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育人”于“教书”——例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2023-10-17 09:00陈玉凤
今天 2023年22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班级

陈玉凤

(仪征市大仪中心小学 江苏 仪征 211409)

1.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小学语文的教学价值以及人文教育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使得教师所开展德育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效果,也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序实施。从整体上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不重视德育教育

虽然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尝试利用德育教育来对学生学习思维以及道德品质进行科学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些收获,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一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对德育教育引起太多的重视,教师所开展德育教育太过表面,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各项困惑。从深层意义上来讲,教师对德育教育并不是非常重视,一些教师甚至是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浪费时间的,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来向学生讲述一些语文知识,这就导致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德育教育很难有序地进行,学生也无法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到一些有关思想道德的知识,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1]。

1.2 教学模式太过单一

在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课堂中,由于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课堂中,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太过单一,无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某些知识时没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甚至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一些德育知识时,也没有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德育学习效率和质量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另外,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德育知识时所讲述的德育内容也太过单调,甚至是和学生日常认知存在相互脱离的问题。学生无法全面的记忆和理解教师所提供的德育内容,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任务来开展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无法认识到小学语文背后所蕴含的德育教育价值。影响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也会导致课堂教学处于较为单调的状态,限制学生的学习水平。

2.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价值

在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这一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教学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要求。在最新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了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文教育的价值,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的科学培育,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灵活的应对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阻碍,教师要结合语文基础学科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加强对德育知识的渗透,比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情感,让学生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的公德[2]。对于语文来说所蕴含的德育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弘扬我国优秀的品德,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日常生活起到一个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样一来可以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可以让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引导下,提高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策略

3.1 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是学生高效率学习的重要开端,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德育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习心理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配合师完成相关德育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整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和德育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从而保证整个小学语文的有序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情境设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较为活泼而生动的教学课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3]。

例如,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向学生讲述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向学生播放有关这一篇课文的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之后教师再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这篇课文中的情境,使每个学生自觉地融入巨人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情境中,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当学生在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学习情感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思考怎样才能够感受到幸福呢?”教师在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之后,每一个学生就会结合课本内容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会联想到自身在家庭中和父母的故事或者是在学校生活中和其他同学一起快乐玩耍时的幸福感受,教师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提问,当一些同学回答完成之后,教师要向学生说:“其实获得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同学们在感受到幸福的感觉时,应当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在无形之中形成热爱生活的情感。

3.2 在写作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要在阅读中为学生渗透德育知识,还需要加强写作环节的优化力度,让学生能够在切身实践的过程中,将内心所接触到的德育知识通过文字进行表达。使学生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德育知识的印象以及理解。

例如,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为主题进行文章的写作,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展现民族故事的内容,比如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艰辛以及坚韧不拔毅力。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视频中为学生搜集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视资料或者是动画,使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能够对自身的写作思路有一个大概的预想,并且这一写作题目所包含的德育知识是相对来说较为丰富的,所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深深刻地感受到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教师要让学生将自身的思想和看法完美地融入作文写作中,不仅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深化教育作用,还可以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发。

3.3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熏陶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情感观念的有效熏陶,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内容的印象,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行为进行良好的引导以及启发。教师在班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对课文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以及研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养成。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搭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在班级中为学生讲解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为了全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预测学生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之后,再将抽象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展现,形成独特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观察这些视频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在散文中描述一家人收花生的情景,在无形中感受到花生不图虚名和默默奉献的品格。当学生看到这一内容之后,教师要向学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要努力成为有价值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要更多地考虑人的感受。”教师在向学生说完这句话之后,可以向学生引申在大扫除中不同学生的表现,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默默无闻和甘于奉献的良好品格,对学生日常的学习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4 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知识

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教育模块方面,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和教育空间,让学生加深对德育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在班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语文教材中各个课文的内容,充分的挖掘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从而保证学生阅读水平和思想观念的有效提高以及形成,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班级中向学生讲解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这部分文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层次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加深对大禹精神的了解以及认识,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存在于大禹身上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由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到洪水的凶猛。之后再让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主要背景以及经历,让学生重点的地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句话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认识,感受到大禹在治水中的困难以及付出的努力。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学习时联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警察叔叔和消防队员救火时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将大禹的品质融入生活中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要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英雄是随处可见的,同学们要学习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品质,敢于奉献,无私奉献,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来帮助他人,也会实现自我价值。”当教师向学生说完这句话之后,每个学生就会结合自身的生活进行有效的反思,从而保证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效果提升。

结束语

在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作用较为突出,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小学语文本身的育人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以课本教材内容为主要基础,严格地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丰富的收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班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