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诺酮联合黄体酮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2023-10-24 09:56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炔诺酮压积黄体酮

吴 杨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女性处于围绝经期的标志性症状之一,该病发病率在70%左右,其病因较为复杂,在目前临床研究中,主要认为该疾病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失调相关[1]。因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易引发子宫内膜产生病变现象,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针对此类病患还需及早地采取诊疗措施改善病情,避免病情恶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黄体酮主要用于调整月经周期,缓解平滑肌痉挛;炔诺酮具有孕激素样作用,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发生蜕膜样变,改善月经不规律、子宫异常出血等病症。为此,本研究以118 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炔诺酮配合黄体酮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 年7 月~2021 年12 月确诊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18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5.73±3.41)岁,平均病程(7.5±2.6)个月;观察组平均年龄(46.02±3.26)岁,平均病程(7.3±2.7)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炔诺酮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769)进行治疗,每次8 片,8 小时1 次;止血后,改为同等剂量下1 日3 次。7d 后根据止血情况可改为每次6 片,12 小时1 次,连续服用14d;14d 后,改为每次4 片,12 小时1次,连续服用7d 后停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体酮胶囊(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02),每次4 粒,8 小时1 次;止血后,按照每3d 减量1/3 的比例进行调整至每次2 粒,1 日1 次,持续至21d 后停药。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患者的止血效果,具体包括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使用彩超机检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治疗前后,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如: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变化;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愈: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均趋于正常;好转: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基本正常,7d<经期<10d,患者自我反应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未达到以上两点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 时,认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止血时间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控制出血时间(h)29.15±6.52 38.25±6.98 7.32<0.05完全止血时间(h)57.35±10.47 88.25±11.26 15.44<0.05

2.2 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激素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比较(±s)

表2 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比较(±s)

注:1)与干预前对比;2)与干预后对比,P<0.05。

组别时间血红蛋白(g/L)对照组干预前74.24±4.98 T(nmol/L)1.13±0.37干预后98.94±7.261)28.07±3.751)6.63±0.771)174.91±33.981) 27.57±5.911)0.87±0.231)研究组干预前74.86±5.5220.82±4.6713.56.±1.33327.35±62.1140.85±7.191.09±0.29干预后106.33±7.471)2)33.71±4.941)2)4.84±0.811)2)138.55±34.171)2) 22.96±5.451)2)0.69±0.251)2)红细胞压积(%)21.23±5.27子宫内膜厚度(mm)13.57±1.45 E2(pmol/L)326.74±60.08 LH(U/L)41.23±7.67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功能失常,性激素正负反馈降低等现象,进而引发腺激素敏感性减弱、黄体功能下降,产生非连续性的不规则排卵现象[2]。因此,临床用药原则多以迅速止血、调节月经周期等为主。本研究中采用炔诺酮配合黄体酮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且止血时间较对照组大大缩短,激素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可初步认为炔诺酮配合黄体酮治疗可进行广泛应用,起到有效止血并提高治愈率的显著效果。

E2、LH、T 为女性体内激素指标,且相互影响,其中E2 水平表达过高时,LH、T 等激素水平也更容易随着呈上调趋势,导致激素功能紊乱,引发疾病,故本研究选取上述激素指标作为患者疗效评价依据。此外,血红蛋白作为一种红细胞内特殊蛋白,其水平高低可用于指示失血、贫血情况;红细胞压积可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与体积,主要用于反映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结合二者变化可作为判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严重程度的标准[3]。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炔诺酮配合黄体酮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较对照组高,子宫内膜厚度则低于对照组,证实了炔诺酮配合黄体酮可在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的同时,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这一结果与王娟[4]的研究结果类似,其原因可能是炔诺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孕激素,可通过抑制下丘脑分泌功能,促进性腺激素释放,从而抑制由于内源性激素水平失衡导致的子宫内膜萎缩,配合黄体酮使用还可促加快内膜脱落,从而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协同发挥止血效果。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E2、LH、T 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表明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激素水平,舒缓子宫内膜,并达到止血效果。

综上所述,炔诺酮配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止血时间可有效缩短,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变薄,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炔诺酮压积黄体酮
炔诺酮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不同年龄比格犬红细胞压积、生理脆性的测定
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炔诺酮治疗的效果
米非司酮联合炔诺酮治疗复发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探讨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复发性脑血栓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分析
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