共享、节日共度、人人参与的合作平台,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合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官方主导作用和广大民众主体作用,形成官方与民间、学界与企业的有效合力。传统节日庆典强调量入为出、共商共议原则,将追求平等、互惠、共享等社会交往准则内化为热闹、祥和的文化氛围。在其组织运行中,要注重将国家政治层面的制度化規定与民众生活层面的自发性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互益互补、互制互斥的机制,保障节日庆典组织运行的同心聚力、同频共振,在节日共度的庆典实践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其次,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庆典的礼俗互动平台,在综合展现民间生产生活习俗和审美艺术的同时,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和价值引领。要发掘传统节日文化时间、空间、仪式和组织运行等各个环节与要素的价值,充分运用与节日相吻合的群众熟知语言,讲清讲透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整体性和共有价值,增强中华节日文化的凝聚力。同时,还要结合传统节庆活动场所建设和现代文化发展要求,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节日文化表达载体,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共同体建设落实到实处。

(二)营造传统节日庆典的公共空间,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情感

中华传统节日所展现的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开放的。传统节日庆典作为集体性公共活动,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现的“活态场域”,“不仅反映出该民族的整体经验,而且从中可以透视出民族的社会价值模式”(38),传统节日庆典打破了自然生活节律中特殊节点和私人特殊时间的界阈,构筑起公平、有效、协调发展与分享人类文明的公共时段。传统节日庆典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要内容,彰显人人享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传统节日庆典营造热情好客与美满团圆的气氛,人们不分尊卑与贵贱,在娱神娱人的节日游艺狂欢中,表达向上向善的美好心愿,释放内心情感、体味人间温情、净化和增强亲情与友情,修复和强化群体性社会关系、凝聚团结奋进动力。需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助于促进交流、化解矛盾的特殊时机,在深刻阐发传统节日文化共性价值的基础上,营造热烈祥和、包容宽和、和睦共享的节日文化空间,积极开展节日共度、民俗同尊、生活互助、语言互学等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39)。要充分利用节庆游艺场域、景观装饰、公共设施等广阔的物理空间,创设出独具特色的节日气氛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契合的场景;将民族团结典型示范和风采展示等有机融入到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之中,使之成为传统节日文化新的亮丽风景线,激发人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

(三)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共享体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

传统节日既是人们用符号书写的文化文本,也是以约定俗成的节俗节信、节语节物周期性地集中展现的民族文化生活图景,它将一种经由共同语言、共同知识、共同回忆和共同情感编码成的文化意义定期重复呈现在群体日常生活中,调动民众全息性的文化联想,唤起文化同源、民族同根的心理共鸣,催生人们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自觉意识。需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共性阐释和广泛发动,在增强人们对节日文化共享性体验基础上,激发共同体建设的责任担当和自觉行动。

首先,要拓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渠道,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多形式共享体验。互联网和信息化在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的隔空传播和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融体验。在传统节日庆典中,既需要注重节日文化的传统展示,增强人们对“多彩中华”的线下体验,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或“云直播”等方式,将传统展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扩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共享体验场”。广东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多次邀请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进行联合展演,让多民族文化艺术走进瑶艺节,融入到瑶艺节日文化互动之中,为推动各民族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瑶艺节还通过实时转播或录播播放等形式,满足了人们在不同时段、不同境域下对瑶艺节文化的体验。实物展示或数字化展现,更方便人们在节日文化的全景式呈现中沉浸体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加中华文化认同,形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行动。

其次,要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多维度共享体验。传统节庆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传统体育竞技等精神文化,还会生产和提供特色饮食、服饰等物质文化。很多民族都有尝新节:白族在稻穗初黄的仲秋时节;壮族在农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的时候;侗族在“六月六、早禾熟”这一天。虽然各地尝新节时间和尝新的食物不同,但表达感恩馈赠、祈福丰收的主题相同。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依托当地桑蚕业特殊资源,尝新节开展包括种桑树、摘桑叶、摄桑农、喂桑蚕、看桑猪、观“桑园欢歌”、品桑叶美食、购销桑蚕产品等节日文化体验活动,既让人们感受到各民族勤劳互助、共创美好家园的真情,也能以实际行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共同体建设。

四、结语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作为‘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民众的情感寄托和国家的文化象征。”(40)在思想认识和具体实践中把握传统节日的共同性、构建共享节日庆典平台,能有效凝结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节律性呈现和生活化表达,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既有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也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的节日,还有同一节日存在着文化符号、表现形式的差異,这正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阐释传统节日的共同性价值内涵,组织共建共享的节庆活动,并不是否定传统节日文化符号、表现形式等差异性,而是要准确把握传统节日文化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承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41)的客观事实,在深刻阐发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共性基础上,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便能够在深化节日主题、突出文化内涵、营造舆论氛围、吸引群众参与、共享文化成果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注释: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0页。

(2)(4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

(3) 高进、祖力亚提·司马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述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4) 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

(5) 马大正:《从中华民族一词的产生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6) 王平:《反思与检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规范化若干基本问题》,《思想战线》2017年第3期。

(7) 郝时远:《中华民族: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论述展开》,《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年第1期。

(8) 关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理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9) 徐杰舜、杨军:《从多元走向一体与一体凝聚多元》,《思想战线》2017年第2期。

(10) 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民族研究》2017年第6期。

(11) 严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命脉与民族工作的方向:增进共同性》,《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

(12) 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

(13) 高永久、杨龙文:《论民族互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第5期。

(14)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15) 沈桂萍:《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16)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7) 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21年第21期。

(18) 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19) 青觉、吴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基础性工程》,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第9期。

(20)(40) 萧放、贾琛:《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革》,《社会治理》2020年第7期。

(21)(31) 王丹:《传统节日研究的三个维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22) 毛巧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

(23) 高丙中:《节日传承与假日制度中的国家角色》,《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4)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以皖南绩溪县伏岭村春节为例》,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

(25) 田敏、陈文元:《论民族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26) 李银兵、段成名:《生活、文化与政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当代复兴》,《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

(27) 曹大明、陈颖:《节日文化空间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湘西州泸溪县婆落寨跳香节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28) 石磊、薛蕾:《从节日影像志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与认同》,《民族学刊》2021年第5期。

(29) 张勃:《节日的定义、分类与重新命名》,《节日研究》2018年第1期。

(30) 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6页。

(32) 陈树千:《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168页。

(33) 张延成、董守志:《四书五经详解·礼记》,金盾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34) 方向东译注:《大戴礼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1页。

(35)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9页。

(36)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北京日报》2010年1月11日。

(37) 张淑娟、孙冉冉:《实体描述与能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双重逻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38) 郑文东:《文化符号域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39)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9—510页。

作者简介:杨秀芝,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4;孙明福,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4。

(责任编辑 刘保昌)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
驻地网光纤到户共建共享有效策略探究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创新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中国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