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思政研究

2023-10-08 21:13庞宝坤王媛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育人思政

庞宝坤,王媛媛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对于大学英语专业而言,实现翻译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而且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翻译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塑造正确价值观体系、完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意蕴,证明了翻译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推动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介绍

“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是大学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国内外翻译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翻译学派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过程。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深入了解中外翻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从而掌握翻译中常用的概念和术语,熟悉中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和主要翻译观,稳步提升学生研究和运用翻译理论的能力。第二,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了解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及中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和流派;引导学生接触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历史划分和分类,以及翻译研究的未来、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等;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提升翻译理论基础素养,为学生提升翻译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毕业要求设置,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仅要符合教育认知目标,还要符合“具体的、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间限制”的SMART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术语,探索翻译的本质,理解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提高翻译理论素养;了解世界最新翻译研究成果及主要翻译理论和流派;了解世界著名翻译理论家的翻译观,拓宽国际视野,从而帮助学生夯实翻译理论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奠定基本翻译理论基础,掌握独立分析翻译问题、解决翻译难题和进行翻译实践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3)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思想之中,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提升人文素养,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学在英语专业中顺利开展。

二、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教学科目,是对课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优化整合之后的结果,是认知主体、知识、文化等要素相互对话的产物。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在进行思想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为防止生搬硬套思想政治内容,可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翻译理论基础”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翻译基础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的熏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养成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最终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翻译人才。

(一)有助于塑造正确价值观体系

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机会接触中西语言文化知识。在多元文化和多国语言转换的发展需求下,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育人功能逐渐增强,学习本课程的学生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坚定中国文化立场。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大多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且思维活跃、个性突出,此时他们的价值观还未确立,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以避免对某件事或某一社会现象的错误判断。将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可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重视对思想政治文化元素的挖掘,并将思想政治内容贯穿“翻译理论基础”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使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更加规范。

(二)有助于完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英语文化、语言等基本知识,还要熟知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在语言方面的差异后,更好地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并以理论指导实践。此外,该课程还要求学生所学内容必须包括基本的翻译专业知识,以及文化百科知识,形成集百科知识、翻译知识和文化知识、语言知识为一体的知识结构网络。无论是通过书面形式展现的线性语言文化知识,还是以文本为载体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模块之间都具有相应的逻辑承接性和相通性,而且也都蕴含了哲学、道德、思想观念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文化素材及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助于完善翻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三)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当前,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要想实现此任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整个教育阶段。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翻译中常用的概念和术语,熟悉中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和主要翻译观,稳步提升学生研究和运用翻译理论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成为具备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翻译人才。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在进行思想政治建设时,要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原则,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开展典籍翻译、政治翻译、文化翻译等实践翻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强化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三、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制定科学的翻译理论课程目标

在制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目标时,要以课程思政为指导,要将专业育人、科学育人和思政育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翻译理论基础”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全程贯穿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1]。也就是说,本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价值引领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服务意识和翻译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大学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选择优秀的翻译材料

选择优秀的翻译教材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翻译技巧和方法,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选择优秀的翻译材料比直接为学生讲解道德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更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要想提升英语翻译能力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然而,并不是所有英语材料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理论相违背的材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甚至对学生“三观”的塑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选择翻译材料时一定要慎重,必须保证最终选择的材料具有教学意义和价值。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当前社会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与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保护问题等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学生在翻译时不仅能够提升基本的翻译能力,还能引起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此外,教师也可以从西方著作中选择具有启迪性的教材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例如,以《我为什么而活着》作为翻译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复杂长句进行翻译处理,从而提升他们的翻译能力,在翻译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对人类共同的苦难产生共情,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意识,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

(三)深挖思政元素,做好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每一章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及明确的育人主题、思政育人目标和设计思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主题展现到学生面前,呈现独特的教学特色,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好地实现了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

例如,在学习西方的节日翻译时,由感恩节引发学生对“当传统节日遇到洋节”的思考与讨论,以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赏读感恩的名人名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感恩元素(个人层面),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3]。教师在讲解课文翻译要点以及融入思政元素关键词gratitude、appreciate、praise时,进一步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传递弘扬中华民族的感恩、施恩、报恩的传统美德。同时,通过进一步的拓展阅读及相关内容的翻译训练,要求学生阅读“Gratitude is Attitude”和“Being thankful is especially valuable in challenging times”等文章,并观看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视频,要求给视频配音并添加英文解说词。视频配音以及感恩活动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真情演绎感恩之情,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感恩精神,懂得知恩、施恩和报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学生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思政元素“感恩”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而且能够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感恩故事。

又如,根据中英书信文化的差异,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要求学生指出两种书信格式与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时代书信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尝试将《一封家书》翻译成英语;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让学生为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一封感谢信。在这一课程设计中,主要挖掘文化自信、传统书信文化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了解书信文化和中英书信的差异,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使其坚定文化自信,传递书信文化。

(四)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翻译理论课程思政建设

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了发挥“翻译理论基础”课程的育人育德作用,需要通过坚守课堂主渠道、延伸课堂教学、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等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辐射度和渗透性。

第一,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课堂实现,课堂作为主要的课程教学主渠道,可以教授学生知识、方法和技能,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教师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翻译教学活动时,需要借助翻译课堂实现,课堂是文本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和精神世界直接沟通和交流的最好场所。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翻译教学,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政治、外宣、典籍等为主要内容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采用师生互评和同伴交流等方式呈现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从而起到熏陶和渲染作用,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浸润性。

第二,课堂延伸,使之与生活相衔接。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生活性、情境性和实践性。为了提升本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需要在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使其与生活紧密相连。例如,高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翻译和表演含有红色文化元素的英文情景剧,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强化课程思政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翻译竞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将翻译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翻译训练中不仅掌握更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同时掌握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最终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

第三,贯穿学校文化建设。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还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也可以体现学校的治学风格和历史文化传统。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对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塑造及政治信仰进行正确引导,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双语或多语校训可体现学校的文化和人文氛围,学校简介翻译和校史翻译也能体现学校的文化建设水平,校园标识语、学校网站等内容翻译是学校树立形象和自我推荐的名片,高质量的翻译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驱动力和文化约束力,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所需,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以大学英语专业“翻译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在探索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中,不断对“翻译理论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在提升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强化思政育人功能,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