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枣桃小食心虫动态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3-10-15 08:05史大卫侯满伟白海霞
西北园艺(果树) 2023年5期
关键词:桃小枣园食心虫

史大卫 侯满伟 白海霞

桃小食心虫又称桃蛀果蛾、枣蛆,在陕西各地果园普遍发生。 大棚冬枣园内桃小食心虫长年累积危害,以幼虫蛀果,在果核周围为害,将虫粪留在果内,形成“豆沙馅”,严重影响冬枣产量和品质。针对此,我们在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红星村冬枣示范园, 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大棚枣园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掌握其发生规律, 制定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供参考。

1 成虫发生动态监测方法

大荔县安仁镇红星村冬枣示范园, 株行距2 m×3 m,树龄8 年,冷棚栽培,南北行向,棚长120 m、宽8 m,肩高1.7~1.8 m,顶高2.3~2.5 m。

使用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桃小食心虫白色三角型诱捕器和性信息素诱芯,于2022 年4 月下旬选择长势一致的冬枣树,以单对角线法放置性诱剂诱芯3 个, 诱捕器之间相距15 m 以上。 每个诱捕器放置1 个性诱芯,诱芯每月更换1 次, 备用诱芯在0~2 ℃冰箱内保存。 在越冬代桃小食心虫成虫羽化前, 将三角型诱捕器悬挂于距地面1.5 m 的枣树外缘树枝上。

从诱捕到第1 头桃小食心虫成虫开始,间隔7 天定时检查记录诱捕器中的成虫数量,检查完毕后剔除成虫, 直到最后3 次查不到虫为止。

2 成虫动态监测结果

根据大棚内诱集结果,记录数据取平均值,绘制出监测点大棚冬枣园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图(见图1)。

图1 冷棚冬枣园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图

由图1 可以看出:

1)2022 年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始末期为5月6 日至8 月15 日,6 月10 日为发生高峰期。桃小食心虫从开始见蛾至终蛾天数为97 天。

2)性信息素全年诱捕量为117 头,发生危害较重。

3)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基本是不间断的,出现2 个波峰, 由此推算在陕西大荔1 年发生2 代。

3 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成虫动态监测情况, 针对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可综合采用以下绿色防控技术。

3. 1 物理防治

1)当春季气温达到18 ℃时,用旧的塑料薄膜(或者地膜)覆盖大棚冬枣园地面,抑制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

2)大棚两侧通风口安装防虫网能有效减轻食心虫的危害,阻止外界桃小食心虫进入大棚枣园。

3.2 土壤处理 越冬代幼虫出土始盛期在4月20 日左右, 第1 代幼虫脱果盛期在5 月20日左右。 在越冬代幼虫出土始盛期和第1 代幼虫脱果盛期, 用1.6%氯虫·噻虫胺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1 000~2 000 g/亩,撒施(拌入肥料或细土沟施后)覆土。

3.3 性信息素诱杀 桃小食心虫可用性诱剂进行防治,配套专门诱捕器可大量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 早春每亩悬挂1~2 套用于监测害虫发生情况;成虫扬飞盛期,每亩悬挂3~5 套用于防治害虫,每月更换1 次诱芯。

3.4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是防控虫害的有效手段,不仅能达到控害的目的,还能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桃小食心虫的天敌有很多,比如蚂蚁、步行虫、蜘蛛可在地面捕食桃小食心虫的幼虫,花蝽、粉蛉、啮虫、瓢虫可在树上吃食桃小食心虫的卵粒。 桃小食心虫幼虫的寄生蜂有甲腹茧蜂、中国齿腿姬蜂、长距茧蜂等,还有寄生于桃小食心虫幼虫和蛹的白僵菌等。

3.5 化学防控 防治关键期为桃小食心虫羽化高峰前期以及高峰期, 尤其是诱蛾高峰期1周后的成虫产卵高峰期,是树上喷药最佳时期,两次施药间隔不超过14 天。在枣果膨大期和着色期用药要特别注意,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浓度不宜过高,可选择的药剂有40%氯虫·噻虫胺悬浮剂(15~20 mL/亩)、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6~10 mL/亩)、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15 mL/亩)、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30 mL/亩,或2 000~3 000 倍液),交替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猜你喜欢
桃小枣园食心虫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桃小食心虫成虫化学感受蛋白CSPs的基因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枣树桃小食心虫的预防与治疗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利用野生酸枣兴建大枣园技术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