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的路径探索

2023-10-05 18:51曾祥明胡元
传媒 2023年6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教育

文/曾祥明 胡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运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实现两者之间的高度融合,提高时代感和吸引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党中央的一贯坚持。如何发挥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功能,推动以高校为主阵地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播成为新时代新阶段的重要课题。媒体融合时代,融媒体因其互动共享、精确透明、更新快捷的优势成为高校红色专题教育传播的新载体,强化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深度、广度与温度。

一、效果强化:实现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三位一体”

以效果强化为导向,充分统筹融媒体丰富资源,利用融媒体拓展形式,发挥融媒体显著优势,实现红色教育核心内容更好的传播,推进红色思政育人方式适时更新,扩展传播受众群体范围,实现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三位一体”。

1.统筹融媒体丰富资源,传播红色专题核心内容。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提升内容传播效果。媒体融合的核心在于以大数据为驱动、以融媒体平台为中心,推动媒介运行流程由线性样式转向网状矩阵,进而实现优质资源聚合。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资源优势,统筹融媒体丰富资源,促使红色专题思政教育在多要素结合、多元化运作、多内容汇聚下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机合一,最终达到1+1>2的整合效果。在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中,除利用红色书籍、思政教材以及“三报一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对红色专题核心内容进行整理提炼外,还应注重新兴媒体的综合运用,以实现对内容体系的创新讲解与补充完善。例如,清华大学已形成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27个校级平台和脸书、推特等众多海外平台共同构成的媒体传播矩阵,在学习强国平台入驻的订阅号“党建思政”一栏中推出“百年党史问答”活动,在慕课平台上线百集“清华学子讲党史”系列微慕课,在微信公众号中连续刊发“党代会史话”系列内容,通过对融媒体资源的统筹运用实现红色专题核心内容的多维聚合传播。

2.利用融媒体拓展形式,创新红色思政育人方式。在媒体传播特点、舆论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只有大力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理念创新,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利用新技术新载体,着力构建大思政大宣传格局。要打破线上线下平台渠道壁垒,推动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的可视化与开放式传播。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赋能下,高校融媒体的可视化传播可最大程度提升受教者观感度,获得沉浸式的优质体验。例如,2021年4月,西南科技大学启动第八届读书文化周活动,创新设置了VR全景红色精神体验教育区,结合传统艺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全方位展现了党的百年历程,让广大师生通过视、听、触,沉浸体验先辈们的长征之路与解放战争的奋斗历程。要利用融媒体互动共享的特点联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实现资源聚合、形式创新和优势互补,推动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的开放式传播。华中师范大学在慕课平台上架的《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直播课程,通过“走、学、研”三融合模式实现红色教育场地由实践基地到学校课堂再到媒体平台,引导教育学生借助融媒体手段多渠道品读红色经典。

3.发挥融媒体显著优势,提升受众体验。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媒体发展进入以媒体融合为导向,互联网思维与新兴媒介传播规律共同作用,寻求开放、平等、共享、协作的互联网优势与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信息增量、传播即时的融媒体优势的有机契合,聚焦用户体验的“互联网+”阶段。由此推动众多高校在思政教育传播过程中充分利用融媒体显著优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等手段进行用户画像和精准投送,扩大受众群体并提升受众体验。截至2022年10月14日,国防科技大学在哔哩哔哩网站发布的《破浪》红色文化宣传视频播放量已累计223.9万,点赞数达19.1万,收藏数达9.5万,另有2.6万次分享和以“我爱你中国!”为红色情感表达的数千条弹幕。大量观众在评论区表达了浓浓的爱国热情,展现出极佳的受众体验,极大增强了红色专题思政教育内容和受众之间的黏性。

二、平台搭建:打造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中央厨房”

要以平台搭建为抓手,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并联合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实现平台建设、双核联动和课媒融合,打造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的“中央厨房”。

1.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实现平台建设。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启了校园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由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匹配的软件系统共同构成的工作平台,是建设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中央厨房”的前提条件。首先,坚持统一策划、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的原则,建设包含值班调度、策划指挥、信息编发等多种功能的融媒体项目工作室,设置虚拟演播、大数据分析、音频制作、视听包装、媒体运营等各分属部门,搭建起“中央厨房”采编和运营管理的指挥、中控和操作平台,逐步实现红色教育内容的前端精准采集互通共享、中端指挥调度编辑优化、后端多元发布实时呈现。其次,按照“技术赋能采编”的创新思路,以新兴技术构建整套技术程序作为匹配的软件系统,协助红色教育内容生产,如移动助手、H5产品制作工具、传播效果评估系统、新媒体内容发布管理系统等。同时,在发布环节运用适配技术,使得红色信息及新闻呈现覆盖报、刊、端、微、屏等新旧多种介质,实现用户体验感的有效提升。

2.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双核联动。要充分发挥“总编指挥调度中心”和“采编发联动平台”作为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的两个核心平台功能,建立合理的校园融媒体运行管理机制以实现双核联动,为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提供稳定条件。“总编指挥调度中心”起着全过程调度枢纽、全范围指挥中心和全层级策划大脑的关键作用。要在高校融媒体中心成立总编指挥调度办公室,并依据学校特色和资源状况建立相应的总编调度制度、岗位值班制度、部门协调制度和内容策划制度,实现红色教育传播内容的科学选择、红色教育传播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红色教育传播部门的有机协调。“采编发联动平台”是由信息采集中心、技术编辑中心和媒体发布中心共同构成的横向协同兼纵向连贯式工作平台,是“中央厨房”建设的中心环节。要在“总编指挥调度中心”的统筹指挥下搭建完善高校融媒体采、编、发平台并建立相应的采集筛选制度、发布审核制度和效果反馈制度,在三中心联动基础上实现红色教育传播的采选优化、审核规范、精准投送和追踪完善。

3.联合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实现教媒融合。在红色思政育人目标导向下,为改变高校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资金短缺、红色内容输出非日常化常态化的客观状况,亟需推动高校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与融媒体传播实践的有机融合。高校应坚持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和“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在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思政教学过程中红色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创新方式探索融媒体时代立体化动态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红色教育内容的多元呈现。武昌首义学院建立“中央厨房”式融媒体平台以后,以媒体融合方式进行了“70周年国庆”等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性教育专题报道,并利用5G技术进行视频直播,发布手机直播通道3条,电视专题2条,网站新闻5条,微博31条,微信公众号3条,基本实现了全媒体传播。在教媒融合下,全体学生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由“学习者”转为“参与者”“传承者”,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三、环境营造:优化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生态系统”

要以环境营造为依托,构建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网络,加强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监管,烘托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氛围,优化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生态系统”。

1.构建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网络。在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中,要注重运用融媒体思维,充分发挥不同场域中各个主体的宣传功能,构建多元一体的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网络。其一,推动社会媒体、校园媒体和自媒体的深度融合。建设用好红色专题思政教育官网官微,充分发挥《人民日报》《求是》及人民网、人民论坛网等党报党网的红色教育功能,开设运营相应的人民号、头条号等;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高效抵达、即时互动等特点推送相关资讯,开发校园网站、贴吧、哔哩哔哩等社区平台集聚主流声音,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实现红色教育生动感官体验。其二,推动专题思政教师、党政管理人员和宣传队伍的有机融合。作为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网络构建的机动性因素和主体性力量,专题思政教师应适时增强自身的融媒体运作技能,党政管理人员和由部分兼职教师及学生组成的宣传队伍也要各尽其职、能融则融。其三,推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和新闻宣传的多维融合。红色专题思政教育导向下,高校融媒体应坚持“育人+服务+政务+新闻”的定位,以红色教育为主体,不断拓展其红色文化服务、红色新闻推广等综合功能,构建多维度的红色专题教育融媒体传播网络。

2.加强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监管。《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1年以来,网络监管重拳出击,互联网治理“强监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在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的同时,也要做好融媒体传播监管,以保证传播内容的规范性与严谨性。高校应加强融媒体运营中心建设,设置相应主题的传播监管小组,在遵守媒介法律法规、坚持正确意识形态导向的基础上,充分依托融媒体先进技术,建立完善规范信息传播的审核筛查机制和舆情预警系统。如北京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近年来不断优化融媒体业务生产管理、校园媒体矩阵管控、融媒体资源管理、舆情大数据等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极具专业性的融媒体监督管理队伍,为以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为代表内容的融媒体传播运行提供综合保障,推出了“百年党史接力跑”等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在公众号“北科大青年”等平台发布图声文并茂的作品,依托新媒体平台接龙讲述“红船上的麻将牌”“骡子车中相约建党”等妙趣横生的党史小故事,目前已刊发40余期,阅读量超过20万次。通过专业化常态监管,推动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提质增效。

3.营造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氛围。通过打造融媒体横向“媒体平台”与纵向“应用部门”双矩阵,构建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经纬网,营造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良好氛围。要实现红色专题思政教育的更全面覆盖,就必须积极开拓融媒体横向矩阵平台。横向矩阵是以学校官微、官博、官网等为代表的众多媒体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因其自带流量、互动性强、精准投送等优势成为高校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新媒体平台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创建“北林研究生”公众号并开设“重走革命路”专栏,引领师生线上“云”参观红色展馆,通过多维沉浸的学习体验和轻松便捷的传播方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在自建融媒体扁平横向矩阵的同时,也要推进垂直纵向矩阵搭建,组建全媒、全域矩阵网,形成立体式传播格局和全空间传播氛围。纵向矩阵是由学校党委领导机关、高校党委宣传部等直接管理机关以及学生工作团体、教师等共同构成的融媒体实施与应用部门。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三方共建共管,全校各单位共享共融,形成覆盖全校的新媒体联盟,推出了“红色印记@家乡”传播四史故事和线上公益直播课等活动,吸引多家社会媒体对此转载报道,阅读量和观看人数极其可观,营造出红色专题思政教育融媒体传播浓郁氛围。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播优势充分彰显,推动着高校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不断纵深发展。高等院校在实践中应发挥融媒体显著优势,以效果强化为导向,以平台搭建为抓手,以环境营造为依托,积极探索融媒体时代下红色专题思政教育传播路径的创新尝试,为红色文化教育传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进红色文化涵育“时代新人”迈上新高度,让红色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