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辣椒后遗症

2023-10-14 16:08马剑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辣度辣酱食客

马剑

对于吃辣椒,我一直是有自信的,虽说是北方人,但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早已被宿舍里的湖北、四川室友调教出了爱吃辣椒的胃。毕业后,每次去西南省份出差,當地人也总对我说:“小伙子,你怎么比我们还能吃辣!”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份自信竟然在印度尼西亚被摧毁了。

刚到印尼时,由于对当地饮食不太熟悉,我不敢贸然尝试,但很快,还是被街头的各种小吃所吸引。我试着点了炸串,摊主附赠了一包辣椒酱。我点路边炒饭,无论哪种口味,厨师都加了不少辣椒。甚至买水果沙拉时,老板都会在上面撒上辣子,这让我觉得如果不在食物上放辣椒,印尼人可能认为它约等于一道尚未完工的半成品。

印尼辣椒的口味也各有不同,有酸辣的,也有甜味的,至于辣度,像是在开盲盒,完全凭运气,而我的运气显然不太好。

一次,我随便在雅加达路边找了家人气比较旺的小餐馆吃晚饭,餐馆里的菜是提前烹饪好的,放在一个个小碗里,食客们根据喜好挑选。我选了份半荤半素的菜和一碗米饭,餐馆老板见状立刻提醒道:“这份菜有点辣,你最好选旁边那份全荤的。”全荤菜的价格是手里这份的两倍,我下意识感觉老板要坑我,便回答道:“我能吃辣,没问题!”老板见我如此坚决,也就不再说什么。

第一口下肚,微微有些辣意,第二口第三口下肚,辣度开始飙升,再吃几口,辣劲直冲脑门,我不得不开始大口吃米饭。打算放弃这碗菜时,我用余光看见老板一直在盯着我看,好像在挑衅,“你不是能吃辣吗?”我于是低下头,硬着头皮,加了两碗米饭,将其全部吃完。

结账时,我满头大汗,两眼含泪。原来,人真可以被辣哭啊。老板得意地看着我问:“味道怎么样?”我当时已经被辣得说不出话,点了下头转身奔向旁边的超市,买了一大桶冰可乐。

此后,在印尼的日子里,我再也不敢以能吃辣椒自居,凡是再有人提醒我这个菜很辣时,我也一律听从建议,立刻换菜,绝不自大。

即便如此,还是不免踩雷。有时,我还特意询问辣度,在得到“不是很辣”的承诺后,依旧被辣得泪流满面。但我早已学会放下不必要的自尊,立刻放下碗筷,结账走人。到了最后,我都要先观察一下餐厅里是否有食客带了小孩子来吃饭,看他们的餐桌上点了什么,然后再照单全收,这才确保了基本上不会被误伤。

印尼人为什么这么能吃辣?首先是因为这里的天气。印尼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在没有冷冻保鲜技术的年代,食物很容易变质。而辣椒味道霸气,只要添上几勺,就足以掩盖不好的味道。其次,炎热的气候让很多人食欲缺乏,但任何食材搭配辣椒都很容易下饭。辣椒作为蔬菜成活率高,也易于种植。

更重要的是,辣椒本身还有让人上瘾的魔力。有分析称,人在吃辣时,身体会检测到疼痛,然后立刻通过提升心率、释放内啡肽等手段进行缓解。内啡肽会让人身心愉悦。大概正是这些原因的叠加,才使得辣椒在印尼达到了全民皆喜的地位。

辣椒是在十六世纪左右从美洲传入印尼的,很快,它成了当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料。不少印尼餐馆里,无论吃什么菜,服务员都会在点餐时让你先选辣酱,通常有酱油辣酱、番茄辣酱、苏门答腊绿辣酱和虾油辣椒酱……有的餐厅选择多达20余种,对外国游客来说,就像看天书。

听当地人讲,辣在当地餐厅被分为10个级别,正常人能够承受的程度在5级以下,这也是普通印尼餐厅用辣的上限。有的餐厅为吸引食客,会不定期举办辣椒大赛,比谁更能吃辣。

印尼两亿多人口那么喜欢吃辣,使得该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辣椒。临近斋月时,印尼红辣椒价格就开始上涨,有时涨幅甚至可以翻番。由于有利可图,一些批发商甚至会暗地里操纵辣椒价格,这些人被政府称作“辣椒黑手党”,成为警方的重点打击对象。

虽然除了辣,印尼人还喜欢油炸和偏甜的口味,但其他味道都没有“辣”让我印象深刻。我甚至在回国后都残留有“印尼辣椒后遗症”,即再不敢轻易自夸能吃辣,毕竟和印尼人比,我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摘自《看天下》

猜你喜欢
辣度辣酱食客
鲸餐厅和它的食客们
麻辣火锅底料辣度标准化及李氏辣度研究
Cartoons
“地表最强”辣椒将易主
最爱那一碗辣酱
看上哪一点
最悲伤的字
美乐、春光两款辣椒酱较辣
就餐卡一下
辣椒制品模糊辣度的表示与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