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保护区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策略分析

2023-10-08 00:36赵旭亮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天敌保护区

赵旭亮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卓尼 747600)

在新时代生态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林业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林业可持续发展已成必然之势。为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是关键。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作为国家级保护区,探索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策略至关重要。根据实践结果,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我国林业发展现状,提高管理效果。保护区工作人员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制订针对性、指向性的技术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行为手段,助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1 保护区整体现状

保护区地处我国甘肃省南部,地跨卓尼县、临潭县、迭部县、合作市。1)主要保护的是天然原始山地寒温性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总面积达287 759 hm2。其中,核心区109 762 hm2,缓冲区67 434 hm2,实验区110 563 hm2。2)现有林地100 660.48 hm2,截至2019 年,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为44.36%。截至2022 年底,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8.34%。保护区也是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平均径流量为10.1 亿m3,占整个洮河流域平均径流量的19.06%。3)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2021年同甘肃农业大学的联合调查显示,保护区内有多个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如独叶草、盘龙参等。高等植物1 300 种,其中高等种子植物1 244 种、苔藓类39 种、蕨类17 种。根据2022 年的《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保护区的林草资源丰富,整体生长较好。4)除此之外,保护区在各个沟系设置了保护站和保护点,站点结合形成林草资源生态保护网络。地方政府部门也相继开展了“绿卫”“绿盾”“2022 清风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保护区病虫害防治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保护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火灾。但是由于林下可燃物的不断堆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森林的防火能力,一旦出现火情且未及时发现,则易出现难以控制的重大火灾,对森林资源产生较大的危害。在生物防治方面,根据调查结果,保护区的有害生物数量增多。复杂的情况,不断增加的破坏力,整体发展情况和保护情况的变化,都为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保护区病虫害防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落针病、叶锈病、煤污病等病害,以及落叶松鞘蛾、中华鼢鼠、小蠹等虫(鼠)害时有发生,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如落针病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蔓延速度也越来越快;小蠹虫害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易在局部暴发,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中华鼢鼠的天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种群大规模减少,从而导致中华鼢鼠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在荒地、未开发林地的破坏力越来越强。具体的防治手段如表1所示。

表1 甘肃省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病虫害防治

3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3.1 微生物制剂法

微生物技术具体指的是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杀灭病菌和害虫。微生物具有较快的繁殖速度和较大的繁殖规模,体积虽小但是防治效果明显,在当前得到了广泛应用。举例来说,在当前阶段,市场上应用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三种。1)白僵菌。这种菌可以有效杀灭美国白蛾、松毛虫、松墨天牛等害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病毒。通常利用昆虫病毒制成杀虫剂,杀灭特定害虫。3)苏云金杆菌。该菌主要针对的是鳞翅目害虫,如松毛虫、斜纹夜蛾等。同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相比,微生物制剂法的综合效果更好,危害更小,针对性更强,能明显降低病虫害的破坏力,可以在防治的过程中有效保护环境,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保护区常用的微生物制剂法为以菌治虫。该技术绿色、无污染,符合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要求,是现阶段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目前,保护区常用苦参碱、苦烟乳油、白僵菌等制剂防治落叶松鞘蛾等病虫害[1]。

3.2 病虫害天敌法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天敌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武器,病虫害天敌法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该方法的应用时间较长,应用范围较广。时至今日,病虫害天敌法已经发展为一种有效、高效的生物防治技术。举例来说,在杨树的有害生物防治中,就可以采用病虫害天敌法。具体可从以下4 方面开展工作:保护鸟类;利用寄生蜂、捕食性昆虫和有益微生物;创造有利于生物天敌生长的环境,多培植豆科牧草;规模化生产生物天敌,如为防治杨尺蠖,大规模生产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保护区常用的病虫害天敌法有两种。1)以鸟治虫。常用于对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具体方式为,在树林中投放鸟类,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吸引其捕食林间害虫。2)以虫治虫。在病虫害多发季节,投放害虫天敌实现对林内害虫的捕杀和寄生。比如利用异色瓢虫、草蛉防治蚜虫和丽木虱等害虫[2]。

3.3 生物酶技术

生物酶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也较为常见,其主要是利用林业生物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抵抗外来的蛋白水解酶。并且,蛋白酶抑制剂具有维持生物新陈代谢的功效,能够有效促进林业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在当前阶段,生物酶技术开始被应用到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通过应用酶制剂的方式,抑制害虫的消化功能和进食欲望,破坏害虫的消化系统,影响害虫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最终实现生物防治的目标。此外,还可以借助生物酶技术细致地检验苗木的情况,避免带病带虫的苗木进入林区,从而有效预防病虫害问题。

3.4 营林技术

营林技术的应用重点是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采取适当、合理、科学的营林措施,为林木营造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营林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其通常应用在生命力旺盛、生长势头较强的林木品种上,借助混交、除草、灌溉和生物防治等手段,提高林木的存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以混交手段为例,混交的时机应选在苗木栽培的初始阶段。在应用营林技术的过程中,保护区人员根据当地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按照造林地海拔选择合适的树种。比如,在海拔低于2 700 m 的地区,以栽植山地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同时栽植桦树与其他落叶松,以便形成混交林[3]。随着海拔升高,营林树种的选择应以抗病性强、耐寒耐旱的华北落叶松为主,以此达到栽针保阔的目的。

4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管理路径

4.1 转变病虫害防治观念

1)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应履行好岗位职责,加强责任意识,转变病虫害防治观念,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家和保护区部门下发的防治要求,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自身出发严格控制病虫害。当病虫害生物防治手段未起到明显作用时,则应做好上报工作,及时调整防治措施,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方式继续控制。并且,在日常工作中,相关人员应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当前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形势,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方法,确保该技术的顺利推广[4]。2)保护区主体和林业主体应改变旧有的化学防治理念,认识到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性和突出价值,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逐渐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大力引进生物防治手段,减轻对林业环境的破坏,也避免病菌和害虫形成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4.2 科学选择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较多,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在实践过程中,保护区的林业人员应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特点,科学选择生物防治技术,通过理性思考、综合评价,选择更具应用效果且成本可控的防治技术。林业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具体来说,为确保生物防治技术的科学选择,林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做到以下3 点。1)结合实际选择技术。相关责任人应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合理的生物防治技术。根据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分析未来的发生趋势,选择科学的防治手段,并在实践中根据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决定是否采取加强措施和备用方案,综合管控病虫害,避免病虫害蔓延和扩大。2)根据区域选择技术。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环境,所选的生物防治技术也应不同。相关责任人应根据区域特点,选择可以协调的生物防治技术。一个林区或保护区,往往会划分成多个区域,不同的区域具有差异性,因而采用的生物防治手段不同。相关人员应结合区域情况,选择不易产生相互影响的生物防治技术,综合考虑附近区域的情况,以此实现科学选择。3)按照要求选择技术。具体指的就是在选择技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林区要求和相关文件选择生物防治技术,落实林区要求中的要点和相关文件中的规范,以此提高整体的防治效果。

4.3 加强监测及预警工作

1)建立预警体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是预警体系不完善导致的。为有效防治病虫害,甘肃省林业部门应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预警体系,履行的职责是引进项目和病虫害防治方案的审批,做好日常的决策工作[5]。还可研发智能虫情测报系统(见图1),该系统能为防治病虫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1 智能虫情测报系统

2)强化监测职能。常态化监测,日常化管控,将监测当作日常工作,并基于监测的结果找寻病虫害的成因和后续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为大规模防控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遵循多层次的原则,科学布局每个监测点,扎实开展监测点审核工作,以监测点为重心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此实现病虫害防控常态化。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病虫害防治形式。当病虫害突发且危害较大时,采用应急防治。在日常监测中,采用非应急防治方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林业发展而言,研究探索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策略很有必要。若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效果突出,价值明显,则可以有效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林业管理可以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确保林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故此,身为林业工作者,相关人员应在此基础上,合理分析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把握微生物、天敌、生物酶和营林技术的要点,根据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保护现状和防治现状,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天敌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涉及各类保护区的项目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