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宣教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的影响

2023-10-24 09:56陈若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护师负面胃癌

陈若兰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胃癌是消化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几年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健康已造成较大威胁,死亡率较高。HP 感染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发病初期具有较高隐匿性,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食欲下降、上腹不适、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但该病患者出现症状就医时多数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化疗控制病情成为常用治疗手段。长期化疗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同时加之化疗周期中不良反应等现象的发生,使患者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形成恶性循环。分析原因,多与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差、心理负面情绪存在关联。微视频宣教是一种利用微信短视频、短文字等形式,让患者更好认识自身疾病的一种手段;积极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建立乐观的心态的一种手段[2]。本文旨在探究在胃癌患者治疗周期内,采用微视频宣教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其遵医行为及负面情绪所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 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男2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60.26±4.63)岁,疾病类型中,腺癌29 例,鳞癌11 例,临床分期中Ⅲ期 26 例、Ⅳ期14例,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9 例、13 例、8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59.84±4.30)岁,疾病类型中,腺癌28 例,鳞癌12 例,临床分期中Ⅲ期21 例、Ⅳ期7 例,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8 例、13 例、9 例。两组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数据无差异(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加入微视频宣教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具体为:a)微视频宣教:①建立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2 名医师,1 名护士长、7~8 名责任护理人员,1名心理护师,护士长负责监督护理干预内容,每位责任护理人员负责5~6 位患者。②微视频宣教内容制作:根据胃癌分期特征的不同,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特点,制作相关微视频内容,制作内容由责任护理人员共同完成,制作好后由护士长及医生审核,并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主要内容包括胃癌的发病机制、化疗治疗方式的可靠性、化疗过程、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适的康复方式等综合因素对病情转归的重要性等。③微视频推送:让患者或家属加入宣教公众号,每日10 点推送至公众号,在院期间每日查房时,提醒患者观看,对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由家属陪同观看。对化疗结束归家患者,观看后在公众号内完成签到。b)积极心理干预:①纠正患者认知错误:在患者观看一段时间微视频宣教后,通过交谈了解患者对胃癌知识的认知,对存在认知错误的患者,通过口述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帮助正确认识疾病。②建立良好心态:在交谈过程中,对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详细记录,反馈给心理护师,由心理护师分析出患者负面情绪造成的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如通过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邀请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增加与外界的交流等;在患者归家期间,对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鼓励患者之间互相添加微信等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同时提醒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及陪伴等。干预周期均为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以遵医行为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包括:用药、饮食、锻炼,每条目分值为0~10 分,分值越高遵医行为越好。以SAS(焦虑)、SDS(抑郁)两种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相关数据,两种量表分值均为0~100 分,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研究的所有胃癌患者数据均采用SPSS24.0 软件处理,临床分期、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数据以[n(%)]表示,以χ2检验,遵医行为数据、负面情绪数据、年龄等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行为、负面情绪比较(±s)分

表1 两组遵医行为、负面情绪比较(±s)分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2)与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时间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用药5.37±1.11 6.35±0.981)5.42±1.09 8.69±0.841)2)饮食5.07±1.39 6.17±1.261)5.10±1.41 8.45±0.911)2)锻炼4.27±1.11 5.60±1.351)4.30±1.19 8.10±1.591)2)SAS 62.97±5.96 46.82±4.371)62.09±6.07 32.08±3.761)2)SDS 64.38±7.06 47.97±4.041)64.26±7.05 33.14±3.871)2)

3 讨论

研究认为,给予胃癌患者期间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以此来帮助患者正确的面对疾病以及树立治疗的信心[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加入微视频宣教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措施,微视频宣教是一种利用多媒体形式,将胃癌的相关知识制作成视频,通过更直观的形式对患者展现,使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疾病知识及掌握疾病的一种方式;积极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外界因素及疾病因素对自身心态所产生的影响,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面对自身疾病,树立起治疗的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遵医行为数据较对照组高,同时负面情绪较对照组降低显著,两组统计有差异(P<0.05)。究其原因,该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对疾病的控制,使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微视频宣教与常规宣教的不同点在于,微视频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更为准确的将胃癌知识以一种更为生动,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在患者面前,相较于常规宣传图册,更易被患者所接受,通过在院内护理人员的监督及归家后家属的监督以及后续的签到,使其长期形成了一种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心态。积极心理干预与常规心理干预的不同点在于,常规护理仅仅局限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安抚,而研究中护理团队内的心理干预工作由心理护师完成,心理护师通过分析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因素,可更为专业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纠正患者的认知措施,可使其更加正确的认识自身疾病,通过邀请患者分享治疗经验、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方式,可让患者感受到自身并不孤单,也得到了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效果,减轻其负面情绪的目的[3]。具体来说,微视频宣教可以通过视觉图像和声音的传达方式向患者传递医学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从而更有信心地进行治疗。同时,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可度和遵从性。本次研究中,仍有部分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负面情绪未达到理想状态,其中一个原因是患者自身的特点,有些患者在认知能力、自控力、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对治疗的接受程度。此外,有些患者可能存在过度依赖医生或家属、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等问题,导致其对治疗计划产生怀疑或抵触情绪。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来自于护理人员与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交流不畅存在关系,导致患者期望值未达到,滋生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后续应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养及提高沟通技巧,只有全面发力,才能让微视频宣教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胃癌患者实施微视频宣教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的疾病,有助于遵医行为的提升,同时减低了其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师负面胃癌
更 正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护士护师职业规划执行手册》在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