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沙漠之旅] Ingeborg Bachmann – Reise in die Wüste 我如何称呼我

2023-10-11 23:35
中国银幕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传记片奥本海默特罗

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主演:薇姬·克里普斯

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巴兹尔·伊登贝茨 卢娜·韦德勒

雷纳托·卡朋特理

类型:剧情/传记/历史

上映日期:2023年10月19日(德国)

奥地利诗人英格博格·巴赫曼与瑞士文豪马克斯·弗里施坠入爱河而又分手,为情所伤的她开启了前往沙漠的避世之旅。本片通过对巴赫曼与弗里施、德国作曲家汉斯·亨策、奥地利剧作家阿道夫·欧佩尔之间故事的交叉叙述,刻画了这位诗人从“为情所伤”到“追求意志独立”的女性自我觉醒过程。

魅力不减的传记电影

今年8月底在中国上映的传记电影《奥本海默》,最终以超4亿票房、豆瓣电影8.8评分的双优成绩漂亮收官,不可否认,观众的青睐一部分来源于对知名导演诺兰的信任,另一部分,则源自对传记片的核心——原子弹之父、具有争议的科学家奥本海默个人心路历程的浓厚兴趣,毕竟,相比厚重的人物传记书籍,传记类型电影对大众而言,无疑是走近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的更快速路径。

传记片的创作由来已久,但在1941年后,它有了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一年,奥逊·威尔斯拍摄了经典传记片《公民凯恩》,这部电影将焦点对准“人”而非“事”,用镜头为我们缓缓解开了谜一般的人物——美国报业大亨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在雪橇底部,观众终于一同破解了童年那朵“玫瑰花蕾”对他一生的不灭影响。传记电影的魅力即在此处,创作者不需要费尽心力地在片头标明那句“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便能够获得观众更加天然的信任。

女性书写女性

10月19日,另一部传记电影登陆德国银幕,它的主角不似奥本海默如此闻名,但对文学爱好者而言也不算陌生,她就是奧地利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1953年巴赫曼出版了个人的第一部诗集《延宕的时光》,获得四七社文学奖,同年诗集《被缓期的日子》问世,助她一举成名,除此之外,她的代表作还有诗集《大熊星的召唤》、广播剧《曼哈顿的好上帝》《洪堡亲王》《少主》,以及短篇小说集《三十岁》《同声传译》等。然而,部分文学青年知道她,可能不是通过她的作品,而是她身边的“男人们”,比如保罗·策兰、马克斯·弗里施、汉斯·亨策、阿道夫·欧佩尔等,女性作家因“爱情”而被更广泛讨论,似乎是一种由来已久、难以逃脱的宿命。

正因如此,在这个时间点,德国女性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尝试为观众呈现她眼中的巴赫曼才如此必要,如果将她的爱情故事融入她的一生观察,也不过是个人意识觉醒的必经驿站罢了。用影像书写巴赫曼的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是德国新电影时期不可忽视的一束光芒,1981年,她凭借由芭芭拉·苏科瓦、尤塔·兰佩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德国姐妹》获得第3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获得此殊荣的女性导演。除此之外,她在导演传记片方面其实经验相当丰富,先后拍出了作品《罗莎·卢森堡》与《汉娜·阿伦特》,以及2018年以伯格曼为谜底的纪录片《寻找英格玛·伯格曼》。

原型、导演之外,饰演巴赫曼的卢森堡演员薇姬·克里普斯同样值得期待,她曾在《魅影缝匠》中扮演与制衣者雷诺兹一见钟情的女服务生阿尔玛,2022年凭借在另一部传记片《束胸》中对40岁的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即茜茜公主的全新演绎,获得了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女演员荣誉。

女性书写女性,女性诠释女性,相信本片从不同视角,定会阐释出巴赫曼更完整的故事,最后,以巴赫曼的诗歌《流亡之歌》作为本文的结束,“爱情赢得一次胜利,死亡也一次,时间和其后的时间。我们一次也没有。只有围绕我们的星球的沉落。余光和沉默。但吟颂其后的尘灰之歌,却会扬起在我们头顶。”(文 小黛)

猜你喜欢
传记片奥本海默特罗
电影《奥本海默》观后
情怀永不褪色
热爱照亮生命
精准操作贵州茅台 奥本海默豪赚超30亿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那个最会画“胖子” 的老头儿——费尔南多·博特罗
关于电影《戈雅传》的两点思考
传记片的历史与人性
新型沙美特罗衍生物的合成
“原子弹之父”的科学家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