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海棠栽植及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2023-10-08 00:36刘新萍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海棠甘肃省园林绿化

刘新萍

(凉州区园林管理服务中心,甘肃武威 733000)

海棠(Begonia evansiana)是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喜光,也能耐半阴,耐寒,对环境要求不严,适于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海棠花期较长,观赏价值高,在我国北方地区园林建设、绿化活动中应用广泛,同时其较强的适应性使其栽培管理和养护管理的难度不高,便于绿化成本控制[1]。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4 月,海棠花开放,花团锦簇、观赏性强;5—8 月,海棠枝繁叶茂、装点价值高;秋季10 月,海棠挂果;秋末冬初,其果实呈现金黄色,在园林中仍可发挥点缀作用。甘肃省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对绿化工程的重视程度高,海棠以其适应性较强、养护成本较低的优势得到了关注。为进一步发挥海棠在生态、社会方面的价值,分析其在甘肃省的栽培技术。

1 海棠的应用价值

1.1 生态价值

甘肃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要考虑树种选取合理,并保证成本水平和绿化质量,海棠因适应力强、观感较好、成本可控成为可靠选择之一。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海棠栽培养护的直接价值在于改善当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发挥其生态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信息,2022 年甘肃省森林总面积509.73 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为2.8 亿m3。

林业资源并不丰富。积极加强海棠栽培和养护,可以发挥该树种适应性强、易存活的优势,改善区域内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发挥其生态方面的价值,在城区范围内吸收温室气体、净化空气,同时稳固水土、控制水土流失,发挥生态层面的积极价值。如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将海棠栽培在城区内和城区附近的园林中,可起到绿化、美化方面的作用,直接提升市容市貌和城市观感。此外,海棠对空气环境的净化作用也值得关注,667 m2海棠每天能够吸收60~65 kg 二氧化碳、释放40~45 kg 氧气[2]。园林绿化工程还能调节都市热岛效应,栽培、养护海棠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1.2 社会效益

海棠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在甘肃省开展海棠栽培和养护工作,可以使其社会效益得到发挥。值得注意的是,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的园林绿化工程区域环境可满足海棠栽培要求,大范围选择海棠的栽培、养护,也能促进区域林业发展,带来林业就业、树苗贸易、林木运输方面的发展契机,社会效益突出。

2 甘肃省海棠栽植技术

2.1 品种选择

甘肃省的自然条件大体满足海棠的生长要求,但为了保证成活率、生长效果,建议加强品种选取。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需要考虑甘肃省春秋季节风力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特点,选取耐旱能力较强、抗倒伏能力较强的海棠品种。海棠喜光,甘肃省年日照时间为1 700~3 300 h,有利于海棠生长。实际工作中,应重点选取长势良好、3 年内没有遭受严重病虫害侵袭的树种、树苗备用。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可选用的海棠品种包括西府海棠、红宝石海棠、北美海棠、绚丽海棠等。在确定品种后,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树苗、树种,如果海棠育苗栽种,应做好检疫工作,确保树苗大小均衡、长势可观,且不存在根系、枝叶严重损伤的情况[3]。

2.2 定植

园林绿化工作中,海棠的定植一般在夏季集中进行。甘肃省风力较大,建议以苗木移栽为主要方式,少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苗圃及林场也可以采用树种育苗。以苗木移栽为例,选取的定植园应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也能有效组织灌溉。在移栽前的冬季,需要利用机械设备对定植园进行松土深耕,耕深不宜小于40 cm,以保证土壤透气性。如果选取砂质土定植园,可不进行松土深耕,在移栽前浅耕即可。移栽过程中,要求妥善进行苗木的保存和运输,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苗木摆放整齐,无重物挤压情况。根系以土球包裹,适时浇水保持土球湿润。原则上应在早间、傍晚光照强度较低时进行移栽,避免强光照射导致苗木脱水死亡[4]。

定植时,要做好行距和株距的控制。如果苗木较大、达到1 年生或以上水平,株距和行距应控制在2.0 m×1.5 m 左右;如果苗木达到2 年生或以上水平,株距和行距应控制在2 m×2 m 左右。所有苗木的高度应在1.5 m 以上,定植穴的深度应在0.8 m 以上。考虑到甘肃省的土壤条件相对较差,定植穴开挖完成后,应施基肥,以复合肥和有机肥为主,每株海棠施有机肥30 kg、复合肥300~400 g。定植时,应保证苗木根系与肥料的距离在30 cm 以上,避免肥料直接接触苗木根系出现烧根情况。苗木垂直置入定植穴,保证其位置、方向稳定后组织回填,以脚踏、手按的方式压实回填土。之后浇灌定植水,1 年生以下苗木每株浇灌20~30 L,1 年生以上苗木每株浇灌40~50 L。

2.3 栽后管理

移栽完成后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松土、翻耕、追肥、补水。1)除草工作至少开展2 次。在定植完成后立即组织除草,将草根、灌木等完全清除;定植1 个月后组织第二次除草,一般在春末、夏初野草生长速度较快时集中进行,清理各类与海棠争夺养分的灌木和杂草。2)松土工作以浅耕为主,以人工或小型设备,在海棠定植园内浅耕,深10~15 cm[5]。3)甘肃省在夏季、秋季可能出现土壤板结问题,园林绿化工程中,因绿化植物较多,也可能存在肥水不足的情况。要加强栽后跟踪管护,出现土壤板结情况时进行浅耕,保证土壤通气能力、保墒能力。4)定植后1 个月左右,可组织补肥,以磷肥和氮肥为主,每株海棠用肥0.5~1.0 kg,其中1 年生以下海棠每株施用0.5 kg,1 年生以上海棠每株施用1.0 kg。5)甘肃省夏季末、秋季降水偏少、气候干旱,为保证海棠生长效果,可在此季节做好补水、补肥工作,栽后14 d,每日清晨或傍晚分别浇水20~40 L,1 年生以下海棠每株用水20 L,1 年生以上海棠每株用水40 L。用肥方面,向每667 m2海棠定植园施加有机肥2.5~3.5 t。

2.4 修剪

海棠修剪时,要保证树冠区域的通风,同时关注枯死枝、病枝、弱枝的处理。园林绿化工程中,海棠栽培后的次年春季组织第一次修剪,主要剪除侧生枝、不规则枝,出现严重病虫害的枝条和弱枝也应一并剪除。树冠区域的枝条不宜过多,以树冠区域能够有效通风、透气、接受光照为基本要求进行修剪。进入夏季后,要对过密枝、病虫枝、竞争枝、重叠枝等进行剪除。甘肃省夏季光照过强,为避免海棠脱水,应适当除萌蘖,保留足以维持光合作用的枝条及骨架枝。树冠成型后,应定期开展修剪工作,主要针对城市内的景观树、公园景观树,以造型修剪为目标。郊区用于生态栽植的海棠,修剪工作可每年进行一次,可不做造型方面的处理。

3 甘肃省海棠养护技术

3.1 防风养护

甘肃省一年四季均存在强风天气,尤以春季、秋季、冬季为甚。甘肃省园林绿化工程中,海棠多采用移栽方式,栽培早期往往存在根系不稳定的情况,海棠应对强风破坏的能力不强,可能出现倾斜、倒伏甚至死亡风险,因此应加强防风方面的养护。防风养护主要采用园区整体防护、林木个体支护两种技术方法。

园区整体防护是指在海棠定植园周边建立防护设施,主要利用高大乔木营造防风带,如果园区周边缺乏高大乔木,则以金属或其他纤维网设置防护带,减少风力对园区内海棠的破坏。当海棠进入生长稳定期后,其本身已经具有防风能力,不必再组织防风管理。林木个体支护则强调以木质结构、金属结构对海棠进行防风管理,见图1。

图1 以木质结构进行防风支护的树木

结合图1 所示模式,在完成海棠移栽后,可在树干下部近地面1.5 m 左右位置设置支撑架,以3~4根硬度较强的木杆或金属杆形成支护结构,风力对海棠的影响可借助支护结构得到传导,进而避免海棠倒伏、倾斜等问题。

3.2 用肥养护

园林绿化工程需要关注海棠生长质量、成活率,施肥养护可以提升海棠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以保证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原则上除应用有机肥和化肥之外,还可以向海棠提供生长活力素、海藻肥,以提升海棠获取的养分总量,满足移栽早期的营养需求。甘肃省各地土壤情况不尽相同,且大多较贫瘠,生长活力素、海藻肥的使用更显必要。

移栽完成后即可施加生长活力素,以净水稀释,药水质量比为1∶500,每株海棠使用混合液20 L,以7~10 d 为间隔,持续浇灌3~4 次,如果海棠仍不能稳定生长、树势衰弱,可多施用1 次。海藻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主要在移栽完成后使用。以净水稀释,药水质量比为1∶2 100,每株海棠使用混合液5 L,以14~21 d 为间隔,持续提供2~3 次,如果海棠仍不能稳定生长、树势衰弱,可多施用1 次。生长活力素也可与常规肥料混合使用,栽种在市区内的海棠,不宜与常规肥料混合;栽种于野外的海棠,可将生长活力素200~300 L 混合入有机肥中,集中施于667 m2定植园内。

3.3 病虫害防治

海棠病虫害种类多样,甘肃省海棠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叶斑病、锈病、金龟子、卷叶虫、蚜虫、红蜘蛛和角蜡蚧等。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因园林区域面积不大,防治工作更多应关注针对性、多样性,以保证海棠栽培后的养护效果。具体工作中可以采用药物控制、生物控制并行的方式,减少病虫害对海棠的破坏,常见病虫害的用药方法见表1。

表1 海棠叶斑病、锈病、害虫的用药方法

除用药防治之外,其他防治手段也应加以重视。甘肃省害虫多在冬季于地下越冬,次年继续为害海棠。每年冬季可对枯枝败叶进行清扫、焚毁,并组织林区管理、浅耕(10~15 cm),以扫除地下害虫、病菌等,保证海棠生长效果,免除病虫害威胁。

3.4 持续养护

甘肃省的自然条件可满足海棠的栽培、生长要求,但由于其气候干旱,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稳定性不高,还应加强对海棠的持续养护,尤其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因涉及海棠移栽,更要关注移栽后管理、精细养护。1)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方应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根据海棠的生长需要,确定养护工作具体方法,如浇水养护、病虫害防治负责人等,做到责任落实,直到海棠进入生长稳定期。2)加强园林防火工作。冬季、春季应重点开展火灾隐患管理,做好绿化园林区域内的空气湿度监测,当空气湿度较低、气候较干燥时,做好防火管理,避免火灾造成园林绿化焚毁的情况。

4 技术应用建议

4.1 加强宣传管理

甘肃省海棠栽培养护工作的价值突出,有助于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为保证绿化效果,建议在未来工作中加强宣传管理,面向广大绿化工作组织宣传海棠种植的生态价值,面向城市地区企业宣传海棠种植的社会效益,使更多人员、组织、企业参与到海棠栽培工作中。宣传工作还应重视海棠栽培、养护技术内容,将海棠的栽培要求、养护要点等整理为简单易懂的数字化资源,集中提供给各类主体,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此外,要进一步丰富宣传工作的渠道,以自媒体、流媒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参与,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范围。

4.2 重视技术推广

技术推广应作为甘肃省海棠栽培、养护工作的关注重点,在各地绿化部门、园林建设部门进行海棠常规栽培的基础上,还应向其他各管护方提供技术培训。甘肃省可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各地均有足够人员掌握海棠栽培技术,也能面向更多绿化工程、园林绿化管理组织进行技术推广和宣传。各地还可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划分若干工作网格,为每个网格配置若干工作人员,专项负责网格内的技术推广工作,使更多人员掌握海棠栽培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5 结语

海棠在甘肃省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发挥其在生态、社会方面的效益。栽培管理方面,应考虑甘肃省干旱、降水少的特点,做好品种选择、定植管理,并根据海棠长势进行必要修剪,养护工作关注防风、施肥、病虫害防治,也关注海棠生长周期内的持续养护,以避免出现树木长势衰弱、局部死亡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甘肃省应重视海棠栽培和养护技术的宣传推广,进一步发挥其生态、社会方面的积极价值。

猜你喜欢
海棠甘肃省园林绿化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大嘴狗》
找春天①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