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研究

2023-10-24 09:56赵鸿龙赵剑锋屈玉明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洼田督脉饮水

赵鸿龙,赵剑锋,屈玉明

(1.山西省中医学校,山西 晋中 030619;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3.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脑卒中是频发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是脑部血液循环异常,经过系统化救治后,患者的生存率较高,但可能遗留吞咽障碍等并发症[1]。脑卒中并发症吞咽障碍的症状为饮水呛咳与吞咽困难等,甚至会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临床多通过吞咽功能锻炼等康复疗法改善病情,但疗效有限,需联合中医特色疗法[2]。为此,本研究选取80 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用于分析针刺+督脉灸治疗该病的效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9 月~2022 年9 月间某院治疗的80 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划定,治疗组40 例,男患/女患值为21/19;年龄40~75 岁,均值(52.65±1.26)岁;病程8~49d,均值(21.65±2.74)d。对照组40 例,男患/女患值为22/18;年龄为41~74 岁,均值(52.98±1.30)岁;病程7~45d,均值(21.71±2.68)d。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练习唇舌肌功能,嘱患者张口并伸缩舌头,使用压舌板轻压舌尖,让舌尖抵抗压舌板。并朝左右侧伸舌。进行颊肌训练,嘱患者多次开合口唇,而后闭嘴鼓腮。练习咽喉肌功能,经鼻吸气后屏息20 至30s,而后缓慢呼气。再次吸气,喊“啊”音节,或用力咳嗽。取半坐位或是直坐位,食用糊状食物,量为10mL。以上训练时间为每次30~40min,每日练习1 次,持续4 周。

治疗组予以针刺+督脉灸治疗:取哑门穴、百会穴、风府穴、水沟穴、上星穴与大椎穴,痰气郁结者加用廉泉穴、天突穴与丰隆穴;肝肾亏虚者加用三阴交穴和肾俞穴等;肝气郁结者加用膻中穴和期门穴。经评定并嘱患者保持合适的针刺体位,消毒针刺部位,使用针灸针(规格为0.35*25 至40mm),哑门穴与风府穴朝下颌进针,深度为0.5~1 寸,捻转针灸针,使患者出现酸胀感。百会穴和上星穴予以平刺法,深度为1 寸,高频捻转时间为30s,同出现酸胀感。水沟穴朝鼻中隔部位进针,提插手法,以流泪为宜。大椎穴直刺,深度为0.8~2 寸,出现酸胀感。天突穴先直刺0.2~0.3 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后缘后,即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 寸。廉泉穴针尖向舌根斜刺0.5~1 寸。丰隆穴直刺1~1.5 寸。配穴手法为虚补实泻,留针时间为30min,行针2 次。同时予以督脉灸治疗,施灸范围在大椎穴至腰俞穴,擦拭施灸位置,垫治疗器,取艾绒,置于姜带(厚度3cm,宽度5cm),取头、身与尾3 点,点燃艾绒,20 至30min 燃尽后,移除艾绒,撤去治疗器。每日督脉灸1 次,以上疗法的疗程均是4 周。

1.3 观察指标

利用洼田饮水试验以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表测定吞咽功能,嘱患者饮用30mL的温开水,记录呛咳情况,划分为5 级,等级越高,则呛咳程度越重。评定表的分值为17 至46 分,吞咽功能负向算分。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见效可见吞咽功能明显好转,洼田饮水试验改善度超出2 级;初步见效可见洼田饮水试验的改善度超出1 级;未见疗效可见洼田饮水试验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经由SPSS28.0 软件完成,计量数据表达是(±s),经t 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表达是[%],经χ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组间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组间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组间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洼田饮水试验对照组治疗前3.69±0.42治疗后2.36±0.401)观察组治疗前3.65±0.48治疗后1.71±0.361)2)吞咽功能评定表31.41±4.92 24.95±2.091)31.48±4.99 21.16±2.071)2)

3 讨论

脑卒中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管伴有明显的埂塞灶,可导致脑组织缺氧或是缺血,进而损伤神经功能。该病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比较高,需要立即接受系统化治疗[3]。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但容易出现吞咽障碍等并发症。由于吞咽动作受到中枢系统支配,脑卒中以后患者的中枢神经有所损伤,因此患者的吞咽肌群能力下降,导致呛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吞咽功能训练是该病的常用疗法,可以循序渐进的恢复患者的吞咽能力,但其治疗周期较长,总体疗效一般[4]。

中医将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归为“中风”和“喉痹”范畴,认为其病机是本虚标实,外感时邪和情志失调等,病理基础是气血紊乱和阴阳失衡,因痰淤互结导致脑络阻滞。而脑卒中发病后的瘀血会停留在脑窍内,导致咽关舌窍痹阻,进而造成吞咽困难。因此,其治疗原则是疏通经络和调节阴阳[5]。针刺可扶正祛邪,调节体内阴阳,并能疏通经络,针刺风府穴和百会穴等穴位可促进气血运行,对气血供养起到改善作用,并能开窍利咽和充盈脑髓,进而改善吞咽障碍。督脉灸能够补阳气,因热力作用发挥助阳功效,对于阴阳调节的疗效显著[6]。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针刺+督脉灸能够提升疗效,显著改善吞咽障碍严重度,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可作为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常规疗法。

猜你喜欢
洼田督脉饮水
简易饮水鸟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防丢干伞饮水杯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