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的嬗变——陶瓷艺术中的声音现象研究

2023-10-01 10:16宋鹏飞
天工 2023年13期
关键词:陶艺乐器陶瓷

宋鹏飞

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陶瓷艺术属于工艺美术的一种。陶瓷的制作需要漫长的时间,从采集原料、制坯、上釉、烧成需要历经复杂的工序流程,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视化的物质成果中,而忽略了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在这些过程中有着身体与泥土接触碰撞的声音、燃烧发出的炸裂声、瓷器烧制完成的出窑开片声、陶瓷器物内部的回声、瓷器碰撞的声音甚至摔碎的破裂声等,这些声音也构成了一个微妙的听觉系统,附着在整个生产生活过程中。除了陶瓷本体发出的声音外,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家开始探索陶艺创作的边界,以逆向思维来思考声音对陶瓷的影响,产生了较多的可能性。

一、陶瓷艺术与声音最初的碰撞——以传统乐器的方式产生

陶瓷材料有着良好的可塑性,从产生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饮食需要,在陶瓷制品中,盘、碗、罐、瓶、钵等最为常见。而音乐作为娱乐享受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交流、传递感情的作用,在古代八音乐器金、石、土、革、丝、竹、匏、木中,土音即为陶瓷乐器。陶瓷乐器因泥土特殊的物理结构而发出独特的音色,其发声的关键在于致密度的不同,而烧成温度是决定致密度的关键。陶器由于烧成温度较低,一般在750~1 100℃之间,坯体结构较疏松,声音传导振动幅度大,振动速度慢,音更低、更长、更沉稳;瓷器烧成温度在1 250~1 350℃之间,结构较致密,声音传导振动幅度小,振动速度较快,故其声音高且尖锐,因而陶瓷具有独特的音色。

传统陶瓷乐器一般以吹奏、打击等较为直接的方式来发声,来满足人类的听觉需要。陶土在材料上更容易获取,因而陶器具有更悠久的历史,陶乐也更早进入人类的生活。其中最古老的陶乐器属陶埙(见图1),最早发现于距今7 000 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陶埙整体为椭圆鹅卵石状,只有一个吹孔,无按音孔,原料采用极易获取的天然黏土,可能为河滩边的沉积粗颗粒土,制作上采用较为简单的徒手捏制,为低温烧制而成。

图1 陶埙 浙江省博物馆/藏(图片来源:网络)

陶瓷乐器中以打击类乐器居多,图2 中的彩陶鼓为新石器时期马家窑出土的彩陶鼓,体型较小,全长仅为37cm,为黑彩单面陶鼓,橙红色陶质,整体中空,两端装有方便斜挎、保持平稳的C 形耳,击打鼓面时圆筒与小端起共振扩音作用。整体造型符合设计工学,为最早的陶鼓类乐器。

图2 彩陶鼓 甘肃省博物馆/藏(图片来源:网络)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瓷艺术与声音的关系几乎都以乐器为载体来体现,从远古时期的陶埙、秦汉时期的仿青铜瓷质编钟、唐宋时期的花瓷拍鼓,再到明清时期的瓷箫、瓷质云锣等,现代景德镇的部分瓷乐随着陶瓷制作技术的完善,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声音效果,但绝大多数造型都是仿制其他乐器的造型,以木制乐器、青铜乐器或其他金属乐器为主,少部分以器皿或雕塑形式来发声。由于受易碎、弹性差、不可拆卸、烧制结构受限等因素影响,陶瓷乐器未能成为主流乐器。

二、现代陶艺与声音之间关系的观念转变——从单一到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陶艺已经从注重器物的实用性逐渐转向多样化,由对造型和装饰的追求演变为对观念、装置、现代艺术等的思考,进而演变出多种多样有趣味性的变化。涉及声音的陶艺作品对工艺及外观效果的要求逐渐放宽,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注重人的感知能力和对材料的敏感度。因而现代陶艺与声音的关系在具有不同背景的艺术家身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一)音乐的需要——以新乐器的方式产生

声音与泥土的关系一直是众多陶艺家探索的方向,而乐器是最能直接体现这一特性的载体。陶艺家周松具有深厚的陶瓷工艺基础,并喜欢音乐,他依靠纯手工成型的方式制作了一批陶乐器,包含形态各异的陶琴、巫毒鼓、陶笛、陶钟等,在演奏时乐队成员各司其职且多即兴发挥,其音乐注重拍子与节奏的配合,追求拍打陶乐器产生的自然音效。在烧成上为保证乐器声音的共振性和敲击弹性,大多为中低温烧制,装饰上乐器表面尽可能采用陶土的天然黄灰色,部分乐府琴人系列低音音响采用植物和人物为题材的抽象图案绘制。

现代陶艺家制作的陶瓷乐器不同于传统的陶瓷乐器,旨在发掘陶瓷材料的发声语言,而非单纯地演奏具体的音乐曲目。因此,陶艺家为追求独特的陶瓷音色会制作出不同于其他乐器形态的造型,使乐器具有形制和音色的双重独特性。

(二)声音的感官体验——以装置作品为例

陶器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因此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陶艺家李钢将注意力由“有用”向“无用”进行了转换,使材料的语言有了新的突破。他利用定制的铁架将三件大小不一、器型不同的瓷质瓶身固定在墙面,将瓶身内部空间作为一个收声装置,观者可以亲耳听到所处空间内反射的微妙环境音(见图3)。物理上的容器回声是由空间和时间共同造成的结果,这种听觉的体验打破了观者单一的视觉享受,对陶瓷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这种实验性的尝试也拓宽了人们对材料的认知边界。

图3 装置作品《听》 李钢/作(图片来源:“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官方网站)

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的陶艺装置作品属于感官叠加式的沉浸式体验作品,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声音装置的创作,并将作曲带进当代艺术。作品《趋势》中自由散落的不同尺寸的白色薄瓷碗随着以一定速度循环的水流碰撞,清脆的音乐在空荡的空间中回响,一如人们生活中瓷碗碰撞的声音。同时通过水池上方的实时监控录像处理,飘动的白色瓷碗以抽象的形态在蓝色画布上缓缓移动,与作品形成影像互动。作品将不同维度的感官效果如和弦般叠加,使观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上。他以自然的声音为出发点,将关注点放在声音产生的过程,以自然、无序、随机的听觉效果来使观者在空间中深思。

这两件作品与观众形成了交互,作品的实体部分的陶瓷材料为虚拟部分的声音做铺垫,作品的主体已经脱离材料的特性和造型的语言,内容也从平易近人走向宏大叙事,更多地体现出艺术作品中的装置艺术和哲学性,属于更加真实和具有启示性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含蓄的东方表达方式。

(三)空间声音的传播及装饰的个性化要求——生活中的实用艺术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在日常生活中,部分空间需要个性化的装饰并对声音传播具有特殊要求,陶瓷材质丰富的工艺效果正好符合这一条件。

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的陶艺壁画由朱乐耕教授设计制作,是陶艺、音效设计、建筑设计的融合,是艺术与科学技术不断磨合的结果,使传统工艺发挥出了最大的社会和艺术功效。壁画以自然元素为题材,在视觉上跳动的釉色方块仿佛音符的旋律,在音响测试方面,经过专业音响设计师测量数据,该音乐厅的回音时间达到1.7 秒,高于普通音乐厅的回音时间。陶瓷材料由于其烧成致密度的不同可以对声音的反射起到独特的延长或吸音的效果,在对音质有特殊要求的空间可以发挥一定的功效,同时由于其制作及烧成的工艺要求极高,设计时形态力求达到简约、统一的平面效果。

日用瓷设计领域一般以食器、茶具、咖啡具为主,鲜有与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而吴情善的作品《瓷光留音》系列中的多功能花器以商代青铜觚礼器为器型来源,采用扩音更佳、高透光的骨瓷材质,集合循环声控氛围灯、木质热插拔支架,在形式与功能方面挖掘出契合现代室内装饰的白瓷音响。随着电子科技材料和陶瓷工艺的发展,慢慢会有更多与声音有关的陶瓷设计产品出现。

(四)振动的视觉化——转译后的抽象形态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实质上为能量在介质中传递。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艺术界对声音的探究也涉及更多的领域。一些艺术家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出发,对声音的形态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探索。

荷兰艺术家 Olivier van Herpt 是一位3D 打印爱好者,他与空间声音设计师Ricky Van Broekvhen 合作,创作出了一组名为“固体振动”的作品。Ricky Van Broekvhen是一位拥有建筑和设计学位的音乐家,他喜欢通过声音来创建各种形状、造型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作品制作前在3D 打印平台下方安装一个扬声器,并在打印过程中播放不同赫兹的声音,打印机的声感系统吸收后,打印头工作时会随着音频振动,最终形成一系列拥有丰富表面纹理的陶瓷器皿,以这样特殊的形式将声音可视化。由声波振动产生的陶艺作品具有造型上的独特性,表面肌理均是重复性的图案,如海波纹、柳条纹等。

陶艺作品中的声音视觉化作品具有交互性和偶发性。艺术家Nicola Boccini 的作品 you & I 由十块模块化的瓷板构成,材料包含陶瓷、铜线、LED RGB、计算单元,是关于色彩感知、空间和交互的研究。瓷板表面的瓷纹工艺是他发现并经过完善的一种特殊技艺,趁瓷土还潮湿时将细铜线埋入其中,再经过高温烧制完成。在窑火中,铜线熔化产生的氧化物会留下特殊肌理,这些线条肌理与人机交互的灯光形成呼应。该作品采用多媒体和交互艺术,将人的嗓音、大自然的声响融入作品中,声音经过感应器的传导,瓷板会变幻出丰富的色彩。

可视化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声音的视觉转化提供了支持条件,声音产生的振动经过转译后在陶瓷上形成的形态各不相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无形之中也形成了主客体之间的转换关系,这对艺术家的跨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观者有了更丰富的体验。

三、声音与陶艺关系转变的价值探索

(一)为现代陶艺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

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陶艺现有的表现方式和展览效果已经难以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和精神追求,声、光、电等方式的融入,可以使陶艺的面貌焕然一新。将声音与陶艺相结合,打破了固有的单一实物展陈方式,交互等方式的出现极大地优化了观者在感官方面的体验。声音融入陶艺的方式打破了艺术门类之间的隔阂,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实验性的视角参与到材料的创作中,碰撞出独具一格的艺术火花。

(二)启发观众的思维

艺术作品的最大社会属性即服务大众,使观者获得精神享受。声音介入陶艺领域中,使静态的陶艺作品显得生动、灵巧。在以传统器皿和雕塑为主导的陶瓷作品中,感官的调动更能使观众体会到艺术的鲜活生命力。声音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渠道的多样化极大拓展了观众的思维认知,影响了其探究问题的方式。

(三)使传统工艺得以延续生命

随着国家对文化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传统工艺的保护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声音始终伴随制陶的全过程,并能带给人一种场景感。陶瓷在制作时炼泥的摔打声、拍打陶罐的回声等,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活镜头。例如艺术家李见深以声音为切入点,在纪录片《民窑的声音》中呈现了河南神垕钧窑、四川荥经的砂器等民间窑口的制陶方式和流程。这样的记载方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使传承了千年的陶瓷文化被社会所熟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陶瓷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结束语

纵观陶瓷的发展过程,声音与陶艺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大致经历了从传统的生活工具到多维艺术媒介的发展演变。在科学技术及多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多学科领域交叉发展与共赢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陶瓷作为固体材质与非固体媒介的声音相结合,使作品层次更加丰富,审美形式更加多元,为之后陶艺的多角度衍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陶艺乐器陶瓷
学乐器
乐器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奇妙乐器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