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讨

2023-10-17 09:00刘福存
今天 2023年22期
关键词:现象空间教师

刘福存

(玉树市第三民族中学 青海 玉树 815099)

引言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适当运用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让地图成为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1.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地球表面。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比如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等等。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动植物分布、地形地貌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变[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进行互动式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比如,教师讲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时,可以用地图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世界上的多样性。在学习环保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地图展示全球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地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素质。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地图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通过掌握地图技能,学生可以更好地阅读和制作地图,提高其地理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地图中的各种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和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1.2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地图教学引入地理概念。地图是地理学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它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地图来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地理概念和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

其次,地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区域的地图,让学生比较不同地区的地理情况,以及不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中的复杂现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自己的地图来帮助自己记忆相关知识点,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地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学中的一些常见概念和地名,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最后,地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地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国的地理情况,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世界。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地图,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分布和联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自然、了解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等地质现象,而这些地质现象都需要通过地图才能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地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工具。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制地图、分析地图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的构成、规律和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地理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地球基本结构,还需要了解全球各地的自然现象和人文景观。而地图作为一种高效的展示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呈现相关信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地形地貌时,我们可以使用高程图、地形图等专业地图来呈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地形地貌特征和规律。

2.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方法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是一门探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学科,而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因此教师要从这一出发点入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

例如,在地理学中,地球上的地理现象种类繁多,如山脉、河流、湖泊、草原等等。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听讲解,很难准确地想象这些地质现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而利用地图进行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所学内容。地图是将三维的地球表面展开成二维平面的图像,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才能正确理解。地图上的信息往往并不完整,教师可以学生进行补充、推断和解读。这些探究过程将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学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在合理运用地图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地图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等,需要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地图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制作地图、利用网络地图资源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力。

2.2 扩展学生实践练习平台

地图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使学生在视觉上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地图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但是,如果仅仅局限在教室内使用地图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感受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活动来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3]。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一些地理现象,并配合地图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比如,组织学生去山区旅游,并在旅游途中以地图为依据,讲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地貌等相关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地图教学开展一些小型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虚拟城市,并根据地图上的信息规划出该城市的道路、建筑、公园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3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

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地图则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地图的运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思维,提高空间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地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现象的图形,是由经纬线、等高线、符号、标注等元素组成的。通过学习和运用地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特征,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空间思维是学生在认识和处理物体位置、方向、距离、形状、大小等空间特征时所采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在地图学习中,通过对地图上的符号、标注等视觉要素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地理实物的空间认知和空间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例如,在课堂上使用地图时,教师可以展示地理实物的空间特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发掘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通过气候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地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地形图了解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等。将地图与其他教学资源结合起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次使用地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标注等元素,使其逐渐形成对地理实物的空间认知能力。

2.4 教授学生正确的读图流程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地球的人文、自然地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地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其中,地图阅读是地理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正确地学习地图阅读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正确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是学习地图阅读技巧的前提。地图包括了图形、符号、比例尺、方向指示、经纬度等基本要素。在学习地图阅读技巧前,教师要让学生先掌握这些基本要素的意义和作用,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图本身。其次,正确的地图阅读流程也是学习地图阅读技巧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地图阅读流程包括了三个基本步骤:预览、寻找和阅读。预览是指在详细阅读地图之前,先用目光扫一遍地图全貌,大致了解地图的内容和结构。寻找是指定位所要查找的地点或地理要素,并寻找地图上的相应符号。教师要让学生阅读是指具体地阅读地图上的符号、文字、比例尺等信息,了解地点或地理要素的具体信息。最后,正确运用地图阅读技巧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总结。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将学习到的地图阅读技巧运用到实际地图阅读中。同时,学生也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其中的规律性,以便更好地掌握地图阅读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合理运用地图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地理地图发挥的价值,逐步地优化班级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现象空间教师
最美教师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