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潜镇化瘀汤在高血压肾病患者中的效果

2023-10-24 09:56朱凤齐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缬沙坦尿蛋白功效

朱凤齐

(郸城县中医院,河南 周口 477150)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持续进展中的常见并发症,多由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血管、肾实质继发性损伤[1]。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有常年高血压病史,肾小管的损害多早于肾小球,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尿改变较轻,有轻度的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仅在体检中发现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肌酐水平异常,常见症状为夜尿增多,容易被患者所忽略,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2]。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主要是以降压、控制尿蛋白为主的治疗方法,但是西药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可以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阴虚阳亢、痰湿壅盛有密切的相关性,病位在于肝脾肾,需要采取滋阴潜阳、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3]。潜镇化瘀汤是基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提出的中药方,具有调理阴阳、平肝熄风、化瘀通络的功效,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了观察缬沙坦联合潜镇化瘀汤的临床疗效,文章选取152 例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152 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中男42 例、女34 例;年龄为52~79 岁,平均(58.2±4.3)岁。对照组中男40 例、女36 例;年龄为54~78 岁,平均(59.1±4.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76 例患者单用缬沙坦治疗,口服缬沙坦80mg,1 天1 次,连续用药2 周后若血压未达到120/80mmHg,可增加用药剂量至160mg/d,若增加用药剂量后血压控制效果仍旧未达到理想水平,肾功能正常患者可加用氢氯噻嗪片12.5~25mg,1 天1 次;肾功能轻中度不全换可加用呋塞米20~40mg,1 天1 次,连用1 个月。

观察组76 例患者加用潜镇化瘀汤,中医配方为:白菊花、川芎、干地龙各10g,生地黄12g,枸杞15g,制黄精、生牡蛎、石决明、红景天各20g,1 天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用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本次研究疗效判断标准[4]:显效:血压降低至正常水平且24h 尿蛋白水平降低幅度>30%;有效:收缩压/舒张压降低10mmHg 且24h 尿蛋白水平降低幅度在15~3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尿蛋白水平采集24h 尿液进行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则在清晨空腹采集5mL血液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差异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发生的具体机制,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a)肾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压状态的长期存在会导致肾血管重塑,表现为肾血管狭窄、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升高,因此会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使得部分肾组织缺血缺氧,为了代偿这一情况,因此出现了肾小球“高关注、高压力、高滤过”的状态,进而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间质炎症反应,然后逐步发展为肾功能损害,从而引起高血压肾病[5];b)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异常:RAAS 系统异常与高血压肾病的发生有着较高的相关性,高血压可引起血管紧张素II 表达水平升高,而其参与肾脏纤维化改变,从而引起该病的发生;c)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高血压会影响血管舒张因子表达,如一氧化氮合成水平下降,或导致血管收缩因子升高,从而加重肾血管损伤[6];d)氧化反应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会提高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加重肾功能损害;而血管紧张素Ⅱ参与炎症反应,导致肾脏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加重。

中医中没有高血压肾病这一病名,主要是根据患者发病时的表现归纳至“头痛”、“头风”、“尿浊”、“腰痛”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发生机制与内因外因有关,内因包括情志不畅、脾虚痰湿、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外因多由于外邪入侵引起经络受阻,不通则痛[7]。该病的病位在肾,且与肝脾有关。现代中医根据古代中医中的学说,认为该病与禀赋不足、情志失调、劳累过度有关,并结合临床医学肾脏病理学循证依据,认为肾气亏虚,尤其是阴虚阳亢在该病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取滋阴潜阳、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潜镇化瘀汤中的生地黄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功效,对于肝肾阴虚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枸杞具有清热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对于目眩、消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制黄精具有养阴生津、益气润肺的功效,对于肾气亏虚引起的耳鸣、腰膝酸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牡蛎具有收敛生津、软坚化痰的功效,对于失眠、眩晕、反酸、惊悸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多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的功效,对于目赤肿痛、风热感冒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川芎具有行气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眩晕、跌打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葛根具有升阳退热、解痉止渴的功效,对于阴虚消渴、脾虚泄泻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红景天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对胸痹心痛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干地龙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对于久病气虚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全方合用,共同发挥滋阴潜阳、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尿蛋白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常用指标,其在高血压肾病发生早期就出现升高趋势,能够反映患者病情的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则主要反映了机体炎症反应的变化,C 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蛋白,可以反映患者病情的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 是一种能够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机体中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参与生理病理变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尿蛋白、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缬沙坦联合潜镇化瘀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潜镇化瘀汤,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以及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缬沙坦尿蛋白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