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的《边城》

2023-10-12 10:43蒋桂群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4期
关键词:顺顺天保船夫

蒋桂群

沈从文这位高中肄业,少年时代在地方军营里打拼谋生的“乡下人”,历经波折与磨难,最终成为一位颇有个性、颇有声望的著名小说家,这已经是传说了。自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进入文坛后,人们对其评论的大起大落、时高时低,更是让他在众说纷纭中显露出一种独特的文学魅力。

沈从文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自由派作家,一直主张文学应该有一种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美学作用,他反对把文学变成政治争斗的附属品,反对把文学变成一种为了挣钱而玩弄金钱的游戏,他认为文学应该起到一种道德性、人文性和超越性的作用。其中,《边城》无疑是“希腊小庙”建设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一、湘西的魅力

在小说一开始,作者便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茶峒的山水图景。湘西边陲的小镇,依山傍水,安然卧于山水之间,举目望去,山上细细的竹枝,碧绿的颜色,让人心旷神怡,这应该是一处多么幽静的所在。清晨醒来,人们可以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看到小船在河岸边摇晃着,上面装满了桐油和盐巴。不管是远方的青山碧水,还是眼前河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都能从这座小楼中被看得清清楚楚。那层层叠叠、错落有序的木屋,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是一个适合地形的地方,一半是陆地,一半是水。从楼上望下去,只见白河波光粼粼,阳光明媚,鱼儿欢快地游动着。茶峒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令人赏心悦目。翠翠一家居住在一条沿河上游三里左右、弯弯曲曲、河水清澈见底的小溪旁。这个普通人家,以摆渡为生,生活很平静,也很充实。

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民俗气息,以及由环境所赋予的灵性,让苗家子弟们在边城长大,声音婉转动听,宛如山雀一般。少男少女们在月光下互相歌唱,尽情抒发爱意。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要舞龙、耍狮子、燃放烟花,把这个小城市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一年当中最热闹的就是端午节的龙舟赛,到了这个时候,全家都会去看。几个身强力壮、手脚麻利的年轻人,在鞭炮声和鼓声中,像一支支离弦之箭,被推到了河里。他们肌肉发达,精力充沛,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活力。每当两艘大船争斗到“白热化”時,雷鸣般的鼓声就会响起。江面两边的人都在欢呼,人声鼎沸。比赛结束后,游泳好手们就去河里抓野鸭,玩儿得不亦乐乎。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风,充分展示了湘西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二、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性美

因茶峒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区域内的治安很好,河街上的酒楼、杂货铺、油铺、盐铺和花衣庄都很兴旺,这里的人依然保持着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不管是老船夫,还是顺顺,天真无邪的品质是一样的,他们的身上都带着一种简单而原始的可爱,有一种人性的光辉。

河街上的河水上涨,岸边的牛羊、树木等都被水冲倒了。没有人会嘲笑,也没有人会趁火打劫,反而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别人,他们的心是善良的。

老船夫与顺顺是人性美的典范。这位老船夫是一位心地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老者。他的女儿背着他与一名军士有了私情,并且生下了翠翠。老船夫知道这件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像是什么都没听见似的,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然后一个人把翠翠养大。他常年帮助人们渡河,从不要求任何报酬。平日里,他待人和善,与街坊邻居打成一片;到城里买酒,碰到他认识的人,都会兴高采烈地聊天儿,甚至还会请客,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了,带着空葫芦回去,也不会有半点儿怨言。因为他对人诚恳,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当他来到河街时,许多店铺的老板都给他买了粽子之类的食物,以示对这位勤勉的划船人的尊敬。夏天,天气炎热,老船夫就把那口黑色的大水壶拿了出来,让翠翠在水壶里煮上一壶水,给来往的人喝上一口。他甚至还准备了一些治胃痛的药材,一看过渡人的表情不对劲儿,就急匆匆跑过去,好心劝说。由此可见,老船夫还是很体贴人的,他十分关心翠翠的生活,不让她坐在滚烫的岩石上,生怕她生病;在情感方面,他为翠翠操心婚事,想为她找个好归宿,虽然后来被人误解,被人冷落,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做了这件事—这是他临终前的遗愿。

顺顺生性豪爽,又爱交友,对那些落水的水手、路过的退役军人、在外求学的读书人,他都会尽量帮忙。他为人热情,不贪钱,做什么事情都讲道理,因此深受大家的尊敬。他年轻的时候很会抓鸭子,后来他的儿子长大了,就再也没有去抓过鸭子。但如果是为了救人,那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了。他同情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逢年过节,都会给他们送上一只肥鸭子和许多三角粽子。他不是看不起穷姑娘,而是想和老船夫结为姻亲,派人送上贺礼,前去提亲。但是,天保溺水身亡后,他对老船夫产生了误解;不过,在老船夫死后,他还是放下了对老船夫的敌意,去了一趟,还带去了一袋米、一坛酒和火腿猪肉。他一面安慰着翠翠,一面为她的未来作打算。顺顺不是一个自私的商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用自己的美德来教育和影响未来的人。

三、爱情悲剧的成因

(一)翠翠的性格

翠翠的爱情悲剧,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她的性格过于内向,容易害羞,不愿表白,只是一味地逃避。翠翠的腼腆和胆怯,与她所处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翠翠的交际圈并不大,她只去了两次城市,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去过。平日里,她只和自己最好的爷爷说过几句话,很少和别人打交道。即使是在船上,她也会怯生生和陌生人对视,随时准备鼓起勇气,冲入竹林。对于人情世故,她了解得并不多。在遇到傩送之后,她心中的那份少女之情,便开始萌发,只是她一直将这份感情隐藏在心中,从未对任何人说起。之后,傩送带着酒壶前来。这本是一个与傩送亲近的好机会,可她却羞涩地逃出了小船,还刻意回避。最后,傩送失望而去。当她把傩送送到对岸的时候,她不敢直视傩送的眼睛,扭过脸去,羞涩地抿着嘴唇回答傩送的问题,不是微笑,就是沉默和敷衍。傩送对翠翠有好感,可是他对翠翠的好感没有得到半点儿反应,连好脾气都没有。当翠翠从顺顺的吊脚楼上下来的时候,傩送已经从河边走了出来,二人正好相遇。翠翠的脸涨得通红,完全无视傩送的关心,直接离开了。翠翠的冷落浇灭了傩送的热情,这叫傩送如何下得了台?同村人聚在一起,本应其乐融融,可这种情形下其他人会如何想?所有的难处都落到了傩送身上,翠翠却是丝毫不以为意。

傩送一连好几个夜晚都在给他的意中人唱歌,用歌声来表达他的爱意,可是他的意中人能理解他的感情吗?那一曲动人的情歌,翠翠只当是一场梦,并没有人对她说出真相。他的一片苦心,终究是白费了。在一定意义上,翠翠和傩送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男方积极主动,一味地付出,女方却始终抱着一种被动、逃避的心态。男方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二人之间也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时间一长,男方就变得心灰意冷,最终只能失望地离开。这对可怜的情侣,彼此相爱,却始终不能理解彼此的感情,仿佛有一层薄薄的纸,将二人分隔开来,既不能表露,也不能刺穿,只能渐行渐远。爱情是需要两个人主动去追求的,也是要好好交流的,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人,那么你就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错过一个向你倾诉心声的绝佳时机,最终让两个人走在一起。

(二)误解

首先,老船夫拿不准该走“马路”还是该走“车路”(走车路就是让顺顺做主,请媒人来提亲;走马路,就是天保和傩送自己做主,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情歌),这个行为让船总顺顺产生了误解。在这个世界上,老船夫最牵挂的就是翠翠。由于年纪渐长,他想尽早为翠翠寻得一个好的归宿,因此对翠翠的婚事格外慎重。老船夫被一位相熟的朋友拖着去参观磨坊,那朋友本想帮老船夫打听一下,老船夫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一边是希望顺顺能来提亲,能够走“车路”;一边是要顾及翠翠的感受(媒人来提亲,一则怕翠翠会害羞,二则想让翠翠能够自己选择),也想走“马路”。之后,顺顺又派人带着礼品前来向老船夫提亲,老船夫却含糊其词,因为他不知道翠翠的想法,所以不肯给予肯定的回答。顺顺就有些失望地离开了。老船夫再三询问翠翠的看法,但她始终不肯说出真相,更不肯说自己到底喜欢谁。翠翠要么沉默,要么回避,把这件事抛在脑后,只留下老船夫无限悲伤。之后,媒人再次上门试探,老船夫还是坚持由翠翠做主。等那媒人离开之后,老船夫又试探了翠翠好几次,都无功而返。天保喜欢翠翠的事情被傩送知晓,于是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轮流给翠翠唱情歌。天保知道自己唱不过弟弟傩送,而且他比弟弟更早一步走在“车路”上,于是让弟弟先开口,其实也算是给弟弟面子了。老船夫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张冠李戴”,误以为他是从“马路”和“车路”同时走的,很是狡猾。天保没有得到翠翠的回答,老船夫的话也是模棱两可,“车路”不行,“马路”也不行,这一系列的误会,让天保彻底绝望了。天保索性什么都不管了,坐上家里的水船,离开了茶峒。

(三)老船夫与顺顺一家产生了误解

天保求爱失败,离家后出了意外。于是,人们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在对溪悬崖上唱歌了。老船夫按捺不住,想要入城一探究竟,却意外听到了天保意外溺死的消息,心中一沉。天保一死,好事就变成坏事了,这门亲事就这么“泡汤”了。顺顺一家人沉浸在悲痛中,原本勤勞善良的他们,也都有些迁怒老船夫了,对老船夫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或许时间能抹平许多伤痛,但由于无解而造成死亡,那是何等的悲哀?天保去世的那一幕深深印在了顺顺一家人的心里,让他们痛苦不堪。天保的死,顺顺一家的误会,让老船夫很是愧疚,很是郁闷,很是憋屈。他很怕再次见到顺顺和傩送,如果见到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话。这一切,都是他一个人扛下来的,翠翠并不知道。他背负着众人对他的误解,背负着没有完成的愿望,最终在一个风雨之夜,含恨而终。在老船夫去世之后,翠翠从杨马兵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仿佛一下子成熟了,明白了老船夫这么多年的艰辛,明白了天保的死亡原因。故事的结局是傩送接受不了哥哥的死亡,他远走他乡;翠翠一直在等傩送的归来—只是,他还会不会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中的平民百姓在生命的舞台上演着各自的故事,不管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是和谐美满,不管是心灵的悸动,还是爱情之路的崎岖,都寄寓了沈从文对“美”和“爱”的生命理想。他力图歌颂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为处在物欲泛滥的时代且价值观念扭曲的当代青年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使他们摆脱沉沦、摆脱困惑。

猜你喜欢
顺顺天保船夫
哲学家与船夫
那一刻,我感到愤怒
船夫和风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蟹蝴蝶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融资额:1800万美元一夜成名的顺顺留学
船夫和儿子
东川区天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