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10-08 02:42周银燕王月徐东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策略研究乡村振兴

周银燕 王月 徐东梅

摘 要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研究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结合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双阳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业科技需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农业建设存在不足、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支持乏力、缺少高素质农业人才等问题,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注重农业经济绿色发展、健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支持力度、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等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46

解決“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为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创新发展道路。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建设是着手点,也是关键点。地方政府只有坚持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乡村实际情况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双阳区充分利用农业经济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研究双阳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可以为其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双阳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区东南部,辖区面积1 677 km2,共辖8个乡、镇、街道,134个行政村。双阳区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共有耕地70 161 hm2,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2022年粮食产量超过90万t。双阳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农业资源优势,推动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苗木及梅花鹿等特色农业经济建设。目前,双阳区成为吉林省首个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试点,还是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数字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1]。

近年来,双阳区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围绕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现代农业建设为基础,以高质量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走出了独具双阳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道路。

1)做强数字农业。双阳区大力开展数字化应用与农业经济的融合发展,从乡村治理、市场信息、农资服务、大田监测、病虫害防治和智能农机等多个方面,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2)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双阳区根据各乡镇优势资源,以农业产业园区为引导,建设了奢岭镇草莓产业、鹿乡镇梅花鹿产业、平湖街道山野菜产业、双营乡香瓜产业、齐家镇香菇产业和双阳全区绿色稻米产业,并打造了以农业嘉年华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产业,有效推动三产融合发展。3)加强科技农业发展。双阳区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附加值。双阳区生产的富硒大米、有机蔬菜、菇娘等特色农产品广泛进入高端消费市场;绿色循环农业、梅花鹿产业链式发展、草莓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得到农民和市场认可。

在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高新农业生产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产业化发展模式等先进模式的驱动下,双阳区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双阳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样本,并荣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双阳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喷(滴)灌技术、秸秆还(离)田技术、先进农机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均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从整体上看,农业技术应用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推动作用仍有不足。1)在推进秸秆全量利用的过程中,还田秸秆虽然提高了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由于尚未全面推广秸秆辅助腐解技术,耕地中的秸秆无法快速腐解形成矿化腐殖质,黑土地耕地的地力培肥仍需较长时间。2)双阳区虽然已经基本实现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但部分地块小、坡度大、地形复杂的耕地,仍然缺乏适用农机具,机械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3)双阳区在农业生产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应用、数字农业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等方面,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绿色低碳农业建设存在不足

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主流的当下,农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被提上日程。绿色、低碳农业要求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着力解决农业环境污染、生物安全等问题,构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协同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双阳区农业经济虽然在资源高效利用、化肥农药双减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农业生产缺乏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与经济效益不对等。尤其是在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产品加工废物排放、养殖粪污排放等方面,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力,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在农业生产、加工环节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2)种养产业脱节,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废物再利用、生态种养业发展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不足,农业资源要素尚未形成全量利用链条,尤其是在畜禽粪污资源化肥料化利用、生态养殖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农业、低碳农业发展乏力,必然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业经济天然具有长周期、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要激发农业生产主体投入、经营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政策、保险等机制降低或转移经营主体的风险。但目前,双阳区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尚不健全。1)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不清、了解不深,对农业保险抗灾减灾的作用缺乏信任,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不强。2)部分农业保险产品理赔要求、流程、手续较为复杂,部分保险的理赔标准与农民预期存在差距,影响了农民购险积极性。3)部分农业保险产品与当地农业经济实际情况不相符,缺乏农民切实需要的保险产品,也影响了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还会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投资农业的意愿,不利于资金、技术、物质等要素向农业经济聚集,制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 金融支持乏力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基础。目前,农业经济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农业企业投资和农户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融资主要面向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向小规模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仍然较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的力度仍然不足。1)金融机构对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偿还能力缺少信任,为降低信贷风险而不愿放贷。2)部分农民较为保守,不愿承担较高的经营风险,不愿利用金融手段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3)小规模经营主体、农民缺少抵押物,限制了他们获得贷款的额度。4)金融机构针对农业经济的贷款产品较少,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2.5 缺少高素质农业人才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双阳区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阳光工程、冬春科技培训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培育了一批懂农业、会技术、善经营的农村人才;也着力引进了一批具备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能力的人才,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农业大县发展要求相比,双阳区高素质农业人才数量仍然较少,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仅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较低,还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同时,双阳区农技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较为缺乏,在农业生产、市场销售、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力度不足,也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3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政府部门应抓住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增强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应立足农业经济现状,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推动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激发农民购置适用农机具、应用新技术的热情,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同时,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的补贴力度,推动平衡施肥、秸秆腐解剂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农村的普及,扩大黑土地保护技术、农业物联网、智慧农机、农村电子商务、数字农业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等高新技术的覆盖面,实现区域农业经济一体化发展[3]。

3.2 注重农业经济绿色发展

政府要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资金,加大生态性农业补贴的比重。增加米豆轮作、肥药双减、保护性耕作等措施的实施面积,以减少农业污染,推动农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变[4]。同时,农业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绿色有机农业、资源集约型农业、产业链型农业等经济模式建设,用生态型农业经济模式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消除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3.3 健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的作用。1)建立多部门参与、功能完善、与农业风险相符、满足农户需求的農业保险体系。2)优化财政补贴政策,提高农民风险防范意识,扩大农业保障覆盖面。3)将玉米、水稻、大豆这类基础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特色养殖、新型经营主体等纳入农业保险服务范围,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4)开展农业保险创新。例如,在2019年,双阳区人民政府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开展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通过期货市场降低农民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保障了农民收益;安华保险吉林分公司在吉林省财政的支持下,开设了烟叶、肉食鸡等农业产品的保险业务,由吉林省财政进行保费补贴,有力扩大了参保范围。

3.4 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加快构建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加大倾斜、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发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推动更多金融资本向农业聚集[5]。1)要加强宣传,引导小规模经营主体、农民利用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的经营项目。2)加强政府、企业、担保机构、金融机构的合作,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激发金融资本投入农业经济的积极性。3)强化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完善信贷主体信用评价信息平台,补齐农村金融短板。4)创新农村抵押物权体系,拓展农民融资渠道。如双阳区开展的“三块地”改革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行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分置;农村产权抵押担保、农民农村权益有偿退出等工作,均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贷款抵押物范围,增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3.5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乡风民俗的转变,普及农业现代化、绿色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农民积极学习现代种养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农业部门要抓好高素质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能力,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此外,还要做好农民致富典型宣传工作,调动农民学知识、学技术、学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4 结语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政府应把握时代机遇,从扶持政策、高新科技应用、绿色发展、金融支持、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双阳区政府办公室.双阳区概况[EB/OL].(2023-01-03)[2023-04-03].http://www.shuangyang.gov.cn/zjsy/tssy/sygk/.

[2] 徐佳旭.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后疫情时代智慧化服务模式构建[J].北方经贸,2021(3):13-17.

[3] 张晓娇,王利波,丁春雨,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榆树市、德惠市、扶余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6):219-221.

[4] 张凡,顾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绿色补贴运行机理与实施策略地方财政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9(1):83-90.

[5] 张晓娇,徐柏琪,杨威.吉林省县域农业新动能培育研究:以榆树、德惠、扶余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9,39(22):168-170.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策略研究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