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蠡测维度:黄河文化本体论及相关问题

2023-10-13 11:14李麦产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价值论本体论

[摘 要]黄河文化是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和把摸需要秉持多方向、多维度原则,这是触及黄河文化“本体论”的重要事项,是准确形成黄河文化概念、全面揭示黄河文化内涵的要求,也直接影响、制约乃至决定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意义与形式即“价值论”与“方法论”。要厘清黄河文化是什么,需要与国内外其他文化参酌、对照,借助“他者”以观察、发明黄河文化“为何”。作为中华文化“种质资源库”的黄河文化应当且能够在“两化”中踔厉前行。

[关键词]黄河文化;蠡测维度;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G9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3)03-0047-09

The Study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from Several

Dimensions and Ontology about the Culture

Li Maicha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is one kind of culture with extremely rich connotations. To understand this culture, we need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multi-directions or multi-dimensions. In fact, this is an important matter that touches upon the ontology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This is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cing accurate concept about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as well as revealing the overall connotations of the culture. If this task can be properly resolved, it will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but also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his culture. To clarify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ast it with other domestic and foreign cultures. That is an indirect method of using the others to observe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so as to reveal the culture what it is. As the genetic resource bank of Chinese culture,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will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Yellow River culture; Probing dimension; Ontology; Axiology; Methodology

2019年9月,習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讲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三年后的2022年10月,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对文化建设问题提出总要求、明示大方向、谋划战略路,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总书记在郑州座谈会上就黄河文化的论述已属高瞻远瞩——提出了黄河文化的概念、命题且对“黄河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概括、凝练,而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则突出了文化主体性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方式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最新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深化对黄河文化的认识、把握、理解,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根本遵循和导向引航。

一、把摸黄河文化的维度

自总书记提出黄河文化的命题后,我国学界迅速、广泛、深刻开展了研究,在共同探讨、彼此切磋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达成共识、收获了新知,用学理性探究的方式回应了若干迫切的认知之问并产出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譬如,关于什么是黄河文化就有如此认识: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一切文明成果,由流域内次级文化构成或造就,等等。[3]

在黄河文化研究中,对黄河文化进行准确、凝练释义即搞清黄河文化本体论,是持续和深化黄河文化研究的前提条件与基本要求。只有充分、彻底揭示黄河文化是什么,把黄河文化的实质、构成、面相等梳理或探究到位,才能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奠定坚实基础。截止目前,虽有一些成果,[4-6]但亦有偏颇理解黄河文化者,制约对黄河文化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归纳与总结。

对黄河文化进行科学释义离不开对黄河文化多维度的把摸、衡量。认知黄河文化应当从黄河文化本身的真实出发。黄河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难以从单一向度总结其丰富的内涵”,[7]任何试图用一把尺度、一个准绳勾勒黄河文化绚烂图画的做法都似难以周全、立体、圆满。“黄河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8]对黄河文化需要多侧面、多角度观照。

第一,从时间的维度看,黄河文化贯通古今并面向未来。

黄河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当代文化,而且还是会在未来能够保持鲜活度、蓬勃生命力的文化。黄河文化的肇始源头固自久远,但不能把黄河文化或黄河文明认为仅是既往或静止态的文化。黄河文化既是“早期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基础”,[9]也是当今、未来中华文明的主基调和内核。这是我们能够凭依黄河文化而进行再创造、更好走向民族与文化未来的根基。

第二,从结构上看,黄河文化拥有立体、多层次的内容。

黄河文化既有形而上形态的物质文化、各类具体的物质文明,也包含形而下的智力活动结晶、文化创造、精神文明,还涵盖各项规则、范例等典章制度。黄河文化是众多内容的综合体。一般狭义所理解的文化则单指那些形而下的精神文明成果及相关文化活动之凝结。而从涵摄内容上看,黄河文化之下还有着次级或亚级的地域文化,此所谓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10]

第三,从文化与创造主体的关系看,黄河文化带有鲜明的主体烙印或痕迹。

作为在大河流域内孕育诞生并不断发展进步、外溢拓延的巨型文化类型,黄河文化是多重因素、各种历史机遇耦合的结晶,离不开中华儿女一代代的接续奋斗、共同缔造。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一代代民众与杰出人物“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奉献不已的结果”。[11]该种文化寄托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感、关于善恶美丑的审美情趣,以及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信念。黄河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创造,实现着革命、革新,但正是基于黄河文化的本源性、自生性以及创造了这种文化的人们的坚定、自信与秉持,才始终未能撼动黄河文化以我为主的地位和影响力,黄河文化得以成为其本身。

第四,从黄河文化在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或重要性看,黄河文化是具有“国格”的国家文化,它出于流域而超越流域,兼有地域与超地域的属性。

黄河文化固然是一种大流域文化,甚至也可列之于地域文化的集群,但黄河文化又在漫长和庞大的时空衍变中实现了超越或跨越,具有了“国格”,最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黄河文化还具有世界意义。

在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与体系里面,黄河文化占据重要席位,而我国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者,在当今世界文明格局中依然卓尔不群、不可小觑,拥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黄河文化也应该因此而赢得足够尊重和敬仰。“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首席专家程遂营教授即指出:谋划、设计、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不仅是黄河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国家文化形象的代表”。[12]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其对中华文明的决定性作用和影响持续至今。从文化的丰厚性、根源性等特征看,黄河文化“是一种国家文化”,“在全球有重要地位与影响”。[13]20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学术界称我国文明为“黄河文明”,[14]这个“黄河文明”即是“黄河文化”。

第五,从生命有机体的角度看,黄河文化具有内在的与历史变迁、时代发展相调适的机制或理路,赖此无形“大道”,黄河文化生生不息。

习总书记曾精辟论述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和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15]中华民族强大的修复能力即来自中华文化、黄河文化的自我纠偏和前行能力。

短时段内,黄河文化或许也会面临挑战、遇到困顿,甚至受到质疑、蒙受贬责,但从长期看,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总能抓住机遇、化解险情、克服阻挡,实现跨越或跳跃。审视黄河文化需要秉持历史眼光。黄河文化作为在东亚次大陆庞大地理板块内生发出的伟大文化,富饶、深厚、宽广的空间提供了最适宜的产床,创设了最适宜其在千万年沧桑岁月中不断吐故纳新、嬗变衍化的舞台。一路走来,黄河文化没有迷失自身、抛弃自我,同时也在保持稳定性、传承文脉的前提下,面向西东方不断采撷和借鉴,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激荡、彼此切磋、相互发明从未停止。黄河文化不是一种自顾自怜、内敛甚至内卷的文化,而是既面向西部的欧亚大陆、又拥抱东面的太平洋的双向开放的文化。黄河文化既有包容性,故也有可持续性。[16]

第六,从文化与孕育、承载它的实体物理空间关系看,黄河本体及黄河流域始终是黄河文化的故乡旧园。

早期,黄河文化与这条大河须臾不能分离:在黄河的精心呵护下,黄河文明、黄河文化由蹒蹒学步到健步如飞、交游日广。当这种文化愈益成熟后,虽然黄河文化的脚步迈出了黄河流域的界限,可黄河文化与这条大河依然如影随形,彼此所建立的哺育与反馈至今仍旧清晰可鉴,并未因为晚近历史时期中国版图内其他地域开发度的提高、社会文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而被根本替代或本末倒置。历史上,黄河下游虽曾多次南北摆动,黄河文化覆盖的空间已不限于当今黄河区域,倘若再考虑移民史或黄河文化曾作为先进文化而出现的文化扩散、传播等,黄河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更大,然而,黄河文化的根基仍是牢牢地扎在大河上下及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遍布各种文明结晶、文化遗产,到处点缀着遗址遗迹。蕴藏着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的九曲黄河纵横万余里,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品格以及渾厚的民族精神由此得到塑造。

二、文化比较下的黄河文化——侧观黄河文化

文化之于其主体(无论个体或群体)犹如阳光、空气,既为后者所须臾无法离开,又日用而不觉。如何把融合和存在于社会、生活、历史、民族中的“自在”文化提炼、聚合、萃取为“自觉”的文化,有意识的研究、阐释、推广、宣介等固然必要,其实还应当对文化进行横向比较:从不同文化的差异、对照中找到或总结、概括出相应文化的禀质与特征。文明常不自明,切磋则能使之确切。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也需要跳出黄河文化,用“他者”发轫黄河文化的辉煌。有学者提出:要认识黄河文化,应与流域外其他文化进行比较。[17]

(一)区域比较下的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固然冠以特定河流的头衔,但黄河文化并不仅属于这条河流,自然不是层级较低的地方文化。黄河文化“广域性”的特征出现很早。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的东、西、北方向的广大地域已经受到黄河中下游文化的影响,中原农耕文化也影响到了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18]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地貌复杂,生态、生活、生产环境不一而足,生业方式多样,加之历史漫长、民族众多等社会历史因素,遂形成了多种较有差异性、带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文化。这种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格局大致自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显露出面目。2000多年前的西汉司马迁对之就有一定描述:“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及其衰,好贾趋利,甚于周人……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19]

至今,人们基本还接受此类对我国文化结构格局的辨识或揭示。这种文化结构格局虽也有伴随时光流逝而不断增删的一面,在文化要素和成分上均有嬗变、衍化,但框架上仍大体保持着最主要的脉络痕迹。

欲把黄河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地方文化相区别,就要把它与特定、代表性的地方文化比对。在此以海派文化为标尺,对黄河文化进行衡量和对照。

有学者将京派与海派文化界定为地域文化,是长久以来中国南北地域文化在近现代的延伸与发展的表征。[20]而所谓的“海派文化”,简言之是一种未脱离中华母体文化的别样文化,它“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21]从文化结构方面看,海派文化“既有一脉相承的华夏传统文化基因,也有外来的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因素,“既根植于传统文化,又有西方文化的嫁接”。这与上海在近代自五口通商之后获得独特的发展路径以及通江达海的地理、交通位置等密切相关。经历长期发展,海派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或特性:“开放包容,多元融合”“标新立异,崇尚自由”“趋利避害,精于算计”“珍惜人才,善于使用”等。[22]能够把上海人与其他区域的人们区别开来的主体特征,是海派文化中的“海洋”“商业”“国际视野”等主色调。[23]

黄河文化无论从其存在的地域空间、文化面貌、气质特征等,皆有自身的独特性和风采。黄河文化承绪新民主主义文化而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导性。新中国建立前,黄河流域曾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实践与创造的热土,尤其是党中央曾长期停留在这里,大量优秀和先进的文化人士聚集、创造于此,广大的人民群众亦积极响应、参与。新中国成立后,经历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黄河文化获得大发展。改革开放后,黄河文化继往开来,利用时代所赋予的可能性,实现了发展、进步与飞跃。

黄河文化整体上是一种内陆型文化,但它不是封闭性文化,而是借助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而面向东西两个方向开放的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这种文化与其他相关文化自不会缺席,而是登上新的历史舞台,焕发出旺盛生命力。黄河文化似乎趋“土”不“洋”,但它固守而不固化,厚重而不沉重,黄河文化的年轮未曾失去任何一环。

(二)中外比较下的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黄河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代表。要全面认识这种文化的内在质地及外在表现,尚需把它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或文明彼此衡量、相互发明。鉴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目前仍然处在全球文化或文明格局的强势地位,在此不妨以美国文化为参照,以对黄河文化做一侧察。

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建国三百余年,其国民“五方杂处”的程度至今仍然举世无双。对美国文化或文明的剖析者并不甚多。倘若因此说美国文化没有logo及特征,亦不正确。人始终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美国文化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说:“社会的文化提供了个人赖以生存创造的原材料”,“这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这样一些人”。[24]故可通过认识美国人进而把摸美国文化。

曾任美国人类学主席的许烺光直指一贯言必称平等的美国人的性格:“自我中心”的美国人常在国家关系中“高谈平等,但他们要的平等是自己必须比别人拥有更多平等”。[25]美国人信奉实用主义、追捧实力。我国有学者也撰文,揭露美国人的这种性格及其对美国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崇拜实力”的“美国人非常讲究实用,而不拘泥于原则”,“不少人,包括不少中国人,对此认识不足”,美国人信奉“强者制定规则、弱者遵循规则”,形成霸主心态,“国民性格里包含明显的进攻性、主宰欲”等。[26]

梁启超、林语堂、鲁迅、钱穆、费孝通、柏杨等都曾对中国人或国民性格有过论述。虽然他们立论的时代背景、观察角度等有别,具体的认知也有差异,甚至有过激之词,但他们皆从个体乃至群体的精神面貌、行为取向、外在特征、风俗气质等方面揭示了中华传統文化涵养下的中国人的特征。国民性格或民族性格即是文化人格,是“为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基本的典型的人格特征,显然会反映出该文化的鲜明特征”,因此具有“文化特征”,成为某一文化、文明、国家的指示表证。[27]正如黄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文化那样,黄河儿女其实也是中国人的形象之原型,其人格几乎可等于国民性格。黄河流域的芸芸众生受益于黄河文化,并承载、携带、传承该种文化,他们是此种文化的守护者。“泾渭分明”的不仅仅是河流之形态,更是黄河流域的人格形象及其情感喜乐等。坦荡通达、不屈不挠、坚毅前行、敢于革新等既是黄河文化的特征,也是黄河流域的人们乃至中国人的秉性。

从黄河流域人们的个体及群体特征上可知:黄河文化是一种平和、有韧性、能够“与天下共存”的文化,它自然不似某文化那样富有侵略性、扩张性。黄河文化能够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

三、作为中华文化“种质资源库”的黄河文化

从黄河文化的作用、功能看,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根主脉、是当代及未来我国文化的“种质资源库”,是进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可依赖与值得信赖的资源。这涉及到黄河文化的价值论。不能把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根脉”“魂脉”“文脉”等价值、功用或意义的论定当作认知该文化的“维度”。[28]

关于“种质”,科学界对之有认识和界定,它原是指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19世纪末提出的“种质连续学说”所阐明的生物体内一类具有遗传功能的特殊质地。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种质能够世代相传,它控制着后代的性状。[29]种质与遗传密切相关。随着生物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种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深化,发现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这种内在规定性或核心的东西与染色体有联系。

具有根源性特征的黄河文化,在很长时期内规制、引导、影响着中华文化与华夏文明的“性状”以及发展趋势和宏观走向,而且在当代我国文化创造实践以及民族复兴过程的中华文化再度辉煌中,黄河文化仍会因“库存”的丰富性而能够大有作为。黄河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且始终无法被取代的作用,它不仅“孕育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的DNA”,而且是“中华文明创新创造的思想芯片”,是“中华历史文脉延续的永动机”。[30]

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文化很多要素、特征承绪于黄河文化;当代实践也佐证:黄河文化及其影响始终无处不在;面向未来,黄河文化仍然使命可期、值得深掘。就此而言,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种质资源库”,从中可以找寻到中华文化发展的最优良的材料。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或“染色体”部分,前者一直决定、规制着后者的外貌体征及精气神。

伴随历史演进,在中华大地上也曾出现、形成了其他各种地域或区域文化,但这些文化不是曾受黄河文化深刻的浸淫、熏染,就是与之有过密切的交流交往、重大的移植互换。黄河是一条金色的大河,黄河文化犹如一条金线,前者横贯我国北方的东西部,后者则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时代文化以及各地文化编贯起来。黄河文化的这种“内联”其他文化的本领,也即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使命、能效,从“满天星斗”的考古学文化时代既已初现端倪,而到“一枝独秀”的中华文明肇始、国家出现与形成后,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种质资源库”的特征愈益突出、明显。譬如,在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阶段,既已如此。

东周年间,既是列国争霸、群雄逐鹿的纷乱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史、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繁荣与发展期。这个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几百年,其鲜明特征或标记可扼要概括为“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伟人辈出,思想传承”“哲学突破,文化繁荣”“传世文献,经典丛生”等,[31]一批照耀中国历史星空的文化名家和巨擘——诸如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管子、孙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于其时横空出世,诸多影响后辈、至今光泽仍然熠熠的学术思想和文化遗产在此形成,被无数中国人熟稔、识记和诵读的经典——如《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也完成于这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创造活动,遗留给后世的营养无比丰饶。

唐宋之后,黄河流域之外的我国其他地区获得较好的开发与发展,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伴随都城或统治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黄河流域及黄河文化的重要性似乎有所下降,然而,黄河文化已经通过神经脉络而渗透进中华文化的所有领域和体肢,包括中华文化的精髓亦主要来自黄河文化。

中国之成为中国,中华文化之能够日渐茁壮和散枝开花、蔓延拓展、与岁月同寿、在寰宇光大,黄河文化无疑居功甚伟。

四、黄河文化在“两创”中当大有作为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2013年12月30日,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来,他拓展了该思想,明确“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2]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命运根脉和精神家园,不能丢弃、不得抛弃,当结合时代要求,高瞻远瞩谋划,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贴近时代、融入生活、走向未来。

(一)黄河文化“两创”的必要性

推动以黄河文化为代表或旗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是客观历史等的综合需要,與时代呼唤、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两创”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当代我国的文化构成是多元的:既有底色、本色,又有其他成分、要素。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本底,时代文化是它的新鲜枝叶和生长点,革命与社会主义文化是其钙质和精髓,外来文化则增添多彩色块。当代中国文化对于一切人类所创造的有益、先进的文化成果皆积极吸纳、借鉴、为我所用。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能够成功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从而向世人提供“中国模式”、展示“中国力量”的文化原因。

黄河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自然应当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更应该回应民族复兴、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而发挥更大更好作用,释放文化伟力。这便需要竭力开发、利用黄河文化资源,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种厚重的文化亲近时代、融入生活。

1.黄河文化“两创”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实现全面转型。在整个国家事业呈现欣欣向荣良好势头的同时,也有疑问或彷徨:怎样看待和对待传统文化——包括黄河文化。东方风来满眼春。时代的大船已经浩荡起航,传统文化以及建国后一定时期的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也需更新。因此,尽管也有其他看法或主张,但大体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理性、客观。关于文化的探讨一时还成为热点,且在商潮初涌、人心“向钱看”的背景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坚守文化阵地并在文化领域进行辛勤耕耘、创造以及探索、比较,“文化苦旅”现象不乏其例。[33]如今,时代特征更是出现重大变化。传统文化虽然重新得到适宜的评估、评价、认同与认可,但它亦无法原封不动。对于传统文化的借鉴或利用,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必须结合时代与表达的需要而进行变革、创新。[34]唯如此,黄河文化才能与时代同行,为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黄河文化“两创”是建设文化大国与强国的需要

历来重视文化的中国人一直进行着文化的建设、培育、涵养。在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文化愈益体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这是少有的现象。文化不仅是国家象征和民族标志,而且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难得的软实力,中华民族复兴也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35]文化已被提升到至少與经济、科技、军事等其他方面等量齐观的高度。

基于对文化认识的深化,我国也不断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设想与规划,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变成国家意志。2011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我国文化的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战略,[36]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八大重申了这一目标。[37]从文化大国到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传统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的“两创”。

3.黄河文化“两创”是其自身发展和维持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应当借鉴、引用或移植国外的有益、进步和先进的文化——也就是勇敢和正确地“吸收外来”,更需站在当下、回望过往,接续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即“不忘本来”。而所有进行的文化活动与实践的目标或落脚点,俱在于更好地“面向未来”。[38]在走向未来的进程中,黄河文化有必要结合时代特征而进行转化、发展,这样既有利于满足社会文化消费,也有利于保持其旺盛生命力。

黄河文化之所以能够数千年长盛不衰、青春永驻,关键就在于它始终能契合历史脉搏,进行适应性的转化和发展,满足历史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黄河文化过去如此,当今及今后也当这样。

(二)黄河文化在“两创”中的已有表现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序曲、源头最早可溯源到一万年前后的石器时代,甚至更早;它的脚步曾走过几千年的长途跋涉。当下及将来,黄河文化不仅不会减弱其律动,还依然保持着鲜活生命、旺盛活力。这种文化涵育了中华民族并使之坚强、壮大,华夏儿女自当珍惜、挚爱它,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黄河文化美好画卷的持续展开而倾心尽力。

黄河流域各省区一方面在整体上积极保护文化遗产、整理文化资源,在文物保护、古籍出版、推动优秀文艺创作、培养优秀人才、为不同种类的文化财富登记造册和建档造库等方面频出新招实招,还对文化体制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足铺垫与准备。黄河文化勃发出别样光彩,出现一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和成功范例。

譬如,《丝路花雨》是由甘肃歌舞剧院于20世纪70年代末推出的一部至今声誉不衰的经典舞剧,题材原型即与敦煌遗书《塑匠赵僧子典儿契》、敦煌壁画《胡商遇盗图》等密切相关,[39]是艺术家们对文化资源巧妙挖掘利用的结晶与体现。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是我国文化璀璨之地,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喷涌出现。这种现象在新时期的文坛上似乎也在“回归”。因为,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在国内外产生重大或者重要影响的作家,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风格的作家群或文学重镇。路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新时期我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路遥的一生尽管短暂,但他的文学贡献及探索可谓彪炳史册。路遥出生于黄河之滨的陕西省清涧县,所著《平凡的世界》《人生》等即是黄河儿女自强不息、隐忍奋斗的时代写照,作品里不仅有山川河谷的远景,更有黄河文化的低吟浅唱。

总之,黄河文化的成功“两创”多有可圈可点,今后需要总结、归纳这些有益经验,运用好黄河文化的“种质资源库”,创造出更多不负人民和时代的优秀成果和作品。

五、结语

对黄河文化的理解与认识,需要避免单一化、平面化,应当回复到全面、立体把握黄河文化的多面相上来。此即观察黄河文化的维度,亦可简称为黄河文化的维度,属于事涉黄河文化“本体论”的要求。

关于黄河文化的“根与魂”的认定,则是对其功用、意义的判断,是“价值论”。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举措之探讨,即是如何实现这一文化的“维新”、走入当代生活、延续文脉,以及怎样面对国内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方法论”。

要支持、支撑、坚定黄河文化“根与魂”的作用,在当下及将来更好实现“两化”,当对黄河文化本身是什么、结构怎样、质地如何等需要有精准、全面的认识,搞清楚黄河文化“本体论”。“本体论”是“价值论”成立的基础、根基,也是“方法论”的条件与保障。三论之间自有严密的逻辑,而“本体论”是第一环节或关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大, 2022(21):16.

[3]李景文,王佳琦.近年来黄河文化研究述评[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4):132-133.

[4]张新斌.黄河文化与黄河学研究的基本态势[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2,22(4):1-8.

[5]刘大伟.黄河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研究[J].文化学刊,2021(10):38-41.

[6]袁升飞.黄河文化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24):1-3.

[7]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21(4).

[8]徐吉军.论黄河文化的概念与黄河文化区的划分[J].浙江学刊,1999(6):135.

[9]葛剑雄.黄河: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根[N].光明日报,2022-04-06(11).

[10]中共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30.

[11]徐光春.谈谈黄河文化与炎黄文化[N]河南日报,2020-08-18(6).

[12]任筱楠.提煉文化形象,讲好“黄河故事”[N].环球时报,2022-03-21(3).

[13]刘庆柱.黄河文化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在黄河文化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报告摘要[EB/OL].(2020-09-25)[2022-04-20].http://hnass.com.cn/Special/index/cid/4/jid/30/jcid/74/id/1304.html.

[14]王震中.黄河文化内涵与中国历史根脉[J].人生与伴侣,2021(36):62.

[1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16]张占仓.黄河文化的主要特征与时代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21,9(6):86.

[17]王洪伟.何谓“黄河学”?如何“黄河学”?——一种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3(2):15.

[18]姚大中.黄河文明之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54,66.

[1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3265-3266,3271.

[20]王爱松.京派海派论争与南北文化差异[J].知识分子论丛,2018(1):158.

[21]查建国,夏立,陈炼.“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高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EB/OL].(2021-12-01)[2022-03-17].http://www.cssn.cn/zx/zx_gjzh/zhnew/202112/t20211201_5378600.shtml.

[22]庞啸.什么是海派文化[A].苏秉公.新视角下的海派文化[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2-19.

[23]忻平.海派文化与上海人[A].李伦新,忻平.美美与共:海派文化与上海人[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13.

[2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1987:238,243.

[25][美]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M].沈彩艺,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2017: 407.

[26]张睿壮.美国某些国民性格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3):63.

[27]童辉杰.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与日、俄、美三国的比较[J].中国国情国力,1999(2):24.

[28]胡全章.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思考[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0(2):2.

[29]夏征农.辞海·生物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4-105.

[30]王乃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J].中国水利,2020(5):50.

[31]王志民.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A].王志民,邢顺峰.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71-72.

[32]李维武.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3):5.

[33]王永贵.余秋雨作品集导读[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1-2.

[34]李秋香,李麦产.传统文化创造性采借与中国动漫业创新性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152.

[3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大,2007(20):19.

[3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21):5.

[3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5.

[3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6):19.

[39]杜琪.舞剧文学的宏构巨制——对舞剧《丝路花雨》评论的思考性回顾之一[J].甘肃社会科学,1987(5):91-92.

[责任编辑 张宇龙]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价值论本体论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论防卫限度一一基于结果无价值论角度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被害人承诺表示之反思——以行为无价值论为基础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