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实践

2023-10-12 08:30许世伟
优质农产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阿里助力县域

文︱许世伟

2014 年以来,阿里云智能集团(以下简称阿里)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步伐,在农村电商、供应链物流、智慧农业、乡村治理等领域展开多元布局。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提出农业强国的概念之后,阿里对国家的政策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和研究,认为可以用阿里的能力去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强龙头、筑链条、兴业态和树品牌等方面相结合。

在具体实施上,应该怎么应用阿里的资源呢?目前已探索出两条路:第一,乡村振兴公益特派员模式。阿里在全国对接了27 个县,选取阿里工龄超10 年的员工担任县域乡村振兴小组副组长。第二,建立阿里巴巴服务县域政府的窗口——阿里数字乡村事业部,合作打造了20 个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区域,发挥科技助力创新和平台连接市场这两个功能,持续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治理两个方向,做阿里探索乡村振兴事业的践行者和可持续模式的探索者。

做农业农村工作很苦很累,周期也很长,如何把阿里的能力运用在特色产业的实际发展之中呢?当阿里驻村工作结束,离开当地后,产业如何持续性发展,能否形成一个业务的闭环,这是阿里如今在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在过去的三年,阿里已经在全国合作了150 多个县,在全国的4 个省选了20 个标杆县进行深入的探索。经过3 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4 条实践路径:

一是品牌化提升乡村价值,让家乡优质特产不但“有名有姓”而且优质优价。从渠道来说,和阿里的盒马、天猫等合作,在品牌价值保护方面,接入阿里的溯源系统,在全国做了一些案例。

二是互联网助力农文旅融合,让绿水青山在线上成为金山银山。阿里始终认为农文旅的融合或许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展现形式,阿里有高德、飞猪,可以根据当地的吃住游购娱做定制化开发,去年给北京平谷做了“云上桃花节”的活动,桃花168 小时的盛开,平台以慢直播的形式,吸引了千万级的粉丝观看。

平谷桃花

三是数智化通产供销全链路,让数字化从土地到餐桌。以灵山荔枝为例,从采摘到北京盒马超市,24 小时抵达,保证荔枝最好的新鲜度。在操作过程中,产品的溢价也能够体现出来。

四是实训化促进乡村就业创业,让乡村创业实现低门槛。阿里认为县域电商培训的实训化非常重要,要在产业培训之后,还能持续性地发展,手把手地教他们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把店开起来。阿里已经合作了150 多个县,其中有20 个标杆县,目前培训了几十万人次,在淘宝、天猫上面开通账号,培训之后直接进入实操。

以浙江象山红美人为例,针对红美人丰年丰产不丰收的情况,阿里在生产端打造精品网货,接入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码上溯源体系,同时在销售端聚焦一、二线消费人群,邀请头部明星主播带货,提高产品曝光度。另一个案例是给安徽歙县综合打造的文旅IP,通过打造区域品牌的文旅IP 和线上宣传来提升当地人流量。从0 到1、从1 到20、再到100多,阿里总结出县域区域落地的几个模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专业运营、专业运作。希望通过当地政府介入,能够将阿里的资源留在当地,实现系统化的运营,这是目前最能把这件事做扎实的一个方式。

在整个产业治理的各方面特别是做业务合作的过程中,阿里有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数字化已经成了必选项,有些县域紧抓机遇,实现了弯道超车。数字经济的发展,给县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二是将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农村电商的发展,实际上是小切口、长链条、大产业、可持续。政府的作用,关键是在农民致富路上铺设跑道、维持环境、制定规则、当好裁判。

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民的力量和平台的力量相结合,形成合力,向品牌化方向转型。未来更多的是要抓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即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品牌销售,通过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向生产要品质,向品牌要效益,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乡村产业的升级换代和高质量发展。

四是大力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和数商兴农工程。联合数字平台企业共同开展系列数字消费活动, 推动当地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发掘老字号,加大当地品牌产品线上销售;加大直播电商产业支持力度,依托直播基地引导产业聚集,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助力打造直播基地;持续加大电商人才培育,助力孵化电商创业企业,夯实电商发展基础。

五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文旅融合产品业态,通过高德一键智慧游、线上旅游节等多种方式,打造更多新品、精品、爆款产品和路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营销造节、网红直播等方式提振文旅产品吸引力、竞争力。

猜你喜欢
阿里助力县域
助力成功七件事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云上阿里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辰辰带你游阿里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阿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