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一定好吗

2023-10-18 00:38马冠生
生命与灾害 2023年7期
关键词:外液泌尿系统电解质

马冠生

都知道水对身体很重要,人们经常被劝告多喝水。那么,水喝得越多越好吗?当然不是!曾经有新闻报道,27岁的小余为了憋尿做B超检查,半小时内喝了2 500毫升水,结果引起了水中毒。为什么会出现水中毒?哪些人不应该多喝水呢?

喝水过多,破坏机体渗透压平衡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体液在血浆、组织间液及细胞内液这3个区间,通过溶质的渗透作用,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即渗透压平衡。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主要依靠水分子在细胞内外的自由渗透。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平衡主要依靠电解质的活动和交换来维持。

当人喝入大量的水,超过了肾脏排出能力的时候,细胞外液钠浓度被稀释,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形成梯度差,细胞外液水分会进入细胞内液,导致细胞水肿膨胀,就会引起急性水中毒,发生低钠血症。

3种情况下容易发生水中毒

水中毒比较少见,但在以下3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

1.患有某些疾病,如肾脏病、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大量喝水,容易发生水中毒。

2.在高温的夏季,为了避免中暑而短时间内喝大量水,导致电解质(钠盐)摄入不足,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

水中毒会严重危害机体健康,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昏迷、惊厥,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4类人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

哪些人特别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以免发生水中毒呢?

1.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泌尿系统功能有所下降,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如果大量饮水,则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2.患有某些泌尿系统疾病的人

患有慢性肾衰竭的人,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现象。因疾病而出现少尿或无尿现象时,意味着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排出。此时如果不控制饮水,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

3.因患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等出现水肿者。

4.因尿毒症等需要血液透析者。

将样品用乙醇棉签擦拭干净,置于Smart Performer采样器上,拧紧探头,按照上述实验条件,利用反射法进行检验。

正确喝水,注意这4点

除不过量饮水外,足量、科学饮水,有利于维持机体健康。

1.注意饮水量

喝水过量会引起水中毒,而喝水不足引起的脱水状态则会降低认知能力、身体活动能力,增加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所以,喝水既不要过量也不要过少,应该适量。

推荐成年男性每天喝1 700毫升水,女性1 500毫升(7~8杯)。

2.注意饮水方式和时间

应该在一天内少量多次喝水,每次喝200毫升左右,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

可以在早上起床后喝杯温水;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其余时间,可把喝水量均匀分布在一天内。

3.注意饮水类型

应该减少或避免喝含糖饮料,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机体患龋齿、糖尿病、肥胖等的风险。最佳选择是白开水,成年人也可以饮用茶水。

4.注意饮水温度

除了注意饮水量外,还要注意水的温度。如果爱喝很热的水,水温超过65℃,会使口腔和消化道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人体口腔和食道表面黏膜的温度一般在36.5℃~37.2℃之间,适宜水温在40℃左右。

猜你喜欢
外液泌尿系统电解质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细胞内Ca2+对可释放囊泡库的影响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聚焦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