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读写教学实践

2023-10-05 10:19吕薇薇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读写教学实践

吕薇薇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育思想,旨在嫁接生活与学习之间的桥梁,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知行合一”。在高中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需要去除“阅读”“写作”“生活”三者之间的屏障,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情境真实性、任务有效性、读写实践性三个角度,建构相对完善的读写教学体系,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读写教学;实践

所谓“生活教育”是以现实的生活实际为基础的教育实践。简言之,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教育的基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单元,巧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读写高度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读写情境

陶行知先生提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实可感的实物往往会激发出学习者无限的激情和想象力。读写有效对接离不开生活情境的促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设“读”与“写”联动的情境,真正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其获得真实的感知和读写的欲望。

首先,结合生活场景,创设真实的读写情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到“情境”一词多达34次。其中“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学习场景和活动背景。这里所谓的“真实”往往来源于已有的现实生活或者未来即将遇到的某种生活情境。在读写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认知等,创设真实的读写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动机。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选取了《齐桓晋文之事》《烛之武退秦师》《庖丁解牛》《鸿门宴》四篇文言文,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受文言文阅读知识的影响,学生往往在阅读时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生活中“对话的艺术”,以“顺情入机,动言中务”为主题,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古人论辩的艺术精髓。具体为:

随着“新冠”管控全面放开,很多人带着一种轻松、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了放开模式。喜马拉雅平台推出“健康·生活”栏目,现在邀请你作为主播,学习《齐桓晋文之事》和《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解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劝慰词,劝慰当下那些面对“新冠”恐惧不安或过度放松的人们。要求:言之有理,具有说服力。

该情境有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读写变成自己所爱。为了让读写有效生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之中,结合具体的论辩语境,学会论辩的技巧。具体为:

《齐桓晋文之事》五层论辩:欲擒故纵、旁敲侧击法——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法——乘胜追击、分析利弊法——胜负之理、分析实质法——描绘蓝图、展望明天法。

《烛之武退秦师》五层救国:以弱示强、去除芥蒂法——站在对方,晓之以理法——接受对方,利益分析法——对比盟友、挑拨离间法——战略分析、指出野心。

可见,两篇文本为了增强说服力,无论是孟子还是烛之武都紧扣中心论点,理论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层层深入。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身份、职业、场合等角度,分析不同的人群面对“新冠”管控放开的心理,进而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其次,结合学生的认知,创设探究性读写情境。情境不是封闭的、静态的,而是动态开放的。在读写教学中,教师需要聚焦学生认知,有效创设可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将知识转化为“学习力”。比如,在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本单元四首现代诗歌,引导学生通过原有对诗歌意象的认知,建构现代诗歌意象分析的知识体系,进而全面解读现代诗歌的抒情性。具体为:

为了迎接五四青年节,班级组织了“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主题诗歌创作活动。高一(1)班将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为素材,学习其现代诗歌意象组合的方法,进而创作新诗,编辑诗歌集。

二、注重生活体验,创设有效的读写任务

陶行知先生说:“读写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读写教学中,教師需要调动学生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让学生充分享受读写的氛围。

首先,注重沉浸式体验,创设可视化的读写任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展等都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体验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这些沉浸式体验项目,创设有效的读写任务。比如,在学习《项脊轩志》一文时,教师可以以修复“归有光故居颓败”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制定修复计划。具体为:

(1)阅读文本,为项脊轩做一份选址与修复格局说明方案; (2)为了更好地还原当时的生活情景,请选择最不能少的几个情景,提供描述性方案; (3)请根据文本中的人物,为其进行雕塑,注意人物的姿态和神情,为其写出描述性方案; (4)如果“项脊轩”修复了,文化局将其对外开放,请为“项脊轩”设计开放展示的前言。

可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情境+任务”已经成为语文课的不懈追求,也是新型的学习形态的变革。上述学习方式有效地将学生代入具体的场景之中,将学生被动地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行为,真正地实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答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是自己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读写才能变得可视化,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其次,注重随笔式训练,创设可量化的读写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打破了传统阅读与写作分而治之的状态,有效地将单元写作任务融合到具体的阅读之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随笔式训练,打通读写之间的屏障,实现读写共生。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听觉、嗅觉、触觉等,让学生进行随文写作。具体为:

近期,《散文》刊物为了激发广大读者对文学的热爱,推出了“我为你读散文”的主题活动。为了让刊物更具吸引力,该刊主编邀请你设计散文音频、动画展示、散文推荐语等。请你以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为素材设计二维码,将音频、赏析、动画涵盖在内。

该学习任务有效地将阅读鉴赏与写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全感官的阅读,调动主观想象力,感知荷塘的含情脉脉和月色的缥缈轻柔,进而体悟朱自清的“这宁静是它们的”的孤独。

三、高于生活感悟,进行有效的读写实践

写作是写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读写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二度创作,写出真实而有个性的文字。

首先,带入生活角色,进行深度读写。为了真切感受作品的情感和主旨,学生需要运用代入法,拉近自己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读写活动高度融合在一起,巧设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朗读、角色代入等方法,反复体味作品的意蕴。比如,学习蒲松龄的《促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成名”的叙事视角进行故事转述。进而真切地展现成名一家“悲”“喜”的心路历程。由此,学生将生活的经验自然地转化为特定的语境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经典的文本往往运用含蓄而凝练的语言表达内敛深邃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化抽象为具体,进而找到最佳切入点,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在学习宋词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依据提供的相关宋词作品,发挥想象,将学校临街的老四合院改造成民宿“宋词小筑”。其中,教师依据这一主题,可以将之细化为“宋词客居”“雅韵小景”“千古留影”“诗余书香”四个活动。“雅韵小景”“千古留影”两个环节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宋词,选取相关的意象,进而巧妙由画入词。由此,学生借助绘画、多媒体等直观的事物,不断地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知,进而激发创作的灵感。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源源不断地为教育提供常识,教育也锲而不舍地为生活提供无限可能。”可见,生活与教育二者之间是一对孪生兄妹,学生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摸索积累,不断将经验知识转化为生存能力和创造欲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本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设计思路[J].人民教育,2019(20).

[3]徐飞.从“读写结合”到“读写共生”[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9).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读写教学实践
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生活,习作之“本真”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