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2023-10-13 01:31曹兆文朱星晨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城科技人才经济圈

曹兆文,朱星晨

(重庆理工大学 经济金融学院,重庆 400054)

0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工作重心和着力点,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其实现主体是人才,人才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才,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政府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更加安定宜居的生活环境,能从多个维度出发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人才,为培养和吸引人才创造客观条件。因此,研究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确定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是推动研究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1]。当前学界的研究思路是结合新发展理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如王伟[2]在注入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测度了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有学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认为高质量发展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3]。在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研究方面,沈春光等[4]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将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细分为科技人才投入、科技人才产出和科技人才环境建设3个维度。孙成等[5]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支撑角度出发,测度了长江经济带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发展水平。针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姚建建等[6]基于建立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科技人才3个系统,研究发现各省市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呈“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十四五”规划重点关注区域,构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分析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以及双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期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2-7],遵循数据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出发,分别构建二者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方面,主要基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角度,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支撑3个维度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进行测度评价。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考虑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保持经济运行稳定、提升发展效率、协调城乡关系及产业关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成果改善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本文参考周筱扬等[7]的研究,从经济活力、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对外开放、民生福祉5个维度评价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1.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2021年的《四川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四川科技年鉴》、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数据、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统计数据,部分地区个别年份缺失数据通过插值法计算而得。其中,多数指标均可使用原始数据或者进行简单计算,个别需复杂处理的指标在此作具体说明:①产业高级化指数:该值采用付凌晖[8]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测算公式计算得出,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现状;②产业合理化指数:该值计算借鉴吕明元等[9]对于产业合理化改进公式,由于该公式来源于泰尔指数,因此指数越低,说明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越合理。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为消除不同指标数据的量纲影响,需先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1)

(2)

式中,Xθij为θ省第i年第j项指标,MaxXj,MinXj分别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Xθ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

1.3 熵值法

本文参照赖一飞等[10]研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各个指标的权重及综合得分。熵值法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各个指标比重:

(3)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4)

式中,m代表研究年限,n代表选取的区域个数。

(3)通过熵值Ej,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5)

(4)最后计算各个省份每年的综合评价指数:

Uθij=Wj×Xθij*

(6)

1.4 耦合协调度模型

本文引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11]测算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以衡量二者的相互作用程度和发展水平,具体公式如下:

设U1、U2分别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假定MaxUi=U2(其中i=1,2),则:

(7)

其中,C为耦合度,数值在(0,1]之间,C越接近于1,表明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基于耦合度模型,结合通过熵值法测度的评价指数,进一步构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如下:

T=(αU1+βU2),α+β=1

(8)

(9)

D为耦合协调度,T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综合评价值,α和β分别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权重,本文认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等重要,因此取α=β=0.5。参照蔡文伯等[12]相关分类标准,耦合协调度大小可以划分系统协调等级,如表2所示。

表2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2 实证分析

2.1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2.1.1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综合发展水平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出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的综合评价指数,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

由测度结果可知,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研究期间内除成都、重庆、绵阳外,其余地级市综合评价指数均低于0.2,发展差距较大,均存在一定发展空间。从各个城市每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增长率来看,整体发展排名前三的为成都、重庆和绵阳,10年年均增长率均在10%左右,除绵阳2018-2019年出现4.34%的负增长外,其余时段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从长期来看,三者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发展均展现出较强的稳定性。除成都、重庆和绵阳之外,眉山年均增长率55.49%,是所有考察区域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其中2011-2012年实现355.55%的增长率,但由于眉山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其广阔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增长创造了条件,且眉山于2012-2013年和2014-2015年分别下降了41.86%和31.11%,发展波动性较大。虽然在考察期内大部分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综合水平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发展,但也有部分地区发展存在停滞,如雅安2013-2016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下降了13.34%、12.31%、4.17%,连续3年发展水平均出现较大滑落;自贡2014-2017年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下降0.62%、1.65%、2.2%,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发展停滞。

2.1.2 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发展水平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并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出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2011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综合评价指数为0.27,2020年达到0.51,实现88.89%的跨越式增长,其中2011-2012年、2014-201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增长速度较快,分别达到11.11%和11.42%,其余年份增长速度均在6%左右,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考察期内始终较为稳定。从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市来看,成都在201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为0.58,2020年达到0.85,在考察期内提升了46%,虽然期间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并且在2013-2014年和2016-2017年出现了发展停滞。从整体来看,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成渝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而重庆在2011-2020年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增长0.35,提升75.18%,并且在10年发展并未停滞或倒退,表明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实现了又稳又快增长,在缩短与成都的差距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相较其他区域的领先地位,展现出极强的发展态势。广安和宜宾分别实现161.13%和161.96%的强力增长,其中广安综合评价值指数增长约0.25,年均增长率约11.78%,完成了对达州的赶超。而宜宾虽然在期初综合评价指数垫底,但由于其本身经济活力较强,排名落后主要是受制于增长能耗过大等现实因素,由于加强了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力度,因此期末超越了大部分城市,跨入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上游行列。

2.2 耦合协调度变化分析

基于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结果看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双系统均得到较好发展,但仅仅停留于各个系统的发展分析,并未深入考察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因此,将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代入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

从整体测度结果来看,考察期内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均得到一定提升。2011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双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25,处于中度失调阶段,2020年整体均值为0.39,接近于濒临失调阶段,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耦合协调性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在绝对值方面,成都和重庆处于领先地位,耦合协调度期初为0.51和0.45,至期末分别提高了0.4和0.38,进一步加强了二者在成渝地区科技和经济系统的引领作用,而广安双系统耦合协调能力发展则相对较差,期初为0.19,至期末为0.24,仅增长了0.05,因此应进一步重视强化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支撑的作用,使二者真正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在增长率方面,眉山双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123.19%,表明眉山10年间显著提升了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支撑作用,重庆增长速度为84.76%,体现其对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建设能力,而德阳在考察期初时双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处于各市的中上游水平,得分仅提升26.08%,表明德阳近10年对于二者的协同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

2.3 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为更直观地从时序角度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状态,本文选取了考察期内每3年各市的测度结果,将其对应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编制如表6所示。

表6 主要年份各市耦合协调发展阶段

从表6可以看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态层次不断提升。2011年,仅成都双系统发展达到了协调水平,为勉强协调阶段,其余地区均处于失调状态,半数区域处于严重失调阶段,说明此时成渝双城经济圈大部分城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相互剥离,独立发展的状态。2014年,成都巩固了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支撑作用,进入了初级协调阶段,重庆紧随成都正式迈入协调状态,原处于严重失调状态的8个城市除广安、达州以外,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建设上也均有建树,纷纷上升了一个台阶,甚至有部分城市超越了原处于中度失调的内江,使得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层次重心开始上移。2017年,处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双系统协同发展头部的成都、重庆、绵阳在过去3年内均有了进一步提升,绵阳更是首次进入了协调发展状态,德阳仅仅维持原有的协同发展状态,其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工作仍未得到有效推进,而雅安和宜宾却相继进入轻度失调阶段,发展态势较为良好,资阳由于较为欠缺对于双系统发展的协同建设,考察期内至今始终徘徊于严重失调与中度失调分界处。成渝各市协同发展状态相比2014年整体上并未得到较大提升,多数城市仍集聚于中度失调阶段。2020年,成都与重庆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余各市的差距,实现了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协同,德阳经过调整得以突破发展束缚,泸州、眉山和自贡双系统协同发展相比期初实现较大提升,进入轻度失调阶段,资阳市则开始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使系统间的协同能力得到发展。从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市整体来看,虽然成都与重庆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差距,但整体发展层次重心相比2017年得到显著提升,各地在经济建设中进一步重视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创新的协同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人才创新的驱动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综合水平在时序上呈整体上升趋势,但考察期间内除成都、重庆、绵阳外,其余地级市综合评价指数均低于0.2,表明多数城市与成都、重庆、绵阳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次,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重庆虽然落后于成都,但在考察期间增长速度较快且保持稳步提升的状态,在缩短与成都差距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相较其他区域的领先地位,展现出极强的发展态势。第三,在考察期内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耦合协调度均值接近于濒临失调阶段,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耦合协调性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成都和重庆处于领先地位,在考察期内耦合协调度期初为0.51和0.45,至期末分别提高了0.4和0.38,进一步加强了二者在成渝地区科技和经济系统的引领作用,因此在空间层次结构分布上,形成了东部以重庆单核领衔,西部以成都市为内核,德阳市和绵阳市为外核的两极格局,而低水平区域主要集中于以达州、广安、南充为代表的川东北地区以及遂宁、资阳、内江为代表的成渝中部地区。

3.2 政策建议

(1)加强区域联动,发挥两极优势。针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呈现明显“两端高,中间低”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联动,积极发挥两极的辐射示范作用,以此带动落后区域,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深化两极引领作用,首先建立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通过提升运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内资源流动及产业合作,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其次,由于成都和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禀赋,应适当打破行政壁垒,围绕成都和重庆建立诸如成德绵经济带此类“圈中圈”,圈圈外扩带领各市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周边城市的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后,成渝两极可通过适当的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重庆以重工业、汽车制造、钢铁等产业为主,而成都则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可通过将优势产业的冗余部分作出合作性转移,或者向周边相关产业发展落后区域转移,从而推进产业的优势互补,带动周边城市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统筹科技、教育、人才,增强人才储备。针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当前科技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应重视当地人才培养和外来人才引进。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学校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最为重要的阵地,部分经济发展较为良好的区域如重庆、成都、绵阳等,应适当提高教育经费的财政拨付力度,而对于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如达州、资阳、南充等,在内可通过依靠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共同设立成渝高校联盟的方式,促进优势专业互相帮扶与教师互相聘任,并开展学生互相交流,构建成渝双城高等教育区域级集群,在外可积极向东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如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寻求合作,形成跨区域高校联盟。高等学校也应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增加成渝地区校企合作项目,在筹措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同时,培养高素质产业应用型人才。在外来人才引进方面,尤其是存在人才匮乏和人才流失现象的川东北地区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中轴线附近区域,政府应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对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对口的高端科技人才,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并完善相关人才落户政策,同时推进建设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提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双城科技人才经济圈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