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 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3-10-24 09:56李永强李展展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分化胃癌血流

郑 芳,李永强,李展展

(1 陕州区人民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2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胃癌在恶性肿瘤死因中居第2 位,东亚、南美、东欧地区均为其高发区[1]。据相关报道,高盐、腌制食品、癌前病变等均为胃癌的高危因素[2]。如何及时、准确诊断胃癌病变,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当前,主要在术前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评估胃腔的形态结构以及周围脏器的情况,对肿瘤的性质、形态以及位置进行评估以择取有效的术式,以便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MSCT 灌注成像能够直接对患者毛细血管的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该类检查还涉及肿瘤的形态学特征。相关研究表明,MSCT 该检查所涉及的灌注参数可以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故MSCT 灌注成像相关参数的变化在临床肿瘤疾患的诊断中应用价值显著[3]。本研究主要探析MSCT 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胃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等病理特征的关系,希望为临床上胃癌的诊治提供一定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民医院于2020 年4 月~2022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80 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且术前行MSCT 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术后的癌组织、正常胃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资料均完整无缺失;排除精神异常、智力障碍、意识模糊患者。其中男47 例,女33例,年龄28~71 岁,平均(49.36±5.11) 岁,体重指数(BMI)(23.98±2.41)kg/m2。另收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 例,男7例,女3 例,年龄26~70 岁,平均(49.80±5.03)岁,BM(I23.67±2.39)kg/m2。均自愿行MSCT 灌注成像检查,且资料完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检查前清除受检者身上所有影响扫描的金属物件,采用GE Lightspeed64 层螺旋CT 机先行头足方向平扫,后采用高压注射器以5mL/s 流率注入碘海醇100mL,7s 后开启灌注扫描,将所获取的图像数据传输至GE advantage workstable,用AW4.3 软件行测量分析,以病灶的最大层面作为分析面,于分析面上选择该层面的左颈动脉作为对比血管,借助软件中手绘线功能选择感兴趣区(ROI)进行分析,在距肿块边缘2~3cm 内描绘ROI,以取得血容量(BV)、血流量(BF)、Patlak 表面通透性(PPS)以及达峰时间(TTP)等相关参数。图像的处理与病理的诊断均分别由两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独立进行判定,影像与病理检查均为双盲,互不干扰,当判断结果出现分歧时,由两位医师共同商讨之后得出统一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 软件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均经正态分布检验,以(±s)表示,组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MS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见表1)

表1 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的MS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s)

表1 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的MS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s)

灌注参数BV(mL/100g)BF(mL/100g/min)正常胃组织(n=10) 7.81±2.0043.00±10.12 PPS(mL/100g/min)8.10±2.13 TTP(s)11.40±2.22癌组织(n=80)8.13±1.96120.58±59.32 15.23±5.10 t 值P 0.48>0.05 4.10<0.05 4.10<0.05 8.53±1.82 4.59<0.05

2.2 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参数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分化程度胃癌MS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s)

表2 不同分化程度胃癌MS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s)

灌注参数BV(mL/100g)BF(mL/100g/min)低分化(n=43)9.25±1.66133.95±48.80 PPS(mL/100g/min)18.75±3.43 TTP(s)7.16±1.17高分化(n=37)6.84±1.39105.03±66.93 11.15±3.41 t 值P 6.97<0.05 2.2<0.05 9.91<0.05 10.11±0.94 12.26<0.05

2.3 不同病理分期胃癌参数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病理分期胃癌MS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s)

表3 不同病理分期胃癌MSCT 灌注成像参数比较(±s)

灌注参数BV(mL/100g)BF(mL/100g/min)早期(n=38)7.07±1.29112.26±58.28 PPS(mL/100g/min)11.84±4.14 TTP(s)8.47±1.97中晚期(n=42)9.10±1.97128.10±59.94 18.30±3.80 t 值P 5.38<0.05 1.19>0.05 7.27<0.05 8.57±1.70 0.23>0.05

3 讨论

以往有研究指出,通过静脉注射的途径注入放射学对比剂后,能够产生与放射性示踪剂同等的药理学动力,故能够作为动态CT 的研究。而MSCT 则是将注射对比剂后动脉及组织的时间- 密度曲线的横坐标为时间,注药后增加的CT 值作为纵坐标,依据碘聚集量的变化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该检查在临床中适用度较高。

现阶段,MSCT 灌注参数在肿瘤相关病变中研究较多。杨阳等[4]借助MSCT 鉴别胃瘤体与胃癌;王富林等[5]将MSCT 用于胃癌病灶分化程度以及血清学指标的研究。MSCT 灌注检查相关参数较多,其中BV 反应组织内部的血流灌注量;BF 反应血流在单位组织内的流动速率;PPS 反应肿瘤内部血管内皮细胞的管壁通透情况以及是否完整,其对病变良恶性鉴别以及病理分化程度的评估至关重要;TTP 反应肿瘤组织内灌流压。本研究发现与正常胃组织比较,癌组织的灌注参数BF、PPS 均升高,TTP 下降。主要由于胃癌组织内的血流灌注增加,改变了原胃壁内的血流灌注状态,从而呈现出高血流高灌注的情况。本研究发现,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升高,TTP 值升高,而BV、BF 以及PPS 值均呈下降趋势。分化越差,TTP 值越小,各个肿瘤血管之间的分叉与连接愈多。另外,癌组织中存在大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促使肿瘤血管生成,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略微疏松,基膜发育不完善,内皮细胞间间隙增大,致使肿瘤细胞更加容易浸润至深层部位。同时,本研究显示,早期胃癌的BV、BF 以及PPS 值均显著低于中晚期胃癌。BV、BFS 值均增高,通常能够提示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并暗示肿瘤组织的浸润与转移,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

综上所述,MSCT 灌注成像可反应肿瘤生物学相关特性,利用MSCT 灌注成像BF、BV、TTP 以及PPS 等灌注参数变化特征能对活体胃癌患者进行无创性评估,准确获取病灶情况,明确癌组织的病理特征,为临床制定、调整术式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分化胃癌血流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