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探析

2023-10-11 12:46张金霞
审计与理财 2023年9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税务核算

■张金霞

前言

截至2022 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 万件,稳居世界第一位;年度专利申请量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十三的12 个国家的总和。不难发现我国已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产品研发能力提升,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工业4.0”发展战略规划,为科技型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财税部门为了支持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实施,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其中研发费用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显得更为直接、高效。税收优惠政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符合条件企业税收筹划创造了便利;另一方面,若企业对此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解读不清或是人为有意造假情形,终将遭遇税收风险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损失。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对该项费用进行归集、整理,并严格根据税收法规的规定申报、纳税。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相关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部分计入当期损益,按税法规定据实扣除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当前,企业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用中所面临的税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风险

研发费用归集是加计扣除的基础,若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则有可能为未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带来一定风险。部分企业在研发费用归集过程中,没有按照税法相关规定进行,将一项本不属于研发费用范畴的费用列入其中。如,企业研发人员差旅费用发生方面,费用虽为研发人员发生,但是其未必都是因研发项目而发生,严格来讲不允许计入研发费用的。然而,少数企业财务人员对于研发费用归集范畴理解有误,将其列入研发费用。另外,财务核算与税务扣除统计口径不同,为研发费用归集增加了难度。如企业委托境内机构或个人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并计算加计扣除。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但是企业会计核算时,将委外研发费用全额计算。差异的出现导致企业虽支付了对外委托的研发费用,但是仅能按80%列支而无法享受全部税收优惠。因而,企业各类研发费用归集须严格按税法进行,否则将会由此而引发税务风险出现。

2.企业研发费用界限模糊风险

企业研发费用的支出与确认需要根据相关税收法规、政策,企业研发项目的设立须有新意、先进性。目前,关于研发费用的相关税收政策较以前有着相应的放宽,已不仅仅限于高新技术企业,而是制造业企业基本都可以享受该优惠政策。面对税收政策新突破,少数企业管理层将目光单纯锁定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方面,但是其研发费用所支撑的研发项目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有可能被税收征管部门予以否认,连带研发费用支出合法性受到影响。另外,关注研发费用支出相关的税收法规与政策有着详尽规定,即要求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如少数纳税人将常规性升级换代归集为研发活动,因其不符合创新性或是先进性要求,则将面临税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3.企业研发项目管理不当风险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而言,较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因而,国家在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税务部门对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加大了税收稽查力度。企业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留存备查资料,以证明其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目前有部分发生了研发费用支出的企业对项目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经验、税收筹划意识不强,使得研发项目相关的准备材料不足,无法满足加计扣除政策的规定,最终极有可能其研发费用支出被税务机关否定,而被税务机关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同时企业还将面临税务行政处罚的风险。

4.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不准确风险

企业在研发项目立项及执行、研发费用支出过程中,需要根据客观性原则设立相应的研发费用支出明细账,有条件的企业为了配合税务检查还应该在账外设立研发费用支出台账,以细化研发费用支出。实务中许多企业财务人员一方面因其本身财税专业知识较为缺失,无法真正理解税收政策规定的精华,导致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过程中出现错误;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业财融合能力相对较差,对企业本身所发生的研发费用缺乏应有的职业判断力,从而造成研发费用核算不准确。研发费用核算的失误,直接导致企业加计扣除的不准确,并因此引发一系列税务风险出现。

二、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务风险的相关策略

1.提升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合理性

首先,企业需要重视研发费用支出问题。研发费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也关乎到企业能否为此而遭遇税务风险,因而企业至上而下须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研发费用支出。其次,研发费用支出应真实、有效。国家支持企业产品创新、确保技术先进从而鼓励其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并因此而支出合理的研发费用,因而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应本着真实、有效原则进行。最后,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加强研发费用支出的核算,对研发费用的财务监督作用。一方面,设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对于发生的研发费用合理归集;另一方面,财务部门须审核研发费用的客观性、合理性,最大程度上避免因研发费用发生的不合理而导致税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2.优化研发费用管理制度,明确费用发生的界限

首先,企业须制订严格的研发费用管理制度。研发费用管理制度的订立是指导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纲领性文件,也是税收征管部门所关注的重点资料。企业须根据税法规定划分研发费列支界限,不得随意扩大研发费用列支范围,从而确保研发费用支出合理性。其次,加强研发费用管理制度执行的检查工作。企业财务、内审部门应经常对于研发活动、研发项目的发生进行检查,确保研发费用的支出符合企业管理制度。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明确研发费用的界限。

3.进一步规范管理研发项目

首先,企业须强化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研发项目是研发活动的基础,也是研发费用发生前提条件。企业在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工艺创新、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资金情况实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进行项目的立项,以体现研发活动的真实性。其次,做好项目研发费用支出相关凭证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工作。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开始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的转变。企业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经济支出的真实性确认最终都体现在原始单据、凭证方面,即便企业所发生的研发活动真实可靠,若没有相应合法、合规的凭证作为佐证,其说服力相对较弱。因而,建议财务部门督促业务部门做好相关凭证底稿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研发费加计扣除的实现。

4.提升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的精细化程度

研发费用的发生未来将以一倍方式获得相应的税收回报,企业除了确保研发项目的真实性、研发费用的合理性之外,还须提升研发费用核算的精细化程度。一方面,须借助于财务核算软件设立研发费用相应的二级、三级科目,并按研发项目分别记录;另一方面,财务人员须提升自身的业财融合能力,对于所发生的研发费用都应该做到了若指掌,以备将来向税务机关提供备案材料、申报资料时能够及时作以回复,减少不必要的税收风险出现机率。

结束语

对于符合该税收政策的企业而言,如何能够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有效归集研发费用、根据税收相关政策进行相应扣除,从而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的过程中看似简单且对企业有利,实际上其中蕴含着许多风险。若企业忽视相关税收风险的存在,而只是一心考虑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利益终将会为此付出相应代价。鉴于此,企业应该本着诚信原则出发,加强研发费用支出的管理,确保研发费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优惠政策实施加计扣除。从而实现企业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其力量。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税务核算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