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羌寨致富路 绿色蝶变焕新颜

2023-10-22 09:37王意迦
绿色中国 2023年7期
关键词:草局省林巴布

王意迦

在长江上游支流岷江边的2千多米山腰上,有一个羌族村寨——四川阿坝州汶川县灞州镇克枯村(原大寺村,2020年村级建制与克枯村合并)。千百年来,这里的村民靠种植土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生、面朝黄土背朝天,曾是典型的贫困村。2015年,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原四川省林业厅)拉开了定点幫扶克枯村的帷幕,先后派驻了2名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历经8年赓续奋斗,锚定目标,务实作为,不仅成功摘下了克枯村的“穷帽子”,还开辟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产业多元化发展  破解高半山致富新密码

改变翻天覆地。在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定点帮扶下,2017年,克枯村“摘帽”换新颜。在支柱产业青红脆李、车厘子不断提质增效的同时,2019年,为了扩宽村民增收门路,在省林草局的支持下,克枯村开始谋求产业多元化发展,特色林草产业在这座高半山生根发芽。

作为四川省2020年脱贫攻坚奖汶川县唯一获得者,克枯村的张玉华完全是一个被“扶”起来的致富带头人。从小双手残疾的她,身残志坚,会羌绣,也养蜂,但苦于没有销路。2019年,省林草局驻村帮扶工作组计划在村里试种羊肚菌,张玉华主动申请成为全村第一批林下试种羊肚菌的试点户。在工作组保姆式的跟踪服务下,2020年3月试种喜获成功。此后,工作组持续发力,为她提供林下养蜂、林下养殖黑鹜技术支持,还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和“以购代捐”等方式帮她打通销路,成功把产出转变为产值。“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挣更多钱。”张玉华笑着说道。

与张玉华一起参加首批林下试种羊肚菌的村民余祥,从2019年开始种植羊肚菌,现已是羊肚菌种植大户。在试种成功当年,他借助帮扶资金支持,租下了村里10亩羊肚菌种植大棚,次年收获近4000斤,收入达20余万元。2021年,尝到甜头的他和邻近村民自掏腰包在邻村租地修建大棚种植了12亩羊肚菌,并继续在村里修建的大棚进行栽种,合计收入超50万元,更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对于未来,余祥还有更明晰的打算,“去年我们申请了自己的品牌和绿色食品的认证,以后就一边经营自己的民宿,一边种植羊肚菌和青脆李,还可以在电商平台上推广村里的特产。”

经过4年的发展,克枯村羊肚菌从试点种植的3亩,推广发展到现在的 35余亩,并带动周边村寨合计种植羊肚菌超50余亩,年收入超100万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踊跃加入,帮扶工作组积极对接“网红带货”、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贩等多种形式帮助菌农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为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菌种保障,把羊肚菌培育成适合高半山乡村发展的“造血”产业。

烂漫春色满山坡,蜂采群芳酿蜜甜,朵朵小伞簇黄金,累累硕果映笑颜。如今的克枯村,传统农业被青红脆李、甜樱桃以及林下中药材种植替代,曾经的“穷荒山”变“花果山”,垄沟两侧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撑起村民“致富伞”。

生态旅游发展蓝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克枯村有一个美丽的别称——云上巴布纳。“巴布纳”在羌语中意为美丽富饶、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四川省林草局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钟毅来到克枯村时,觉得这里完全是一幅画卷,无限日出升云海,古朴碉楼刻尘埃,悠悠泉水、巍巍雪峰,特别是漫天繁星的夜晚,总会激发起人们对浩瀚宇宙无尽的好奇。

当然,这里有最丰富的旅游资源——巴布纳森林公园,犹如藏匿大山深处的自然瑰宝。

近年来,帮扶工作组贯彻落实省林草局党组“三个三”工作总体思路和“两业并举、双轮驱动”战略举措,与村两委共同着力在做强青红脆李、车厘子、羊肚菌等优势产业的同时,依托四川省巴布纳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本底,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抓好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克枯村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帮扶工作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认为克枯村发展生态旅游有基础、有客源,以“高颜值”生态推动乡村振兴、全域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2021年,经过专家调研,在省林草局的支持下,《克枯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策划方案》(2021-2025)应运而生。项目主要围绕冰瀑景观提升和服务集群,森林公园、高山杜鹃草甸进行景观设施打造,以及在克枯村河坝组打造夜生活风情街、农家乐、羌文化演绎等。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游客量将达30至50万人次,实现3000至5000万元旅游收入。

蓝图已绘就,砥砺再扬帆。为加快克枯村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的步伐,帮扶工作组创新多方投入机制,打好乡村振兴筹集资金“组合拳”,积极汇报和争取省林草局支持投资780万元,并在这些资金的牵引带动下,汇聚阿坝州和汶川县党委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等多方力量,撬动省州县各级各系统项目资金3千余万元,在村容村貌、通村通组道路大幅改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餐饮、住宿、游客中心等配套功能和设施设备,推动将规划的蓝图变为施工图和竣工图。

帮扶工作组还引入成都专业团队打造生态旅游项目,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开办民宿、农家乐和整个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乡村。焕然一新的羌式黄色夯土墙民居让村民满心欢喜。民房变民宿后,村民不仅可以收租金,还可以在里面打工挣钱。

远嫁到眉山仁寿的余惠最近带着孩子回来了,这个相貌端庄的羌族女子将成为克枯村大饭店的首任大堂经理。问及回来的原因,余惠很直白,“从前,家里土地有限,所以嫁出去,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回来是因为我们这里发展了生态旅游新业态,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照顾了妈妈又有了新事业,多好啊!”

如今,原本外貌平平的闲置村委会大楼,在全景玻璃的装饰下,摇身一变为无忧·问香缘高山餐厅,餐厅前方的观景平台立于云端,饱览胜景;餐厅后面的6栋星空木屋错落有致,与皑皑雪峰遥相对视。在巴布纳森林公园,远观云雾缭绕山川起伏,近看花果飘香羌寨林立;仰望草场森林牛羊牧歌,俯瞰亭楼老井溪流潺潺。

随着生态旅游新业态的布局,以及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克枯村“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戏雪”四季皆风景的综合立体化生态旅游产业一步步变为现实。伴随“颜值”与“人气”的双提升,帮扶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嬗变,2022年,克枯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28元,已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绿水青山”真正变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一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新村正加速形成,克枯村2023年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从“实”出发,向“美”而行,山乡巨变,万物可期。8年林草帮扶,克枯村走过了从贫困到全面小康,再到接续乡村振兴的不平凡之路。寒来暑往见证帮扶路上的神奇蝶变,绿色发展带来古老羌寨的华丽新生,从选派优秀干部到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从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在脱贫攻坚优异答卷之上,不断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猜你喜欢
草局省林巴布
省林草局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省林草局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
省林草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省林草局在兰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
复方青风藤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
温经止痛巴布剂对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
挥发油包合对温脐巴布剂质量的影响
三封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