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多元探索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10-23 20:03孙李敏
江苏教育 2023年33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馆中华

孙李敏

学校艺术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有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艺术课程,课程普及率和学生参与率都很高。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社会公共艺术教育还比较陌生。

利用公共艺术场馆开展艺术教育有助于将艺术教育落实到学生个人成长的生活中去,达成艺术终身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更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学校美术馆,这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以下是笔者对校园美术馆教学的实践探索。

1.学校美术馆里的沉浸式美术课,让学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对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艺术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学校应与艺术院校、美术馆、博物馆等开展课程合作,打造资源共享平台,让艺术教育走出课堂。

以本校美术馆为例,学校美术馆在首次展览活动中,向与之合作的校外美术馆借来了馆藏展品。如在“遇见运河·印象苏州”画展上,中西方艺术家充分挖掘运河与江南文化的内涵,涉及运河风景、园林民居、江南湿地等题材,从多元视角呈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展前,笔者向学生介绍有关运河历史与城市之间的文化渊源,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展。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艺术作品与传统文化如何相互交融的个人体会与不同见解。展后,学生意犹未尽,有的专程带了相机去拍摄,有的带了画笔去临摹,更多的学生写下了观后感想,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水韵江苏,水墨江南。当西方的油画与东方的水墨画相遇,水乡便多了些味道。画展中的一幅西方油画让我印象深刻,让我联想到了威尼斯,两座水城在这幅画中得到了一种结合,十分奇妙。作品加深了我对苏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感悟,领略了古老运河、诗意江南在新时代的活力。”还有的学生认为:“展厅集中展示了数位画家的精美作品,既以祖先传下来的水墨技法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古老运河城新的活力,又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互鉴,不同的风格、观念相互交织碰撞。”

学生在观展的过程中学会了联想、反思。展馆内的美术课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艺术表达,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升了对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2.学校美术馆里的开放式美术课,让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美术馆里开展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使其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校园美术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临摹、学习与交流的好机会,还成为对外开放的美术课堂。学校征集美术馆志愿者的消息一传出,就吸引了50多位学生报名,经过筛选与培训,近20位学生成为学校首批美术馆志愿者。短短三个月,首批学生志愿者已接待了上万人次观众,志愿者们发挥想象力与创新意识,将枯燥的讲解转化为热情洋溢的表达,鼓励观者一起去探索发现、互动交流,极大丰富了来访者的观展体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美术馆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 多年,苏州是大运河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有幸成为学校美术馆课程活动的志愿者,感悟千年运河和古城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我们还引领参观者一起穿越古今,观赏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共同感受城市生活和自然世界的美好。”

美术馆里的开放式美术课堂,让学生从一位参观者,转变为用智慧方式表达并重新演绎作品的艺术创造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3.学校美术馆里的交互式美术课,让学生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提高个人的审美和眼界

美育离不开对艺术品的欣赏,校园内外艺术场馆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是交互式美术课的实践路径之一。

笔者带领学生参观校外美术馆,之后进入美术馆影像室,大家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休息,大屏幕上再现了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具体过程,新奇而独特的展演方式吸引了学生。观展后,笔者指导学生开展花草灯手工制作活动,将美丽的花草与纸灯文化相结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用一盏盏明灯留住生活之美,感受艺术之美。

笔者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美术馆去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让校园美术馆与时俱进,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适应观者的需求,成为具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美术馆。

经过馆校合作的多元探索,校园美术馆已然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相互交融的学习场域。丰富多样的美术馆活动,正逐步帮助学生养成欣赏、探究作品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了解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去感受自己身上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进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馆中华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美术课
去美术馆游荡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美术馆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