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研联合体建设研究

2023-10-17 09:00陈永华
今天 2023年22期
关键词:联合体教学研究教研

陈永华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新华中学 甘肃 武威 733299)

引言

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原有教研体系和制度发生了一定变化。在教学工作进行时,教研工作发挥重大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教研内容和形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研效果。所以,区域教研工作进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实现教育乡村振兴目标,就需要将单一教研朝向综合教研方向发展,构建教研联合体,进而做好教研创新工作,打造联合教研新形态,为当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研联合体建设意义

区域教研联合体将一定区域中的几所学校作为有机整体,有计划地组织本区域中不同学校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模式推广及推进课改等教研活动,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目的,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并促进本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今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区域教研联合体建设与实践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可以更好地从教科研角度来推动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区域教研联合体在区域、学校、学科三个层次上进行总体规划,在学校间进行“取长补短”,在城乡间进行“强弱帮扶”,探索出最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高效教研联盟模式,健全合作机制,促进城乡教师同步进步,推动城乡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共赢的效果。

2.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研联合体建设策略

2.1 增强区域教研联合体稳定性

2.1.1 建设区域教研联合体队伍

稳定的区域教研联合体是指由本地区各教育集团或相邻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研究“有机体”。区域教研联合体领导者是学校教研组组长,或者是学校核心教师。在实践中,为实现高层引导,提升区域教研联合体活动质量与效果,区域教研联合体还需要聘请专家顾问,并吸收有关合作学校专业加入。

2.1.2 创建区域教研联合体文化

教学研究文化是教学研究机构的精神内核,也是提升教学研究质量的保障。作为一种内部的文化特质,区域教研联合体文化可引导教师在自由、平等、愉悦的教学研究氛围中积极参与活动,进行协作研究,积极分享表达。长期稳定的区域教研联合体本着“高质量教研”的核心思想,逐渐形成以“学习、协作、融合、创新”为主题的区域教研联合体文化,在这种文化引导下,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形成共同目标,提升教研凝聚力。

2.1.3 建立区域教研联合体保障体系

若要使区域教研联合体健康稳定地发展,健全运行机制尤为关键。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共同商讨并制定教学科研工作的守则,其主要内容涉及如下: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主题、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教师必须准时参与小组研究,并且保证出席率,每一次准备的课前教学研究资料都要提前上交,上交的资料要及时、完整、规范。其次,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必须主动承担教学科研工作,每个学期最少一次由“区域教研联合体”主办的教学研究大会,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比赛,并在每个学期结束时,对本单位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总结、交流。此外,教育部门应进一步营造以学校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注重教学过程研究的教研文化,对各类教研共同体的运行进行优化,并提倡教师继续坚持日常的、扎实的教学研究。最后,坚守区域教研联合体发展信念,不断研究区域教研联合体的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持续提高区域教研联合体教研效率,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积累基础。

2.2 优化区域教研联合体活动组织

2.2.1 完善区域教研联合体活动方式

一方面,在线下定期开展教研工作。区域教研联合体需要进行常规的线下教研活动,在固定时间进行区域教研联合体线下工作,围绕教学活动进行讨论,确定教学计划。

另一方面,进行线上实时教研。因教学工作极具复杂性,常规教研无法适应教师的实践需求。因此,在区域教研联合体发展中,线上实时教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所以,需建立区域教研联合体,创建及时沟通平台,以便及时发布教研活动信息,及时进行微课教学研究。此外,搭建区域教研联合体教师在线学习的学习平台,如:通过“企业微信”中的“会议”功能共享网络学习资源。

2.2.2 优化教研活动内容

首先,实施区域教研联合体阅读活动。区域教研联合体提倡成员开展整本书研究活动,通过研读区域课程教科书,理解包含事实、概念、程序、反思等知识的核心知识,理解“教什么”。同时,要从总体上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层次,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等不同层次的知识层次,理解“教学到哪一步”。在区域教研联合体教研工作进行中,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一起开展网上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并制作与教材相匹配的微型课件视频。

其次,区域教研联合体注重深耕课堂。在区域教研联合体发展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区域教研联合体课堂研究将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作为重点,在学期开始之时,就制定出区域教研联合体集体备课活动的方案,并组织成员围绕课程大纲展开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研讨、说课、模拟上课、课堂观察和教学反思及研讨活动[1]。

最后,实施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教研工作。区域教研联合体需做好学科融合或专业技术问题,个人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而通过区域教研联合体就可以解决个体能力受限的问题,从而提升区域教研效果。

2.2.3 参与区域教研联合体基地活动

在区域教研联合体教师工作中,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各个学校在专业人员、设备配置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因此,在建立区域教研联合体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达到既能培养学生又能培养教师的双赢局面。

2.3 实施跨学段联合教研

区域教研联合体的跨学段联合教研要进一步明确各个阶段教育职能,合理安排各个阶段育人目标,做到有序过渡。同时,避免某一学科客观存在的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并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展开有效的区域教研运作。

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在不同教学模式下,各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和各级教科研院所、中小学校进行联合教研,更多的是以课题或项目研究形式进行,主要针对学校课程和文化建设、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和学生综合评价等宏观层面内容进行研究,与国家相关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或新教育理论相呼应,重点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并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其中,高校、科研单位与中小学共同申请的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而中小学学段之间的联合教研则侧重于对不同学段学生在学习心理和认知准备、学科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同学科跨学段教研,可以帮助不同学段教师对对方学段与本学科核心知识的课标要求、教材呈现等情况进行全面把握,进而对认知基础、教学边界、评价尺度有深入的分析,有利于让不同学段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段学习,适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例如,在一些学段中有一些不适合的知识可以减少,适当分散学习难点,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化、系统化[2]。

2.4 突破学科进行跨学科联合教研

区域教研联合体要立足于不同学科各自育人功能,发挥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作用,开展交叉学科主题的教育与教学活动,将有关学科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不同教研主题,因地制宜地组织和实施教研活动。

除了学科知识之间具有深刻的关联之外,学科教学之间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所以,跨学科教研应该将学科间的知识关联和教学共性作为重点,来设计和组织教研活动。具体地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该将大概念、大主题学习和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综合实践、 STEAM 课程等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教研的主题,从而对区域教研联合体教研方案进行规划,对学科概念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团队中各学科的教师的功能。因跨学科联合教研的课题大多是在目前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所以,在区域教研联合体研究具体内容和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区域教研联合体教学研究模式也表现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灵活性和多样性[3]。

通过对目前已有的交叉学科合作教研模式进行梳理,发现其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学科融合、教材整合、课例研讨和小组互助的主题式交叉学科合作教研。同时,也涉及基于清晰的“大概念”层次结构,构建“大概念”融合的STEAM 交叉学科教学研究模型,该模型分为“问题聚集—主题确定—学科连接—方案设计—反复完善—教学研究反思”等阶段,形成根据项目需求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科学制定跨学科教研主题、运用多种教研方式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以教学项目实施为基础的跨学科教研模式。尽管这些教研形式表现出不同表现,但不难发现收集问题、确定主题、关联学科、组建团队、规划方案、行动实施、活动监测及总结反思等都是跨学科教研的基本要素。在这些要素基础上,可以形成关于跨学科的教研总体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形式,区域教研联合体无论是在认知上,还是在策划、组织、实施上,还是在效果评价上,都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受传统成熟的学科教学研究体制和教学研究习惯的制约,再加上跨学科、跨学段教学研究模式对教研员和教师时间和能力都有了更多要求。因此,区域教研联合体的学科联合教学研究普及与发展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相信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需求下,学科联合教研形式和内容将会持续地丰富和发展,在将来必将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支持作用。

2.5 丰富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形式

在乡村振兴及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较为丰富。一般来讲,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区域教研联教研工作:(1)区域教研联合体的联合培训形式。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有必要开展教育培训,如今的教育技术、教育观念都在不断地更新,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应组织教师全面学习。同时,针对教材中新的知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培训等,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尤其是年轻教师,应加大培养力度,或举办教师交流活动。然而,训练要有弹性,在时间、空间、形式上都要有弹性,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培训而产生疲劳感。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教学研究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具有时间短、效果好的特点,所以,更受到教师青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效果。(2)区域教研联合体讲座形式。讲座对教学与研究的交流有极大作用,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邀请一些专业之人或者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并与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分享教育经验。此种讲座,可以让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理论知识得到快速更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由于教育专家和教育先行者对教育理念和实践要素的掌握更加精准,多听其经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教研联合体教研质量[4]。(3)区域教研联合体竞赛形式。区域教研联合体可以把比赛融入到教研活动中,经常组织一些优秀课评比、说课比赛、教案评比等活动。竞赛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既可以调动年轻教师的热情,又可以让年轻教师在比赛中获得知识。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竞赛活动,使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发挥出“领头羊”的作用。(4)区域教研联合体现场观摩、公开授课形式。教学观摩活动和公共课能快速地传播和共享教学经验,通过同行示范,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能更好地与教育先行者同行。由学科带头人主讲观摩课,年轻教师主讲专题课,在区域形成“人人学·人人研”的良好氛围。对于高质量的观摩课、公开课,学校可以记录下来,再组织专题研究,深入剖析课程。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模式下,教研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面,并能进行深耕,有效地提高区域教研联合体成员教学能力和水平。(5)采用网上教学与研究的形式。在网上进行教学研究时,需在指定时间里登录到网络平台,在对话框里进行语言与文字的沟通。网上教研活动减少教师外出培训活动,保证区域教研联合体教学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开展网上教学研究将是今后区域教研联合体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网络教学研究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而是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传统教研方式具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现场氛围,而网络教研活动则具有即时和便利优点,二者只有相互配合和补充,才能让区域教研联合体的教学科研工作更加科学和有效。

2.6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网上教学研究

在现代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区域教研联合体网络教学研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网络教学研究能节约区域教研联合体工作时间,避免教师因出席各种会议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其次,可以节约一些活动经费,要召开一次会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包括教师的差旅费、会议费用等,而在线教研可以实现跨地域,不受到空间的限制。此外,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即时性和民主参与性,如果出现问题,每位教师都能在任何时候召集召开教研活动,及时地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达到现代化教育教学要求。在区域教研联合体教研中,教师应积极开展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教研,并建立网络教研共同体,开辟网上调研空间,便于教师交流和获取有效的教育资源。最后,各区域还可建立教学网站,建立“部落格”,实现教研资源实时共享,为区域教学研究注入新生机[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部门应继续营造以学校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注重教学过程研究的教研文化建设工作,对各类教研共同体的运行形式和过程进行优化,并提倡教师继续坚持日常的、扎实的教学研究。同时,区域教研联合体需坚守信念,不断进行研究工作,提升区域教研联合体凝聚力,坚持把学生成长作为根本工作目标,持续提高教育效率,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积累基础,在振兴区域教育事业中写下动人篇章。

猜你喜欢
联合体教学研究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