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2023-10-19 04:53张丽艳曲道炜郭晓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条文任课教师

薛 玲 张丽艳 曲道炜 郭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金匮要略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847)

辽宁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自开课以来,一直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历经教研室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屡获殊荣。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在辽宁省本科教学网上线运行,社会反响良好;2020 年被评为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任课教师积极参与《金匮要略》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使得辽宁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课程教学建设与时俱进,同时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线上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充分保障了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倡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指示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的振兴迎来了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题,回归经典,追根溯源,中医经典的教学更是培养学生辨证论治思维能力的关键[1]。将“互联网+课堂”与中医经典课程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精神,保障疫情期间学生学习进度,寻求《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新的教学模式,用互联网创造出师生互动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全新线上教学模式,多角度、多渠道传递知识,对于《金匮要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2]。笔者教研室对如何建设《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教学的优势

《金匮要略》由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治疗杂病的临床著作,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金匮要略》文辞古朴,医理深奥,言简意赅,融经典性、文献性、实践性于一体。《金匮要略》课程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一门过渡课、桥梁课,对于培养中医学子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的《金匮要略》教学多通过教师口头阐述、课堂提问及条文分析、医案讨论的方式进行抽象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难以自主学习,师生很难进行“一对一”的有效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效率不高,从而制约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金匮要略》知识的学习逐渐边缘化,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弱化[3]。通过互联网+课堂,一方面将《金匮要略》学习与线上教学紧密结合,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正常的教学进度,同时对课程重新进行设计,筛选出适合线上教学的条文知识,对重要知识点体系进行拆分构建,打造线上课程教学元素的完整性,促进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另一方面,将线上教学适当融入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例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清肺排脓汤”由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化裁而成,可作为医案学习,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同时使学生相信中医,树立中医信心,强化中医思维,使得《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学习释放更多能量。

2 《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构建

2.1提前构建微课(1)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生年级专业结合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内容,筛选出每章节的重点讲授条文。(2)教研室内教学名师带领新教师,对所筛选出的重点条文进行知识点梳理与归纳构建,结合自身教学及临床经验,充分沟通交流条文知识的难点,集中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发挥好“传帮带”作用。(3)结合筛选出的重点条文及梳理的知识点,编写视频脚本,同时整理教学素材,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视频拍摄。(4)后期对所拍摄视频进行剪辑制作,审核校对,完成授课短视频制作。

2.2建立网络课程学生在线学习(1)搜集教学资料,整合非视频教学资源,如课件、习题、教学录像、文献报道等。(2)为了鼓励和提高学生参与《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建设的过程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增设随堂练习、互动交流、作业测验、答疑讨论、考核评价等教学环节。(3)担任《金匮要略》课程的任教老师均具有教师证及执业医师证,除了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外,均参与临床实践。《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除了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等非视频教学资源外,还融入了任课教师的临床经验案例及病案分析,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的非视频教学资源。(4)《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将相关的科研成果加入在线课程的建设内容中,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把握科研的方向及动态。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教学之始终。结合条文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探讨经方的作用机制,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及科研创新思维能力。(5)适当融入思政教育,准备相关教学环节资料,促进线上教学闭环丰富开展,突出教学目标,使课程内容更具有前沿性、创新性、挑战性。(6)将视频与非视频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建立网上课程,学生代表提前测验课程,如发现课程漏洞,及时进行修改。(7)课程全面开放,设置学习时间,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网上学习,设置完成相应课程的奖励,正向激励,形成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3课后统计提供资源(1)课后利用平台“统计”功能,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是否积极,掌握学生线上课程的出勤、提问、参与度等学习情况。(2)结合作业测验、考试等教学环节反馈,总结学生学习难点,选择微信、QQ、学习通等平台进行问题答疑,强化师生间“一对一”的有效互动。(3)向学生提供课后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拓展相关知识学习,使得线上教学与自主学习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4考核评价建立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数据评价共评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建立初期,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带领年轻教师筛选出重要条文及相关知识点。针对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组织教师每周三、周五下午集体备课,开展专题探讨、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任课教师需要商讨研究,查阅资料,给予学生合适的答案,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年长教师的知识得到升华与更新。为了保证线上课程顺利开展,任课教师积极参加课程发布平台相关培训,熟练应用平台教学及相关功能,为互联网+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硬件基础,这使得任课教师不断学习,及时补充各种新的知识与技能,完善知识储备,激发潜能,对于任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鼓励教师进行相关教学的改革、教学论文的撰写以及教学课题的申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强化教学研究水平[4]。

学生方面,严格考核考试评价,本着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通过平台“统计”功能,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抽取“互动讨论”的参与度、“作业、测试”的完成度等相关数据,提取考试成绩分析报告等评价指标,制定针对本校学生的《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在线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规定学生学业最终成绩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课程考勤、课程完成度、讨论参与度、作业、理论考核成绩五大部分,建立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联合的课程考评制度。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教师可以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沟通互动,强化师生之间的关系,为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及时更新提供了精准的学情信息。

3 结语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线上教学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尤其在疫情防控状态下,充分保障了学生正常的学习进度,互联网+课堂在线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金匮要略》互联网+课堂以教学短视频为主要载体,将重点条文的文字、图像、声音、相关知识点及信息相结合,内容短小精悍,设计高效精彩,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教学重点更加突出[5];同时整合了非视频单元的教学资源,保障了线上课程教学元素的完整性。在课程建设上,课前、课中、课后均设计了相应版块,改变了“课前不预习,上课玩手机,课后不复习”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运用经方的热情。同时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使得《金匮要略》课程设计更加富有层次。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许问题,如虽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学生很多,但学生往往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在师生交流、学生评价、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金匮要略》线上课程仍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合作,才能建设得更加完善。这些问题,值得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与各方同仁深入探讨、不断解决,也只有在不断的创新探索实践并反复改进后,方能成熟,彰显成效,从而更好地提高《金匮要略》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弘扬中医学尽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条文任课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