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3-10-16 06:14岳志春申紫徽张晓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衡水市特色产业升级

□文/岳志春 申紫徽 张晓蕊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河北·邯郸)

[提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双碳”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出,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发展道路。“双碳”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将促使我国产业迎来新一轮产业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基本路径发生重大变化。衡水市属于冀中南协调发展的一部分,部分产业发展滞后,转型升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主要分析衡水市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近几年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根据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一些经验和思考,及时调整相应政策措施,制定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及对策建议,推动冀中南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引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担当。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双碳”目标是我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可以产生促使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发展的多重效应。

建设冀中南转型升级示范带,是河北省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有效途径。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明确衡水市转型升级示范带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路径,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对推动衡水市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以及河北省更好地落实“双碳”目标、高质量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衡水市产业发展现状。冀中南地区是河北省和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 年末总人口3,184.64 万人,占河北省的42.76%;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14,735.3 亿元,占河北省的36.48%。衡水是河北省地级市,总面积8,815 平方公里,位于华北地区的东南部,东部与沧州市和山东省德州市相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相连,北部同保定市和沧州市交界。2021 年末总人口458.9 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703.1 亿元,比上年增长6.8%。衡水市生产总值如图1 所示。(图1,资料来源于衡水市人民政府,下同)

图1 2017~2021年衡水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统计图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9 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583.7 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881.5 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为14.0∶34.3∶51.7。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0,561 元,比上年增长7.4%。衡水市三次产业结构如图2 所示。(图2)

图2 2017~2021年衡水市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

2021 年,全年工业增加值485.2 亿元,比上年增长5.4%。从经济类型说,国有企业增加10.3%,集体企业减少44.1%,股份制企业增加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15.4%。从分类说,制造业提高5.7%,热力、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值增加6.1%。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6.4%,医药制造业增长34.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7%,橡塑制品业增长5.9%,这五个行业增长最快。总的来看,有16 个行业增长速度都较快。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457.5 亿元,比上年增加14.3%;但由于疫情影响,其利润总额为67.0 亿元,相比减少5.5%。从不同类别来说,制造业的利润总额为65.1 亿元,增长幅度最大,增加6.7%;热力、电力、燃气及水等日常生活消耗品利润总额为1.8 亿元,减少81.4%。建筑行业增加值98.8 亿元,比上年增加1.7%。资质等级良好的总商户及具有专业承包性的建筑企业共219 家,2021 年签订合同总金额304.2 亿元,增加31.1%,实现了一个突破。2022 年新签合同金额171.6 亿元,增加34.3%。如表1 所示。(表1)

表1 2021年衡水市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一览表

衡水市1996 年发展成为地级市,在河北省内发展较晚。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在上升,主要工业产品为小麦粉、钢材、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交流电动机、化学肥料等为主导产业,大企业和大项目较少。

衡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华北地区的中南部,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都不到300 公里,同时到黄骅港、滨州港等港口也非常方便。农业资源富足,耕种总面积达870 万亩,人均近两亩,人均土地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全国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随着“首都经济圈”的扩大,近年来出现了众多食品生产加工产业,例如老白干、养元、宝力、京安等龙头企业,还有一些知名企业如中粮、中棉、蒙牛、雨润、鲁花、汇源等纷纷落地在衡水,使衡水市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二)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

1、衡水市传统产业。衡水市传统产业有小麦粉、红薯、饲料、水果、猪肉、白酒、食用油、鸡蛋、牛奶、化学肥料、皮革加工、皮毛服装等多种农业工业产品。其中,粮食是京津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棉花是著名棉花制造基地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石油的人均占有量也在全省首位。总的来说,形成了猪肉、牛奶、蔬菜、果树四大传统产业。

2、衡水市主导产业。衡水市已经形成10 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主导产业。其中,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如丝网、玻璃钢、汽车配件、金属制品业、橡塑制品、毛皮、玻璃钢、采暖铸造、摩擦材料、食品饮料业、纺织服装业、工程橡胶等已经列为省级重点产业,所有特色产业上缴的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全市有60%的企业从事这些产业经营。

3、衡水市特色产业。衡水市区域特色经济起步很早,特色产业较为鲜明,布局相对集中,每个县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目前,衡水市十大特色产业体系为丝网、玻璃钢、橡塑制品、取暖铸造、纺织服装、化工制药、金属制品、汽车牵引配件、食品饮料、工艺美术。特色产业是衡水市经济增长和区域竞争的有力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主的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70%以上,目前衡水市工业共有32 个行业、4,000 多个品类,在所有行业中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4、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十年来,衡水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提质增效明显提升,积蓄了长久发展的坚实力量。衡水市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慢慢形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稳定共进、迅速发展的新格局。工业保持快速增长。2011~2021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截至2021 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0 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衡水市2011~2021 年GDP如表2 所示。(表2)

表2 2011~2021年衡水市GDP一览表

由表2 可知,衡水市农业农村经济在这十年处于较好的状态。伴随“果蔬进京”“中化来衡”等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收获、粮食安全的“定海针”作用持续发力,粮食生产实现“17 连丰”。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大数据、移动支付的兴起激发了市场的活力,2017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 亿元,2021 年突破600 亿元大关,2021 年达到里程碑611.3 亿元,增加值294.9 亿元,同比增长8.6%,人民消费逐渐变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同时,全市旅游业呈现活跃发展态势,2021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1.3 亿元,较2011 年增加107.9 亿元。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对衡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 年的20.3∶43.7∶36.0 调整为2021 年的14.0∶34.3∶51.7,第三产业占比增加15.7%,年均提高1.7%。工业化和信息化充分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产业。2021 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3 亿元,比2010 年增加20.7 亿元,年均提高11.8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总体工业增加值中占到了21.4%,比2010 年增长10%。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 年,改造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0 所,指定民办普惠幼儿园54 所,主城区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增长25.5%。

衡水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的意见。搭建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平台,鼓励大型企业帮助中小型企业,组织参观学习活动,资源配套对接,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发展、优势共享、共同学习、人才互通、供应链联通的产业发展新形势。

政府明确表示充分发挥引导基金作用,让金融、财政、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等对中小型企业有所偏向,对发展困难企业给予帮助,引进各类社会资本的投资,建立困难企业扶助平台,设立困难培育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请。加强大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和尽早上市方面的培育。另外,其他的优质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规则的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引进高端人才,例如与高校共同建立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选举优秀人才对其进行培养、举行专业技能大赛等。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信息安全方面也不容忽视。

(三)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特色产业体系不健全。以衡水市的中小企业为例,县域围绕特色产业“小而全”自成体系,例如安平县的特色产业丝网、大营镇的特色产业皮毛和服装、桃城区的特色产业工程橡胶和高新技术产业、枣强县的特色产业玻璃钢和复合材料、景县的特色产业橡塑制品和钢塔钢构等。衡水人引以为傲的这些熟悉的产业名称,大多数都是由“地名+产品”构成。这些特色产业是由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组成的,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已经成为衡水市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产业园区分散在各县、市、区,具有零散分布的特点,零散分布会导致主导产业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不够方便。相比较,大型的区域加工制造业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中小企业的产业水平总体上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企业规模较小,结构不清晰,产品所需技术少,总量少,流程程序相对简单,质量低。

2、政府扶持作用发挥有待提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衡水市对产业的扶持上,一是扶持力度不够,比如资金、优惠政策、技能培训上等。金融支持产业力度不够,许多产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因为客户向银行贷款门槛高,无抵押贷款利率高,贷款额度小,亟需政府在金融方面给予支持。政策补贴问题,例如衡水市在地下水开采超标治理项目中采取了季节性休耕与旱作雨养政策,每亩补助农户500元,但是补贴范围没有全覆盖,所有响应政府号召的人都应享受政府补贴。二是缺乏统一高效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调研发现,推进过程中,有关部门、科室往往单兵作战,有效配合度不够。如桃城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相关乡镇、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单位和职能部门只是根据各自的职责为种植户或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指导等,助推发展形成不了合力,事倍功半。

3、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衡水市在河北省内属于教育强市,其中以河北衡水中学尤为著名,是中国百强中学和河北省重点中学,衡水中学在其他地区8 个省有18 所分校。但在2010 年后,衡水市产业存在着产品升级缓慢、创新能力薄弱、人才资源流失、市场竞争力下降等突出问题,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分为两点,一是衡水市内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短缺,企业内部专业人才不够,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低下,发展速度较慢;二是人才文化水平偏低,高技术人才较少,缺少统一的管理和研究,例如衡水中学每年会为北京及全国高校输送大批优秀生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但是由于衡水本地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通常不会选择返回家乡。这两个原因都制约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二、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总体思路与基本路径

(一)总体思路。树立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观,结合衡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分类制定政策,确立一些合理的减排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树立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发挥市场规模效应,形成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充分合理利用市场资源,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衡水市应结合区域发展异质性,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将城市发展向更好的方向引导。构建以低碳产业技术为基础的战略性联盟,在产业领域,主要任务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在具体执行层面,要更加注重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管理水平,把握新的产业机遇,培育龙头企业。同时,政府也应充分考虑,统一市场是否会对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效果不理想,采取因地制宜的战略。因此,实现大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发展的战略机遇,从长远、大局的视角出发,统筹兼顾、共享利益。

(二)基本路径

1、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通。现代化过程中,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与传统产业部门紧密相连,大多数新兴产业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形成新的体系。新的产业体系是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融合,是对传统产业的继承与发展,是帮助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通过人为手段,最终构建起衡水市现代化产业新体系的伟大愿景。

引进、培育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比如衡水市已有一定基础的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现代化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业等产业聚集,促进专业化、互动化发展,以服务业的发展带动衡水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放宽垄断行业、新兴行业、服务业的准入门槛,引导支持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2、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和行业整合带来的机遇,利用机会使衡水成为梯度转移发展的平台,积极对接引进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形势。培植行业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优先扶持特色产业中实力强、市场潜力大和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帮助其对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通过企业联合重组,培育龙头。通过改制、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将有优势、有基础、有市场、有前景的中小企业合并重组,将企业商标、产品品牌、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形式进行统一,使其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聚集发展。

3、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一支具有先进理念、开放思路、广阔视野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发挥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带领企业发展壮大。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采取“企业主动、政府推动、典型带动、激励促动”的方式,帮助和带领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在公司竞品方面、组织管理方面、确立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全面提高基本管理水平,使公司在管理创新上打好基础。加强学习交流和示范指导。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搭平台”等形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

4、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服务业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两者相融合的场景。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利大于弊。对于制造业来说,融合可以使工业产品的价值更高,也使产业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衍生出更多的周边产品;对于服务业而言,可以提升服务质量,也有助于服务业形象的提升,两者融合能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把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升一个等级,即从中低端上升到中高端,如果能够上升到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更大,更有机会实现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三、衡水市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讨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宏观管理体系,在分工有序的政府组织结构中,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目标引导体制、行政力量推动体制等改革。围绕衡水市“6+3”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市战略性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拓展,完善价值链,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既要突出能源、电力、建筑、热力、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也要发挥典型城市的引导作用。作为先行试点,政府必须发挥政策集群集聚效应,利用相关体制机制,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优秀企业的引领作用,例如开展参观学习,让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促进整体高质量发展,让衡水成为冀中南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衡水市要想快速推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政府的作用很关键,运用政府协会、政府政策、政府协助等手段,帮助工业企业加强技术升级、服务升级、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升级。同时,引导企业自律,在各行各业形成互相约束、互相制约的基本运行机制。

(二)营造宏观经济条件和人才环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在大力建设首都经济圈的背景下,可以说,衡水市也迎来了一次产业发展的机遇。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将向石家庄、衡水等河北城市汇聚。让大学毕业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前往冀中南一些城市工作、生活,人才不再“孔雀京津飞”,开始向二三线城市倾斜。北京对衡水等河北城市人才的虹吸现象在逐渐减少。衡水在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属于转型发展的短板,但空间宽阔,可以发挥产业发展选择相对较多的优点,建设属于各行各业的产业园区,与首都经济圈联动发展。应完善相关产业集聚平台,若能力允许,可以采用“带动”的发展战略,努力连接首都经济内相关高端产业和其他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以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衡水市的宏观经济条件。

(三)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区域分工格局。正确的区域布局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建设企业特色和吸引投资的关键。加强对区域分工格局的统筹管理,科学制定重要经济发展目标,准确确定发展重点,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实施差别化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培训。在工业园区内,发展技术创新和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心,发展城市先进服务业,并冠以城市精神;在辽阔的县域地区,根据地方特色,形成劳动密集型企业。

(四)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关键影响。深入了解和逐步分析频繁出现的具体难点,例如基础培训、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优化管理、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找到关键问题和其影响因素。组成专业小组,探索外力的改变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前期规划,找寻所需信息,使产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管理方面,严格监督如资金垄断、重大兼并、非公平竞争、企业重组、外资并购等行为。对于园区开发管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重视人才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性能研究,开创中小企业针对性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衡水市特色产业升级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衡水市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衡水市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