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幼儿园德育策略探究

2023-10-14 12:16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幼儿园刘晨洁
家长 2023年22期
关键词:立德德育幼儿园

□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幼儿园 刘晨洁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呈现出更加新颖的态势。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历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铺垫阶段,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是不同凡响的。幼儿阶段是整个幼儿行为习惯、性格培养以及道德信念树立的关键时期。将德育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可有效夯实幼儿成长的素质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中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确立,将各阶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从单一的考试成绩提高,提升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上。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的的指引下,各阶段教学将智力教育和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第一次系统化接触基础知识及技能,对于幼儿自身品德及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幼儿园阶段开展德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思想品德认知,也能够为幼儿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铺垫扎实的基础。

(一)能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新理念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各个阶段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学前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铺垫时期,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德育是整个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也能够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展德育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品质等综合素养。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结合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通过更加契合幼儿成长认知特点的方式和途径,不断丰富德育活动开展的类型,落实德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加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施。

(二)能够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品质

在日常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中,由于幼儿自身生活经验不足以及认知能力不高,教师要充分把握幼儿成长的规律,通过趣味丛生的绘本故事以及幼儿熟悉的传统节日等途径有效渗透德育思想,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故事阅读中以及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开展中受到德育思想的浸润。在整个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受到教师、同伴以及家长的正向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间接经验的学习,在绘本故事、节日文化等内容中养成优秀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从而逐渐意识到遵纪守法、坚韧不拔等品质的重要性。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较强,会无意识地模仿和下意识地学习,这种模仿行为对自身言行以及行为的规范性发展有所帮助。

(三)能够有效推动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

将德育作为整个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园教育发展有利。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师德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开阔自身知识视野,还应该通过自身言行规范幼儿行为,树立榜样作用,对幼儿形成更加积极正向的影响。此外,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在日常活动开展中,要积极引入更加丰富的德育素材,创新传统的活动形式,以更加直观化和趣味化的形式开展德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对德育的认知,也使整个幼儿园教育的整体发展更加积极向上。

二、当前阶段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形式化明显

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采用比较传统的活动形式,将成人社会已经成型的观念以及准则灌输给幼儿,要求幼儿遵循并加以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个性化成长的实际情况以及知识水平等方面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只是要求幼儿无条件接受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幼儿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容易产生抗拒心理,活动参与度不高,最终导致德育形式化明显。

从德育开展的最终目的出发,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是因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浸润,还是因为在实践活动开展中,幼儿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于所学内容内涵的理解。但是当前阶段一些幼儿园忽视了幼儿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没有意识到实践活动对幼儿各方面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德育与幼儿实践认知之间存在偏差。幼儿在这样的德育活动中,不仅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德育内容,也无法通过掌握的德育知识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与德育开展的初衷相违背。

(二)家园共育被忽视

家园共育理念指导下,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家庭教育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者而言,影响是潜移默化、非常深远的。在幼儿园德育中,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家庭的共同协作,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德育若仅来自幼儿园一方或者家庭一方,双方没有进行有机链接和结合,会影响幼儿德育效果。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德育开展过程中,部分家长对于幼儿德育培养的意识不强,过度关注幼儿智力发展,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即使幼儿在家庭中显现一些道德问题,也并没有就此与幼儿园教师展开沟通,长此以往造成幼儿失德行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还有部分家长对德育的了解不全面,不了解自身在幼儿德育中所承担的责任。而部分教师也同样认为自身只负责幼儿在园期间的教育,离开幼儿园后就应该由家长接手。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使得幼儿德育活动开展出现断层。在目标、手段不统一的德育活动中,幼儿的道德层次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德育开展形式单一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度较高,对鲜活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但是由于自身所处成长阶段的独特特征,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为了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其思维关注点一直保持在与教育活动相关的内容上,教师在日常幼儿园活动开展中,要有意识地采取出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辅助幼儿兴集中注意力。德育内容相对枯燥,趣味性不够明显,更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拓展更加丰富的德育形式。现阶段,大部分幼儿教师开展德育时,是通过基础讲授法或者观看相关视频展开,虽然多媒体对幼儿的吸引力明显,但一直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容易造成幼儿兴趣的缺失,最终导致德育开展效果不佳。换言之,即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没有充分挖掘和了解幼儿兴趣点,往往根据自己的判断或者教学经验来开展德育活动,与幼儿实际需求之间差异较大。

(四)德育内容脱离现实

德育开展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认知,因此德育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非常有必要。现阶段,一些幼儿园在组织德育活动时,将德育内容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虽然德育内容以及培养目标对幼儿成长影响颇深,但是若不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的德育对于幼儿来说,失去了实际的指导意义,让德育失去鲜活力。虽然有的教师会引入幼儿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或者现象,但是并没有为幼儿创设相关情境类活动加以实践论证,使得幼儿对于德育内容的掌握和实践认知均来自教师讲解和引导。

以上这种教育形式、现状以及内容,导致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德育问题时无所适从,无法选择以更加正确的形式解决问题,让德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违背德育活动开展的初衷。

三、幼儿园德育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践行儿童本位德育观

理念思想对行为活动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幼儿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不仅要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更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思想认知,充分意识到自身理念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幼儿园在组织德育活动时,教师要深刻理解并践行立德树人战略思想的内涵,深入剖析其对于我国未来素质性人才培养需求所提出的指导方向,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设计。教师要落实并践行儿童本位的德育观,将幼儿作为德育活动开展主体,围绕幼儿认知需求展开系列德育活动。

在日常德育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精准把握幼儿个体需求,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结合幼儿现阶段德育认知的水平,科学合理设计更加符合幼儿成长需求的德育活动。如在“争当卫生标兵”主题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从环保思想建设和日常卫生维护表现两个角度切入,与幼儿展开深入交流,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并通过观察幼儿在园参加日常活动的表现了解幼儿环保意识程度。在这种儿童本位德育观指导下,幼儿德育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得以体现。

(二)落实家园共育

为了更好发挥家园共育理念对于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德育同步,以此增强德育活动效果。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弥补家长有关德育知识的短板,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中德育内容渗透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尽可能通过自身行为引导,拓宽幼儿德育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德育水平。幼儿园可以还通过网络平台以及园内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德育知识,使家长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德育内容,同时了解现阶段幼儿园所采用的德育方法,进而调整自身行为和认知并给予园所积极配合。

其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和家长可以围绕幼儿近期的行为表现制定德育目标,并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与家长日常沟通频率以及相关理念的交流互动,为幼儿德育营造更加和谐的氛围。如通过家访、邀请家长到园等形式,进一步就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展开沟通和交流,使双方在双向信息反馈互动中,对幼儿的了解更加全面。教师则可以分析出幼儿日常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总之,双方之间的互帮互助可以为幼儿积极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三)丰富德育形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在幼儿园阶段教育活动开展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了提升幼儿德育效果,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丰富德育形式,为幼儿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以及自身德育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现代教育技术及其衍生设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为丰富德育形式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路径选择。从幼儿兴趣点出发,教师可以创设小组交流活动形式,引导幼儿通过同思维视野下认知的互动和碰撞,进一步深化对德育内涵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绘本形式,借助其生动、直观的形象进一步诠释德育内涵,加深幼儿对德育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实践情境,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融入德育氛围,以更加直观的感受深化幼儿对德育内涵的了解。如在“交通安全规则遵守”主题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相应的德育活动,可以要求一部分幼儿扮演警察角色,对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进行严肃纠正,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趣味性活动中联系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启发幼儿对自身德育素养提升的内在认知。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任何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加持,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论证,才能够进一步深化学习者对知识内涵的掌握。幼儿自身认知基础浅薄,对知识内涵的掌握更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以深化。

幼儿园在组织德育活动时,不能将德育仅停留在说和看层面,而是应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多元化德育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将德育理念更加全面地融入幼儿个人认知和行为之中,也能够让幼儿在参与实践中深化对德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实现自身德育情感的升华。在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引导和规范下,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德育活动中,需明确德育活动的主题,设计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幼儿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践行德育活动开展初衷。如在“环保”主题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到郊外进行植树,也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营造更加浓厚的家园共育德育氛围,让幼儿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德育活动不仅需要理念的引导和支撑,还需多方的参与和关注,才能够为幼儿打造更加和谐的德育成长平台。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日常教育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从幼儿自身成长以及未来发展等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客观环境之一,需加强家园合作,重视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德育中的作用,真正对幼儿主观意识成长的促进作用,夯实幼儿成长的素质基础,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立德德育幼儿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爱幼儿园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欢乐的幼儿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爱“上”幼儿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